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育儿文化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我是洪兰
洪兰教授:一九六九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即赴美留学,取得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洪兰撰写教育类杂志专栏二十年,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红遍宝岛二十年,每年进行数十场公益讲座,足迹踏遍宝岛各地,出版著作一直为台湾最畅销家教书。一九九二年回台任教于中正大学心理所;目前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曾翻译二十余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洪兰教授涉及多方个领域,从心理、生理多方面对幼儿的教育进行剖析,让我们这些初做父母无从下手教育儿童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受益,从她的《脑科学》引导到儿童的教育,使自己的小宝贝得到最大的健康的成长!
教育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虽经常与自己的小宝贝儿交流、鲜有打骂,但终究觉着方法还是欠妥,当第一次听到洪兰教授的讲座后,顿觉醍醐灌顶,于是便全网搜罗洪兰教授的资料来学。语音和视频资料大多不易复习和记忆,所以就把视频一个字一个字扣下来,方便反复学习记忆。
洪兰教授的方法我也拿来在我的宝贝儿的身上做过验证,确实简单有效,但个体是多样性的,所以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在各自的小宝贝儿身上,而洪兰教授的资料里没有讲到的,咱做父母的只有把经验吃透,再反复尝试,才能更好的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这也是做此号的初衷——督促自己也帮助更多父母带好自己的小宝贝!
正文:
当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时候,怎样才能更好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呢?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些担心,有的孩子上过幼儿园也上过学前班,有了孩子呢,仔上过学前班。
个别孩子甚至连幼儿园都没见过,这样的孩子突然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遇见不认识的小同学陌生的老师,而且过去以游戏为主,现在却要规规矩矩的坐着,一坐就是四十名,还要面临存货任课程到学科课程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少孩子都需要有一个。
一段心理适应过程。为了帮助孩子平稳过渡,我们需要提前做准备,引导孩子对小学有一个认知条件允许的话呢,还可以带孩子多去熟悉校园环境。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是我们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年龄差异,比如我们家就曾慎重的考虑过女儿上学的年龄问题,女儿十月份出生到底是接近七岁,还是接近六岁就上学?为此曾专门请教过幼儿园大班的三位老师,以及几位认识的小学老师。他们一致认为接近七岁比刚过六岁的孩子多一年。生活经历有很多优势,如自理能力更强,自律性更高,心智更成熟,上课更专注,更能记住老师传授的知识点和社会常识。
老师们的分析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早上学和晚上学的优劣势。虽然有几个九月十月份出生还不够上学年龄的孩子家长动员我们一起去找。
小学校长让孩子早上学,但考虑再三,我们最终还是决定让女儿晚一年上学。当年在矿大的同事还有赶在八月三十一号前做剖腹产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早一个月出生,以便能提前一年上学。我那时还挺纳闷了,竟然可以这样生孩子。当时我们还有一个更朴素更简单的想法。
规定年龄接近七岁上学不就是晚一年考大学晚一年工作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晚一年上学的女儿虱子多能力强,一年级就被指定当班长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无形中又增加了自信心。我们让女儿晚上学,还有一层考虑就是提前半年让他练习写毛笔字,第一天放学。接孩子,我就在教室门前堵住班主任为孩子的字写的怎么样?老师说,他写字的速度比较快,而且他的字能出门米字格。
老师还说,刚开始写字就能出满格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字都写的不会错。去年我遇到一个家长说他上三年级的儿子字写的越来越难看了,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开学第一天字写的不好看,但他写的很认真,也比较工整,就是家长没有看到孩子的努力付出,没有给出正面的评价,反而评价这个字写的太歪了,那个字写得太丑了。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第三天同样如此,孩子的字写的不好看,老师的评价也是消极的,长期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孩子的负面情绪逐渐累加,孩子的字怎么能写好看呢?没练过字的孩子写字速度慢,也不会多好看,很正常,给孩子一段练习时间,千万不能着急,写字不好看或写字慢,还有可能影响考试成绩,尤其是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家长更有耐心。可以引导孩子了解答题的过程,认识考试的时间限制和规则,不能看课本儿不能看作业本,不能问同学更不能抄。
同学的试卷,让孩子明白只需要多练习,先做会做的不会的,最后再做,都能帮助孩子把握好考试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全面准确卷面整洁才能取得好。
成绩当然,如果孩子的阅读量少,理解能力不足,也有可能影响成绩。建议父母的每天至少抽一小时陪孩子读书,直到孩子小学毕业。
有一位十四岁少年大学生的父母,每天陪着孩子读书不是监督,孩子是各自独自己喜欢的书,每晚一小时坚持了十一年,阅读的东西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小孩子的年龄不同,行为表现也不同。
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六岁的孩子叛逆,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增强好胜难以忍受失败。七岁的孩子在以自己的地位价值与别人的评价,虽然这些只是有限样本的统计结果,但不可否认其参考价值年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借点钱,孩子相差一岁,与成人相差一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句我女儿的情况。
我认为晚一年上小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第二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性格差异,除了年龄差异,性格差异更加不容忽视,性格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所以建议家长在开学一周或者几天。
最好找带班的老师或者班主任当面交流一次,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我记得女儿一年级班主任说过,他在小学工作几十年,再过几十个班新生入学第一节课,只要一打眼,基本就知道每个孩子什么性格处于什么状态了。老师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因性格差异,产生的不同状态是确确实实存。
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够针对性的配合老师因材施教,比如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坐不住这类孩子,需要多加关心,坐不住是刚入校孩子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有两类孩子会有这种表现一类呢?是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全学会甚至上学前就学过的孩子。
不屑于听,还有一类呢,是天生好动的孩子,男孩居多,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一小男孩儿说他特别讨厌爸爸妈妈。还有老师说他有多动症多动症,也称注意力障碍症也不止一次。听家长说,给孩子服用过治疗多动症的药。据我所知,治疗所谓多动症的最好方式就是参加。
体育运动或者爬山或者骑车郊游研究表明,运动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镇上限速,还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专心听讲呢。说完了刚上小学的孩子在专注力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那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孩子胆小害羞,不愿意表达需要怎么引导呢?我们都知道敢于表达的含义。
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容易赢得老师的关注和同伴儿的喜爱。比如老师正在发作业本,有好几个小朋友高举右手喊的老师老师我发我也要发浩浩呢,也想帮老师发作业本,可是他连头都不敢抬起来也不敢举手,怎么能得到机会呢?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
比如与孩子平等的讨论,诸如购物啊郊游啊看电影啊等活动内容,引导孩子复述当天学过的知识,讲述学校遇到的各种故事,鼓励孩子多和同学交往,要求同学来家做客的父母最了解孩子的性格。通过观察也能预测和孩子可能出现的状态,需要与老是协助共同帮孩子度过适应期。
--END--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为了我们的宝宝,宝爸宝妈们,应该知道这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