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育儿教育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跟大多数的小男孩一样。很多时候,小小鱼会想着去做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情。比如最近在老家,门前有一条河。我们有时会在河滩边玩,岸边有一些矮树,我随口一提“爬树”二字,他就按捺不住,想去爬。拦都拦不住。我说:“太危险了,你还不能爬!”已经太晚了,他红着眼,很不满,哇哇大哭起来。“说了你还太小,爬不上去的。”这时他已经很愤怒了,不听解释。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因为很多时候他想去做某件事,但是我说不行禁止时,或者否认他的时候,就会激发他的这种情绪。比如劈柴这件事,也是如此。他见大人拿着大斧头劈柴,自己也想去做。我第一反应肯定是不行,因为大斧头太危险,弄伤了自己可不得了啊。当然,这次我没有去直接否认他,而是教他怎么去劈柴的技巧。跟他说说我小时候劈柴的故事啊。虽然他劈柴的样子像小鸡啄米,但至少他的动作正确,而且很满足于自己在木头上砸出来的小坑呢。因为,父母如果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只会激发他们的愤怒和不满。孩子们对父母的信任和对自己的信心,也是一点点消磨掉的。最近,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课。需要自己登陆网站上网课,看直播视频。很多时候,大人因为忙其他的事,会让孩子自己看。有好几次,我们也让小小鱼自己看。可有一次我过来发现他根本没有认真看,而是斜躺在沙发上。“你是不是没看?”“我看了!”“那你认真看了吗?”“我认真看了!”我越发表现出不相信他的样子,他的情绪反应越大。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他的确认真看了。躺着的时候,是课堂上出了一个思考题,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一会。他就躺在那想,难怪对我的不信任,反应那么强烈。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时间去弄清楚原由时,还是不要轻易去怀疑否认孩子。因为那样做的时候,孩子有口难辩,而且会很痛。只有父母给足了孩子信任和支持,才会获得孩子的信任。哪怕是遇到比较难做的事,他们也不会那么畏难或者轻易发脾气。孩子真的做不到的时候,也不去否认,不急着代替孩子去做。因为父母替代孩子,让孩子在一旁看着,只会加深孩子的自责。特别是有的父母边给孩子做,一边气急败坏地骂着。“就你不会,这么简单都不会”“就你笨,为什么又弄错了。”为什么不多一点耐心,去引导他们想想办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给一点建议呢。比如拧瓶盖的时候,父母可以跟孩子说“是不是有点难?”这样孩子成功了,会有成就感。失败了,也不会自责,因为的确有点难,爸妈也理解我。说不定我大一点就没事了。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河边玩,有一个地方比较高,我就率先跳了下去。小小鱼跟着想下。妈妈担心他,就说要我抱一下他。但是小家伙不以为然,觉得自己能下,因为那里有一些灌木,可以踩着滑下来。所以我告诉他,你观察一下脚下那些小树根,可以踩着下。于是他自己蹲下来,伸出脚踩住小树根,顺利的下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些这样的小小困难,让孩子去面对。而我们扮演什么角色,就会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给孩子成长空间的父母,会让孩子养成自信有主见的性格。而总是否认或者牢牢控制孩子的父母,往往让孩子变得极端自卑而畏畏缩缩。可以说,孩子性格的养成和才能发展,归根结底受家庭、父母的影响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