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海龟交易系统在股票上的应用

(2016-02-20 00:58:27)
标签:

转载

海龟交易系统在股票上的应用http://s14/middle/609f6314haf8a48093fcd&690

海龟交易法是用于期货等带杠杆操作的标的上的。但是其中一些理念能否用于股票市场呢?


一、市场选择:
海龟的市场选择注重在流通性上,即不会被少数人操纵,从而价格大起大落。对应的股票市场,应选择流通股相对大的股票。这种股票走势相对平稳。我现在暂时确定在流通股大于1亿。

 

二、头寸规模

完全采取海龟模式:

以下为抄录:――――――――――――――――――――――――――――――――

《海龟交易法则》中的仓位管理方法,是以ATR指标为核心的。ATR,即平均真实波幅。要计算这个指标,就要先会计算真实波幅。真实波幅是以下三个值中的最大者:当前交易日的最高价与最低价间的波幅;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与当个交易日最高价间的波幅;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与当个交易日最低价间的波幅。
  在有了真实波幅后,就可以利用一段时间的平均值计算ATR了。至于用多久计算,不同的使用者习惯不同,10天、20天乃至65天都有,不过本方法中为20天。一般的行情软件都内置有ATR指标,设置好日期段即可得到最新的数值。
  计算首笔仓位规模
  假设你在131日看到深100ETF收盘价,认为其若能够向上突破5元即是一个很好的买入点,同时你手头有10万元资金,那么你在突破5元时该买入多少呢?
  《海龟交易法则》中建议让你第一笔仓位一个ATR的波动与你总资金1%的波动对应。现在你有10万元资金,1%波动就是1000元。截至131日,深100ETF20ATR0.201元,1000÷0.201=4975.12股,取整则是4900股。也就是说,你的第一笔仓位应该是在其突破5元时立刻买入4900股,耗资24500元。
  与此同时,在入市的同时,你便该为这个仓位设置好止损,建议以2ATR作为止损。当ATR0.201元时,即当深100ETF突破5元建仓后又跌破了5-0.201×2=4.598时,便该平仓止损。止损时你建立的仓位不计算交易成本等亏损为1969.8元,百分比为8.04%,但相对你10万元的总资金而言,百分比仅为2%。这意味着,若你看错市,那么连错5次,总损失也不过10%
  加仓并提高止损
  当然,若深100ETF在你5元买入后就开始继续加仓,那么就该继续利用ATR进行加仓,《海龟交易法则》建议你每上涨0.5ATR就加仓一次,即当其突破5.101元、5.201元和5.302元时,再分别买入4900--当然,如此总投入资金加上佣金就会超过10万元,所以不妨最后一笔时仅买入10万元总投入允许买入的部分。
  与此同时,每一个新的加仓执行后,都要立刻将止损价提高到新价位之下2ATR的地方。整个仓位管理的最精华处,便在这个移动止损上。
  当你买入第一笔时,止损承担的损失是2ATR,即总资金的2%,这时价格每上涨1%,你的收益是2%;当你买入第二笔时,后者止损的损失是2ATR,但是前者却因为止损上移而仅为1.5ATR,总计为3.5%,这时价格每上涨1%,你的收益是2%;当你买入第三笔时,其止损损失是2ATR,第二笔则是1.5ATR,第一笔是1ATR,总计4.5%,这时价格每上涨1%,你的收益是3%;等到你买入第四笔是,其止损为2ATR,第三笔是1.5ATR,第二笔是1ATR,第一笔是0.5ATR,总计5%,这时价格每上涨1%,你的收益是4%。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次加仓,止损增加的损失都越来越小,但是随之的收益却是等量上升,正是这样的止损方式,确保你在震荡市中损失有限,但是在大行情中却可以充分利用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可能。

抄录结束―――――――――――――――――――――――――――――――

为了能实现海龟的加仓原则,故采取ATR的波动与总资金0.5%的波动对应。可买股数公式为:

可买股数=(资金 股票)*0.005/ATR

 

三、入市策略

1、大盘要在10日均线上方3天或上穿10日、30日均线

2、入市策略为120日突破,或已经突破120日,在上升途中(不管是否回调)

 

四、退出

1.止损退出:最后一笔成交-2ATR

2.盈利退出:10日最低点

3。大盘跌破10日均线全部抛出。 当天收盘时不能决定是否收在10日均线上方,第二天开盘时也要根据这条原则行动。

 

 继续探索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