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有感

(2019-02-17 23:23:53)
《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由麦克泰格、威金斯所著,从问题的设计到问题的使用,从具体学科提问案例到教师提问中的常见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研究专家,《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的两位作者围绕“基本问题”给出了具体策略:提出一个开放式的、能引发思考的基本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基本问题?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符合以下七个特征(或条件)的全部或大部分时,才能称为“基本问题”:
 1.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存在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的答案。
 2.是发人深思和引人思考的,这些问题常常引发探究和辩论。
 3.是需要高级思维的,如分析、推理、评价、预测等,仅仅通过记忆知识点无法有效回答这些问题。
 4.会指向学科内(有时是跨学科的)重要的、可迁移的观点。
 5.能引发其他问题,并激发进一步的探究。
 6.需要证据和证明,而不仅仅是答案。
7.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反复出现,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需要反复不断地使用和修订。
在我们的课堂上总少不了提问的身影,但怎么让提问发挥最大的作用呢?“如果一个问题能直接得到答案,就说明学生无法受到挑战,激发思考,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问题”,“我们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讨论课堂提问的问题上——讨论哪个词最适合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探究。一个好的提问可以使整堂课持续很长时间;一个不好的问题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最多是个简单的答案”。作者提出所有成功的提问都始自清晰、明确的目标,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基本问题,让学生通过不断探究和相互之间的讨论中,引发思考,学会学习。教学中不能只是满足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表面层次上。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提问更加精巧,怎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