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认可,孩子的内心就有一种底层的自信。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育儿教育杂谈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小新从小在妈妈严格的教育下长大,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松懈,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总是名列前茅。
妈妈看在眼里,对小新很满意。
上了初中,学习比以前忙起来了,竞争也比以往激烈了许多。小新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生怕别的孩子超过他。
在初二的一次期中考试,一向充满自信的小新在这次的数学考试里却只考了99分。本以为妈妈应该理解自己的,毕竟初中学习比较紧张,偶尔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谁知,当小新回家后把99分的数学成绩给妈妈说了之后,妈妈顿时就不高兴了,大声说:“你不知道这次期中考试有多重要吗?既然可以考99分,为什么最后的一分你没拿下?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吧!”
小新还没来得及向妈妈解释,就被妈妈这样斥责了一番,内心很委屈,只能回房一个人默默地流眼泪。
从那之后,小新变得不爱说话,回家后也很少和妈妈沟通。
后来小新回忆说:“妈妈总是对我要求特别严格。好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妈妈满意。只要我稍微做的让她有些不满的地方,她就会批评我。在妈妈的眼里,我总是做不到完美。所以妈妈也很少给予我认可。我感到很累。”
那么网友对此都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网友一:我从来不关注孩子成绩,她就算考砸了,我知道不是她真实实力,只要她学习态度好,认真的听,认真的完成作业,就会有个好的结果,偶尔考差,都是可以接受的。
网友二:说实话就是贪心不足,每次都考一百分就一次考99分。当爹妈的就感觉好像少些什么。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网友三:以前会因为父母的否定而难过怀疑自己,现在自己阅历多了,慢慢知道父母也只是凡人,凡人都有七情六欲,说的话做的事也有错误的,既然是错误的就没必要往心里去,他们也只能在子女面前得瑟一下了,放到人群中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头老太太。
网友四:我是被肯定长大的,小时候连发脾气都会被父母赞许的夸我有个性。可是成年后的缺点也很多,盲目自信,脾气不小,做什么事都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人到中年才开始学会慢慢改变。教育是把双刃剑,没有绝对的对错。
父母的重视和认可,对于孩子来说,得之,人生之大幸事。失之,则是人生莫大的遗憾。
孩子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对父母信任,把父母当成最坚实的依靠。
如果孩子总是受到父母的否定,那么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感觉到连世界上最亲密的人都不认可他,那还有谁会认可他呢?
由此孩子在内心会感觉失落,做什么事可能都会缺少一种底层的自信。因为父母的不认可,也造成了孩子在亲密关系上的爱的缺失,使孩子一生都学不会爱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孩子,是每个父母都要修炼的功课。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做到完美,可是父母自己又做到了吗?
孩子也是人,是人就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所以父母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父母平时应该多鼓励孩子,记得不是对孩子随便说说他很棒之类的话,而是应该对孩子的某个具体行为说出对应表扬的话,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是哪里做得好了。
父母对孩子认可,孩子的内心就有一种底层的自信。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