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162
  • 关注人气:4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出现这5种特征时,说明青春期到了,这是他留给你最后的机会

(2020-08-20 08:47:44)
标签:

父母学堂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情感

杂谈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青春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问题,虽然反应程度不同,但是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原来听话的或是不听话的,他们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身体反应机制的影响。

  他们恐慌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他们心底深处在嘶吼:“我想做和以前不一样的事,爸妈的话不一定是对的”。

  他们渴望自己被当做成人来对待,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

  

作为孩子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叛逆期,也是孩子留给父母最后一次机会,家长应该慎重对待。因为在这个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让孩子“长歪”了。

 

  http://crawl.ws.126.net/img/3eb5034028905f614cc630563835044d.jpg

  怎么判断一个孩子有没有到青春期呢?

  青春期的孩子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喜怒不定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生气,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跟天塌了一样重要,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被惹怒了。

  二、自我意识强烈

  简单的来讲,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世间无我这般人”。在叛逆的孩子看来,自己是最重要的,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转动的。他们往往我行我素,不喜欢听别人的教导,而喜欢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为了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不管是衣着还是言行,都会表现出强烈自我的风格。

  http://crawl.ws.126.net/img/dfbc12d7d4925f01c76e7e0a80419ae5.jpg

  三、挑战权威

  青春期的孩子相信,权威是不可信的,他们拥有非常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因此总是故意做一些家长不允许,学校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强大的。

  四、排斥正统

  在青春期的孩子看来,那些乖乖学习的好孩子是老师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是背叛者,所以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人。

  http://crawl.ws.126.net/img/dec3299d91916f33b32e8229bb4b041f.jpg

  五、喜欢被当成大人看待

  这是青春期孩子显著的特征,在这个时期,他们尤其不喜欢父母说“崽崽你要听话”、“作业做完了吗”、“你还小,这种事情不用你操心”、“你不懂”之类的话。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们不喜欢被当做孩子看待,觉得这样的话自己是不受尊重的。所以,他们往往通过反抗父母和老师来向他们展示——看,我可以与你对抗,我长大了。

  http://crawl.ws.126.net/img/805afe3838c48193a2daf82e2425dd4b.jpg

  青春期叛逆的主要表现大致就是以上所说的五点,面对他们的时候家长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

  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因为家长已经过了那个时期了。

  回首往昔,他们会反思,认识到自己做是不成熟的,进而以同样的要求要求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往往是叛逆的,他们永远不希望走父母安排好的道路,哪怕是头破血流,他们也希望自己能闯一闯。

  所以这个时候,一味用“爸妈是为你好”为理由干涉自己行为的家长,在青春期的孩子看来,就是应该推翻的封建统治者,家长和孩子之间矛盾重重几乎是必然的。

  http://crawl.ws.126.net/img/c33eddc8770a692987f47d4a1d6972b4.jpg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教育他们;

  其次,孩子做了一件事情,父母要告诉他/她:哪件事做对了,哪件事做错了;

  最后,父母不要只看孩子某一方面,而是要看孩子的全部。

  父母不应该太在意过程和结果,而是在意孩子做一件事的出发点。要用“爱心”、“信心”、“耐心”、“包容心”去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书写自己的人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宠溺惯爱孩子,这只会让他们走上不归路。

  http://crawl.ws.126.net/img/10be59730f05a0c48157e3544c37dbed.jpg

  

以种树为例:好的苗子是不需要经常照料的,只要定时给它浇浇水,修剪修剪枝叶。

 

  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独立面对和解决,最好不要对他们过多干涉,要给他们多一些自由和空间。

  并不是说不去管他,而是在暗中观察,看他自己如何解决当前问题。除非完全有必要,或者是孩子面临人身安全,否则家长最好不要出手。即便是孩子解决的方法有问题,最好也是暗中帮他纠正,但也要想办法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