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与梦(梦鸽)母三迁
(2013-09-12 15:01:49)
标签:
梦鸽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玉不琢不成器教育 |
分类: 教育评论 |
在中国古代有两位伟大的教育学家,她们的教育行为在千年后,还被人们传诵敬仰,那就是孟母和岳母。她们虽然没有一整套的教育理论,但却有着朴素的教育思想,和卓有成效的教育手段,最终培养出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孟子,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三字经中流传下来的:“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光有好的环境还不够,还要有及时监督孩子别走弯路,孩子是经不住诱惑的,当孟子逃学时,孟母采取的措施是“断机杼”,不是温文尔雅的“婆婆妈妈”,“心肝宝贝”. 而是壮士断腕般“雷霆万钧”,给孟子振聋发聩猛击一掌,让孟子明白功亏一篑的道理。
而岳母则是让孩子从小立大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刻把家仇国恨记在心里,通过背上刺字的激励手段,教育岳飞要有“精忠报国”的责任,培养舍生忘死撼天动地的英雄气概。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而孟母和岳母给孩子的是深沉而广博的----大爱。
而当代也有一位母亲,梦(梦鸽)母,给孩子的却是----浅薄的畸形的爱。
梦鸽----总政歌舞团的著名歌唱家,智慧却远在孟母之下。
好多人称道她在儿子庭审完,从法庭出发时已近7点,在7点55分左右,她已经登台献唱《祖国永远祝福你》,不仅神色如常,演唱也无异样。
这是怎样的分裂人格呀,也许多年的演员生活,让她不知不觉在任何时候都以演员的状态出现。
由此她还特别解释说:
“我得到热烈掌声,是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我深深感到观众朋友希望从我的声音当中诉说一个真实的情况。观众的掌声给了我力量。”
这又显得多么的自恋呀,她就是生活在自我逻辑自我思维的虚幻世界中,因此上演了现代版的“梦(梦鸽)母三迁”,
她以及李双江始终把儿子当成喜剧的主角,塑造出来的是全能的具有非凡智慧和能力的完人:
“现在是网络时代,孩子们的脑袋就好像‘电脑’,我的儿子学什么都很灵,钢琴能力很强,耳朵很好。现在我们不想让他成为钢琴家,这点我和梦鸽是统一的。”
“我儿子天赋好,但我们现在不逼他。他喜欢运动、喜欢交朋友,电脑在他手里我看就像弹钢琴一样,他思维非常灵敏,英语单词随便就能记几千个。
她们的逻辑是:“孩子总归学不坏,因为我们所给他的东西都是正面的东西”
她们就没有孟母敏锐的前瞻性,不知道孩子是多变的,特别容易受到境影响。
这两位幕后导演总是戴着星光眼镜,看到自己孩子浑身上下闪闪发光,全都是优点。当孩子在人大附中打架后,她们认为环境不好,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
于是一迁择邻处,到美国,这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孩子更是无法无天,惹是生非。到此为止她们也没有“断机杼”的智慧和勇气,一味地为孩子开脱:“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我们进行劝说,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作为父母希望孩子上进,但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办法”。
不仅如此,当二迁回国后,一味地满足纵容孩子,没有驾照开宝马,曾驾车违法三十二次父母摆平未受罚,这是丧失了理性的家长,畸形的爱让年轻的心像脱缰的野马。打人斗殴三迁进监狱也就成了必然。
更有甚孩子收容一年后换豪车,夜总会里花天酒地,然后到酒店出尽了风头。
最后竟然在庭审中按梦母安排,说:“什么都没有做,睡着了”。梦母是演员,儿子的演技也提高了。
庭审后,就只有梦母唱独角戏了,各种媒介大肆宣扬,什么律师陷害,什么司法不公,什么受害女不是好东西。反而她的儿子倒是:“非常淡定、真实、礼貌、懂事,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观点和歉意。作为十几岁的孩子们,体会了他们内心的干净、本真。
从媒体上看到梦鸽所谓的道歉,都是在说心中不平事,都是在表扬自己的孩子如何善良,而对受害者却极尽她的所能,污蔑贬损,以至于让人们看到她所谓的母爱的狭隘。
梦母近乎歇斯底里了,她已经从自己导演的戏里出不来了,她的男主角怎么可能强奸呢,怎么可能嫖娼呢,他是那样的善良,儿子的行为应该是献爱心,为那些不孕妇女无偿捐精。
他应该受表彰,戴红花,让警察给他道歉,欢送他到一个洒满阳光的姹紫嫣红的花园里,听他弹钢琴,欣赏他笔走龙蛇,看他把冰球打到了高尔夫球洞里。爸爸迎着朝阳唱着《丁香啊丁香》,妈妈的演出服在阳光下鲜艳夺目,情不自禁地边舞边唱《你是我一生的甜蜜》。
这美好的情景就像雾里看花,流动而飘渺。
不知不觉,孟母穿越来到现场,她撕了书法,砸了钢琴,把冰球扔进了水沟里,扯起双江梦鸽,没头没脑的数说起来:“你们二位太糊涂了,孩子是个好苗子,是你们把他害惨了,你们还是把他送到他该去的地方吧”!
说完,孟母忽然就不见了。
空中却回响着:“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学,断机杼”的声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