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十看”辨析法
(2012-10-26 11:45:17)
标签:
方法杂谈 |
虚词“十看”辨析法
1.看词性异同
又如:“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例如:
2.看搭配情况
再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常用成套关联词语,如:表并列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又……”。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表递进的:“不但……而且……”,“尚且……何况……”。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表假设的:“如果……那么……”,“即使……也……”。表因果的:“因为……所以……”,“既然……就……”。
3.看语气辨析
[例7](2009·江西高考)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________(何况、况且)学习外语呢?(“况且”常与“还”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因此,应选“何况”。)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分辨不清就会误用。例如:
4.看假设与事实
5.看标点符号判断
6.看位置
(2)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例如:
7.看语体色彩
8.看主客体
9.看其前后连接信息
①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②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
10.看句子结构
1.(2011·烟台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四月,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甚嚣尘上,某杂志借此推出张爱玲的附册一本。
B.在比尔·盖茨等世界名人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富裕人也纷纷向慈善机构解囊,可只有他铁板一块,分文不捐。
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D. 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员如过江之鲫,创下了103万的新纪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乃当世治国之巨作,该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以儒家为主流,道家为基础,集合墨、法、兵、阴阳等诸家之所长。
B.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不一而足的是,中国不少小型企业还在苦盼订单,艰难度日。
C.什么是诚信?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D.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出声,小朋友们目不斜视地盯着魔术师,想要看清他是如何变出鸽子的。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块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
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IT业界精英。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2011年秋学期起,四川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
B.当法官指控陈水扁为满足私欲不择手段在海外大量洗钱时,他却对法官反戈一击,拒不承认。
C.不久前,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慷慨激昂地演讲,要求美国政府大力挽救深陷危机的汽车业,今天到国会请求救济时却乘坐豪华私人飞机,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滑稽表演。
D.伏在桥栏杆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说有笑,全然不顾河里那个垂死挣扎的小生命,老李看到这些真是气冲霄汉,大喝一声“闪开”,便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中。
虚词“十看”辨析法
1.看词性异同
又如:“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例如:
2.看搭配情况
再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常用成套关联词语,如:表并列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又……”。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表递进的:“不但……而且……”,“尚且……何况……”。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表假设的:“如果……那么……”,“即使……也……”。表因果的:“因为……所以……”,“既然……就……”。
3.看语气辨析
[例7](2009·江西高考)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________(何况、况且)学习外语呢?(“况且”常与“还”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因此,应选“何况”。)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分辨不清就会误用。例如:
4.看假设与事实
5.看标点符号判断
6.看位置
(2)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例如:
7.看语体色彩
8.看主客体
9.看其前后连接信息
①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②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
10.看句子结构
1.(2011·烟台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四月,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甚嚣尘上,某杂志借此推出张爱玲的附册一本。
B.在比尔·盖茨等世界名人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富裕人也纷纷向慈善机构解囊,可只有他铁板一块,分文不捐。
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D.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员如过江之鲫,创下了103万的新纪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乃当世治国之巨作,该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以儒家为主流,道家为基础,集合墨、法、兵、阴阳等诸家之所长。
B.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不一而足的是,中国不少小型企业还在苦盼订单,艰难度日。
C.什么是诚信?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D.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出声,小朋友们目不斜视地盯着魔术师,想要看清他是如何变出鸽子的。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块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
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IT业界精英。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2011年秋学期起,四川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
B.当法官指控陈水扁为满足私欲不择手段在海外大量洗钱时,他却对法官反戈一击,拒不承认。
C.不久前,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慷慨激昂地演讲,要求美国政府大力挽救深陷危机的汽车业,今天到国会请求救济时却乘坐豪华私人飞机,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滑稽表演。
D.伏在桥栏杆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说有笑,全然不顾河里那个垂死挣扎的小生命,老李看到这些真是气冲霄汉,大喝一声“闪开”,便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