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拍摄】暑假,内蒙孩子在田野在厨房,北京孩子在西单图书大厦


标签:
是做暴风雨中的青松还是做温室里的嫩苗平穷不是堕落的理由富贵可能是成长的羁绊过度保护弊大于利 |
分类: 原创摄影 |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境遇,对孩子成长会到底带来什么影响?
各位博友不要害怕,三轮车是开不走的。家长在地里摘豆角,孩子在边上帮忙看车,有时还打打下手的,三轮车是熄了火的,孩子在上面玩耍,学大人耍酷的。
同一片蓝天下,差距可真大。暑假,北京的孩子有家长陪着,在恒温的西单图书大厦,随便看什么,玩什么,困了累了都有休息的地方。
内蒙的孩子在田野,在酷热的天气里,在似火的骄阳下,尽情玩耍,有时还要给大人打下手,看管工具车辆。没有玩具,他们就围着三轮车,上来下去,显得很无聊。
稍大一点的年龄,就得看家做饭,为大人减轻负担,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他们很早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大人的不易,这种教育,是花钱买不来的。
上面是内蒙农家的向日葵,虽然看上去花瓣有些散乱,在屋檐下却能倔强地生长。
下面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向日葵,颜色鲜艳,花瓣整齐,观赏性很强。
它们就是内蒙和北京孩子的写照,一个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自己野蛮生长,外表凌乱,表面肮脏。一个是精心浇灌,定向培养,神采奕奕,多彩闪光。
博主把暑假拍到的情景加以比较,希望引起博友深入的思考,是让孩子做暴风雨中的青松,还是做温室里的嫩苗,贫穷和苦难不是堕落的理由,那就是向上的动力,富裕的家庭,优越的环境是不是成才的必须,过度保护,孩子缺少锻炼,缺少吃苦精神,经受不到挫折打击,这样的成长过程,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内蒙的家长,忙着地里的活计,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照料孩子,孩子完全处于一种散养状态。孩子自己随便玩耍,上蹿下跳,也不怕摔着碰着,农村孩子没那么娇嫩。他们在摔打中成长。
北京的家长,全心全意地来看护,来教育自己的宝贝,那真是,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你看西单图书大厦恒温的环境,有上千种孩子喜欢的图书,家长全程陪同,拿着吃的喝的,孩子饿不着热不着,他们就像温室里的嫩苗。
多年以后,是野蛮生长的孩子,成了歪瓜裂枣,还是温室里的嫩苗被狂风暴雨摧毁了呢,现在的不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