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说脏话,改变其不好行为的方法,有一方面家长容易忽视

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育儿教育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1)大环境影响
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人容易形成一种风气,有的地方风气可能差一些,大家都是怎么对待孩子,那别人跟着就会被同化了。就像上面第二个例子,生活的村子,好多孩子都打人,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学会的话,那出去玩就可能被别人欺负,家长一开始可能会坚持正确的原则,但是发现吃亏,久而久之也就放任了,让孩子也学会打人来保护自己。
但是我们总要迈入社会的,孩子的打人行为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正常交往。
(2)家人的娇惯
家庭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例一和例三中的孩子分别有打人和说脏话的行为,家长觉得无所谓,该娇惯就娇惯,这就导致了不好行为的养成。孩子学坏容易,改正不易。
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有的时候容易被家长忽视,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有不好行为,看看是不是因为环境的影响。
孩子打人、说脏话的其他原因
除了受到环境的影响,还有其他的原因。
(1)孩子模仿
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如果家人或者是在一起玩的小朋友有不好的习惯,孩子就可能学会了。
孩子最初打人或者是说脏话的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对于家人来说可能觉得好玩就笑,孩子发现会引起家人的注意,就会再重复,家人每次都笑而不是帮着孩子改正,这样就会让孩子刻意的去做这事。
(3)孩子在发脾气
孩子在叛逆期,有不开心的时候,就可能通过打人或者是说脏话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如何纠正孩子打人、说脏话的行为?
孩子在第一次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就应该重视,开始可以不提醒,但是要观察孩子还会不会再犯。下面的纠正方法可试试:
1、优化环境
(1)改变大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换个地方居住,离开原来风气不好的居所。孩子的行为、性格的养成跟所处的环境真的有关系。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别人的行为好,孩子自然就会模仿到好的习惯。
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和睦、和谐、温暖、快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康成长。
在对待孩子这事上,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该立规矩的时候就要立,从自身做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好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父母要检点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休养。
在日常中要教导孩子文明礼貌。
对于老人看孩子的情况,也要提前和老人谈谈,都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不要让孩子有这些不好的行为,给她们讲讲带来的影响。
2、冷处理
孩子在打人或者是说脏话的时候,家长要严肃点,不要笑,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因为你不理会他他可能就觉得没意思不再说了。
如果还反复出现这种不好的行为时,家长需要约束了,在管教的时候不要重复孩子说的脏话,否则会加强印象,可以要让孩子尽量忘记这个词。
3、让孩子换个说法
如果孩子是因为发脾气不开心说了脏话,家长要允许孩子说话,但是要教他正确的说法。
另外要找到孩子说脏话的原因,给他个拥抱,帮着他解决一下。
你家孩子有打人和说脏话的不好行为吗?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面,家长不要忽视,而且在改正孩子的不好行为时也不要忽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