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自私,孩子越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育儿教育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什么叫独立?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最终可以脱离你独立生活。虽然这看起来很遥远,听起来有些伤感,但是你和他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向着这个目标靠近,而最轻松、最有效的靠近方法,就是按部就班地、脚踏实地地带给孩子力所能及的独立生活。
一个医院的心理科医生说:不少孩子因为已经上小学甚至中学了还和父母睡,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心理的问题才来找他咨询的不在少数。所以分房对于孩子来说是必要的。
孩子分床睡是让孩子从空间和心理开始上慢慢走向独立。
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不能过于心急,更不能进行逼迫,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去要求一个"零基础"的孩子,一下子就"长本领",那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孩子也很容易被自己一次次失败经历给打倒,毕竟,他们的心智还没有达到百折不挠的程度。
我们可以一步步的来,不能心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要付出比平常再多一点的耐心去尝试。
一个原则,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几乎能做到的,让孩子多尝试;不会的教孩子做!
孩子能做的事情咱就不要插手了,孩子做起来费劲,但是给时间能做好的,咱等等呗,耐心点儿!
2、 支持宝宝动手做事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大人一定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不要怕孩子出危险,不要怕孩子做错了。要相信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就能够学会独立,就能够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生活,使生活成为自己的事情。除了放手、支持孩子去干自己的事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多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的机会,比如说日常的脱衣服、洗脸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完成。
3、 守规矩可以获得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不守规矩则会受批评
孩子是一个非常渴望被认同的个体,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也希望自己能够博得父母的欢心。
爱孩子,一定要奖罚分明。是对的,我们就鼓励认可;是错的,我们就批评教育。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才更加信赖父母。让孩子知道,错误的我们要如何去改正,正确的我们应该加以坚持和发扬。
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配合,以及家里大人达成一致,共同要求,让孩子在反复的强化下提高独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