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全国独有的白铁皮手艺赤峰古老的手工艺非物质遗产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慢生活宁静的节奏 |
分类: 原创摄影 |
感谢这些手艺人的坚守,让现代人还能在喧嚣中,独享宁静的慢生活
在赤峰头道街与二道街之间,有一个小横街,这里是民国时期,,最繁华的地方,大名鼎鼎的制动楼就在这里,那可是赤峰的第一座楼房。解放后这里逐渐衰落,却有大批手艺人聚集在这里,大部分都是白铁皮钣金手艺人,在这条小街上,他们还在用传统的工具,叮叮当当地用手工制作白铁皮器具。
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白铁皮钣金手艺,渐渐地被自动化的工厂取代。生产出更便捷的家居用品,各种不锈钢厨具,抽油烟机等等。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这种手艺都消失了。
但是在赤峰,由于有这些手艺人的坚守,同时因为靠近草原,人们受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的影响,还在延续着不变的节奏和生活习惯。家里做饭,烧水取暖,以及工农业生产生活,都还喜欢用传统的手工艺白铁皮制作的产品,像小锅炉,烧水的快壶,还有牛粪炉,撮子,烟囱,喷壶等等。
你看在小街的两侧还有十来家的作坊,在古老的小屋里,斑驳的墙壁前,这些手艺人还在坚持着,虽然他们的劳动量很大,挣钱也不多,就是这份坚守,就是文化的传承,因为白铁皮器具带来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背景。
这些家传的高超的手艺人,能够把白铁皮做成各种各样的器具,他们把白铁皮当成布料进行裁剪,然后缝制成你想要的形状,和你想有的功能。
凡是用白铁皮的产品的,家里就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很多,于是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慢生活的节奏,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他们还在享受着一种宁静的生活。
但这份宁静,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逐渐被打破,看看斑驳的墙壁,和上了年岁的老人,传统与现代,方便与传承,都是难以化解的矛盾。
虽然大工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虽然拆迁的挖掘机已经开到跟前,最终这些手艺人也逐渐的地离开这里,但愿全国独一份的手艺不要失传
也听说政府要把这门独特的手艺带来的生活方式,作为非物质遗产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