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祖王藩臣维修泸州武侯祠

(2013-02-10 18:13:31)

王藩臣维修武侯祠 香火旺盛远近知

 

作者:一片云 文章来源:中国天机网 更新时间:2013-01-05 22:31:32

 

 

       泸州忠山最著名的庙宇是《武侯祠》,历代文人记叙此祠文章颇多。查《泸县志》和《泸州王氏宗谱》,对《武侯祠》修建归纳大体有三种说法。

 

                《武侯祠》修建年代

 

    一说宋代《武侯祠》建在忠山。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时曾驻兵于此,因诸葛亮对蜀国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国家忠心耿耿,泸州人为了纪念他,明朝时把宝山改名为忠山。山有武侯祠,始建于宋庆元年间(1195—1200),祀诸葛亮及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故又称三忠祠。宋人刘光祖有诗描述这座庙宇说:蜀人所至祠遗像,蛮徼犹知问旧碑。宋代以后,当地以武侯祠为中心,每年举行庙会。届时乡人贡马相率,拜于庙前,盛况空前。
     
二说《武侯祠》建于嘉靖年间。明代薛甲《武侯祠碑记》载,它建于嘉靖十七年戊戌七月,即1538年。地点在泸之西山,即忠山,祠背山面江,俯览城郭,亦伟丽特甚  
      
三说《武侯祠》维修于万历年间,由王藩臣御史和他叔叔王之藩所建。

 

                       王之藩王藩臣叔侄建《武侯祠》

 

    王藩臣,明代隆庆举人,万历二十三年分任广东监察御史,万历乙未年陞北京监察御史,庚子年陞两京十三省总巡按三差御史巡行天下,途中在贵州桐梓去世,享年48岁,埋葬48穴,没人知道究竟葬在何穴。白联洲先生提供的《王氏宗谱》木刻印刷本180页上载:忠山武侯祠重修是十一世祖王之藩公和十二世祖王藩臣公建在泸州忠山顶上的。从王藩臣在泸州经历看是在万历年间修建。

 

                       王之藩王藩臣叔侄建《宝莲寺》

      在此期间,王藩臣在宝莲街有御史大夫第王藩臣的老宅。从小市从转角店上坡,就进了两山夹一街的青石板铺成的宝莲街。这条老街在两山下部,西为马鞍山,东为三华山,在宋元时期叫土漕口。 这条街上,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仲春的一天,有僧人募化而来,王母平日吃斋念佛,希望子孙事业有成,举家平安,便和儿子商量后,打算将府上一处老宅捐出修庙。寺庙修成之日,有番僧手持千叶宝莲来贺,人们将宝莲视为祥瑞之物,遂以宝莲为寺名。

万历23年在泸州捐地建宝莲寺以外,王藩臣和他叔之藩公共同主持修建两菴时,还一起出粮2767合。

      人们为纪念王藩臣,将转角店上山这条大街改名宝莲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州官陈五典和太史公董新策得知王藩臣舍宅建庙而得千叶宝莲的传闻,欣然题刻诗文。咸丰二年(1852年),州官李世彬在重修宝莲寺碑记中记述了宝莲寺的来历。后来,抗日战争川滇公路修通,能造国产汽车后,汽车运输替代了肩挑马驮,宝莲街的繁荣渐渐消失。解放后宝莲寺毁,后修成了电镀厂。

                          武侯祠三碑记一亭子

1、明  薛甲《武侯祠碑记》

     武侯祠昉(始也)沔阳而遍于蜀,今建于泸州之西山者,亦其一也。泸在蜀东南,为乌白诸蛮通道,而侯之威德人南人为深,故均之为祠。而其建立所系有轻重焉。世传夷人道泸过祠下必拜,而其习俗相沿,虽至为鄙陋者,必称侯遗教而以死守之。然考侯平生经略,所及止于越嶲之南,未尝亲至此,特条教颁行而已。故人之笃信深慕犹若此,亦可验诚感之神矣。夫帝王历数如寒暑循环,而先主崛起西南,亦与魏吴何异?然自孔明一倡,而汉统之正其不可干如天,先生兴复之大义,其不容泯没如日月。至于今出师二表,诵之者未有不动心者也。呜呼,此岂有所待乎外而然哉!纲常伦理,民所秉彝,唯不参以私智而扩充之,则感触所加人心自奋,而其功业之积累,虽不成于己必成于人,虽不行于今必行于天下而后世。此达人君子一古今齐物我之道,而孟子所谓先立乎其大者也。侯之心事既已如此,而浅见之士犹以起居饮食应变将略窃妄议其短长,可谓鲲鹏翔于寥廓而不免燕雀之笑者也。甲素知敬慕于侯,窃谓孔门正心之学惟侯知之,而每以论者之不能尽为恨。兹幸获瞻拜祠下,以寄其馀思。而庙宇颓剥,容饰弗称,无以导扬州人崇奉之意,则为经度其工费,料量其夫役,凡故有者饬而新之,缭以垣墙,植以松柏。而祠背山面江,俯瞰城郭,亦伟丽特甚。每风日之潮,帆樯、鱼鸟、行旅、牛羊往来,掩映于苍烟翠霭、沙丁竹树之间,而余以无事间一登览,则天之高地之下景物冥会,恍若侯之精神充溢洋洋乎与造物偕来也。工既毕,复命僧二人守之,而瞻以山下之田久没于豪民者,且发明侯之心告泸之人,使蒸尝者有所感发,不惟举其礼焉,则斯举也于名教亦有少补哉。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七月记。

 

2、明 韩位甫《重修武侯祠碑记》

     明崇祯六年(1634年)户部主事韩位甫《重修武侯祠碑记》。此碑记肯定了刘备建安十六年入蜀取刘璋,围涪州、破绵竹,分遣诸将下诸县,诸葛孔明、张翼德、赵子龙等将兵朔  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江阳,即泸郡也,当为侯驻节处,故宝山祠侯及汉寿亭侯、张新亭桓侯所从来矣。……天启辛酉年蔺夷入江,郡治煨烬,历十余载,庙貌剥露,上雨旁风……,癸酉春礼部仪制郎何公以按察使到川南,驻节于泸,登谒侯祠,瞻睇恻然,乃新侯祠,巍哉,焕矣!云龙风虎,山川壮色矣!”……

 

3、清蔡毓荣《重修武侯祠碑记》

    武侯清康熙10年辛酉仲秋,蔡毓荣登武侯祠,撰《重修武侯祠碑记》。赞赏武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予因是考记籍,所谓五月渡泸者盖在越嶲之南,而此州人士谓州以泸名,因欲得侯而祀之,如恐或失其慕侯也在!且容栋宇芜废,巡使黄石龙升任按察使,江佑侯代于泸,相为倡率,共赞新举,属州守考其旧而新之……

 

4、泸医建《武侯琴亭》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忠山顶上礼堂正门石梯下坝子中修建了66角的《武侯琴亭》作为《武侯祠》遗迹纪念,它距奎星阁和大礼堂的前面约30米。《武侯琴亭》上挂有匾联。横联武侯琴亭;上联臣本布衣一生谨慎,旁有小字丙戊岁中秋;下联君真名士万古云霄 旁有小字丹波书。据泸医解放初就负责修建的邱少峰工程师说,亭子石基础解放前就存在,说明过去那里就有亭子。

1、《王氏宗谱》对王藩臣经历记载

2、《王氏宗谱》对王藩臣与其叔共修武侯祠的记载

王藩臣简历.

 http://s16/mw690/af939288gd55c34f83def&690

 

 

我祖王藩臣,隆庆举人(见省誌)。万历乙未(公元1595)升广东道监察御史,庚子年(1600年)升十三省总巡按三差御史,巡行天下。住泸州小市,后舍为宝莲庵,碑记尚存。侄襄西公舍土漕口产业为灯天。则公其为九英之后歟,九举之后歟俱不可考。而葬时疑冢又多,未知孰为真墓。今泸州小市一带犹相传不置云。

泸州档案馆所存《泸州王氏宗谱》载:“王藩臣,王瑜三子,字惟相,配刘氏张氏,生默存公,大明举人。万历乙未(公元1595)升北京监察御史,二十八年升十三省总巡按三差御史,巡行天下。公殁葬四十八穴,各处有石人石马碑记可考。入泸州乡贤祠。子孙现住里仁乡太平桥流杯池。”

诰命

皇帝诏曰:职重擎天,朝廷需股肱之功,政事補助臣邻,属耳目之寄  故监察有资于辅相,而巡行时访于督抚,尔王藩臣气宇宽宏,风裁端重,任巡按而讬喉舌,参大政以操游豫,既文武之统辖,当刚柔之不茹,秉宿德而不回,有嘉谟则入告,刑威赏庆  抒抽握政治之机,外攘内安,边鄙寓防患之略,不止人文之近古,更羡事业之日新,汝其钦往,予则以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