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鄂知青
新鄂知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463
  • 关注人气: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鄂伦春族人食用兽肉的传统方法

(2017-02-18 21:56:03)
标签:

鄂伦春

食用兽肉

分类: 故乡风貌

作者:侯建新

发表于2012年4月9日《黑河日报》第3版 时空黑河

 

鄂伦春族人定居前主要以食野兽肉为主,其中最多的是狍子肉、鹿肉、犴肉、野猪肉、熊肉等,同时也食各种小动物及飞禽的肉。他们食用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鄂伦春族人食用兽肉的传统方法

乌罗任(鄂伦春语),即煮肉,也叫煮手把肉,这是鄂伦春人的传统吃法。煮肉时先将兽肉切成块或条放到锅里水煮,煮熟后捞出来每人手拿一块用刀割着吃。煮手把肉掌握火候很重要,火候好煮出来的肉既嫩又鲜。煮狍肉一般是冷水下锅,开锅即捞出。煮野猪、犴和鹿肉的时间要长一些,煮熊肉时间更长一些,煮烂了才好吃。煮手把肉一般用野兽的胸腔部分,如肋骨、胸骨、舌、心等,这些部分的肉香,好吃。煮肉时不放盐,而是捞出蘸盐水吃。盐水是用煮肉的汤调制的,里面放入少许食盐,再撒些野韭菜花或野葱之类的调味品,这样能使肉味更鲜美可口。这种传统吃法至今还保留着,每到盛大的节庆活动,大家围坐一圈或围坐篝火旁尽情享用,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也用手把肉来招待。猎人在野外也多用这种方法食用。

西拉日恩(鄂伦春语),即烤肉,先将一根拇指粗细的木棍两头削成尖,再将切片的兽肉穿在木棍的一头,然后插在火堆旁烘烤。待肉的表面考得焦黄、冒油并散发出香味时即可。烤制至此种程度为最佳,肉香味鲜,烤前如在肉片上再撒上点食盐就更有滋味。

达而嘎兰(鄂伦春语),即烧肉。烧时切成肉块,扔在火炭上烧,勤翻几次,待烧得外焦里嫩就可食用。

西乐(鄂伦春语),即炖肉汤。把肉切成小块,大块骨头也剁成小块放进锅里一块炖。炖肉汤一般要放些柳蒿芽或老山芹等野菜,这样炖出来的汤别有风味。

库呼热(鄂伦春语),即晒肉干。晒肉干的方法有两种:是把肉切成条放在大锅里煮,待半生不熟时捞出来切成小方块,再放到锅里煮,并加上适量的食盐、花椒藤等作料,待煮烂并把水㸆干后出锅晾晒。晾晒的方法是把肉干平铺到用柳蒿杆编成的帘子上,用木架子把帘子架起来,并在帘子底部生慢火熏烤,待肉干干透了就可装入皮口袋里储存起来。另一种晒法是把肉切成细条挂在木杆上晾晒,半干后再用慢火熏烤,待烤熟干透后再切成小块储存起来。用这两种方法熏烤出来的肉干既不受虫害,又不易发霉变质,可保存多年,晒肉干是鄂伦春人储存食物的传统方法。夏季每猎到野兽时妇女们便集中时间晒制肉干,这样不仅可以饥荒时食用,一年四季还可以吃到肉。肉干可以直接拿来吃,也可以做肉粥或炖汤吃,很方便。

乌日嘎嗒(鄂伦春语),即晒肉条。晒肉条的方法是将肉切成细条,然后挂在一排排支好的横木杆上晾晒。为使肉条干得快,还要在其下面生堆火,既能熏烤,又可以驱赶蚊蝇等害虫。这样晒出来的肉条一般可储存两三个月而不会变质。在夏季出猎的猎人经常用这种方法加工处理猎获的兽肉,然后用马驮回家。吃的时候可以用刀切成小块下锅炖菜,也可以用火直接烤着吃,既省时又简便。

阿苏纳(鄂伦春语),即杂花菜,是鄂伦春族较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吃法。做的方法是将煮熟的狍心、狍肺、狍里脊、狍头肉等切成小块,与煮熟的狍脑浆拌在一起,再放些食盐,野韭菜花或野葱等作料,然后放野猪油或熊油在锅里炒。这样加工出来的菜是鄂伦春人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味道极其鲜美,是招待宾客和节日里的一道好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