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教学设计
(2017-09-15 14:44:59)
标签:
365 |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梅兰芳表演和观众情绪变化的句子,能说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揣摩声音描写的技巧,体会语言的精炼。
3、知人论世,感受艺术家精湛技艺和崇高人格,增强学生喜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说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揣摩声音描写的技巧,体会文章语言的精炼。
【教学难点】
侧面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单、PPT
【教学过程】
一、聊戏导入
大家平时都看过什么戏?(京剧、黄梅戏、川剧……)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叶君健先生一起去看一出精彩的戏。【板书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首先检测一下大家的字词预习。【出示PPT:收敛、奸谗、铿锵、婀娜、一笑一颦、海市蜃楼、金碧辉煌、鸦雀无声】
2、概括主要内容
结合预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侧面描写,聚焦“人海”
1、演出前
观众想不想看这出戏?
速读课文1、2自然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观众们很想看这出戏?
预设:
A:“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天气状况?
——为什么反复写“静静的”?
C:劳动剧场里人山人海。
【出示课件: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为什么要一一点明观众的身份?
——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这么多观众?如果是平时,“剧场里每个角落都是人,你猜现场会是怎样的?师问这种等待是怎样的,心情如何?生预设:迫不及待、期盼、焦急、渴望…)【板书
2、演出中
人海一样的观众,热切地期待着演出的开始。在女主角出场以后,观众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默读3-6段,用直线画出女主角出场后描写观众表现的句子,用一个词(可以是文中的词)形容当时观众的情绪特点。【生画句子、旁批关键词、小组交流、全班发言】
(1)“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板书
——海是指?人海上的暴风雨是指?用一个词概括观众情绪(膨胀,女主角的出场,让人海由平静开始膨胀,观众对戏的期待喷薄而出。)
(2)“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回音指的是什么?听不见的回音,为什么能淹没狂暴的掌声?(3)“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鸦雀无声?
(4)“女主角歌舞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进入高潮。潮在长,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板书高涨】
——什么让平静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3、侧面描写小结
同学们,观众的情绪是随着?在发生变化?(演出,连线)文章的题目是《看戏》,但是作者却没有详细写剧情,却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了观众的表现上面,很多同学在预习中提到了自己有这样的困惑。那么单单是为了表现观众的热情吗?着墨这么多其实是为了写什么?(烘托梅兰芳表演技艺高超)这种描写方法就是——侧面描写,你在本单元的哪篇课文里学过(口技,侧面描写神态动作情绪变化)。
四、正面描写,聚焦表演
与侧面描写相对应的描写方法是?(正面描写)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正面描写女主角唱戏的句子。
【出示课件: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切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1生读)师:同学们,这段话描写了女主角表演的哪些方面?(生:神态、身姿、歌喉、歌词、声音……)【板书
1、歌喉美
【出示课件】交流: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
师:她的歌喉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生:“辽远”与“切近”,“柔和”与“铿锵”
师:辽远表示很远,切近表示靠近、贴近的意思。柔和是温和而不强烈,铿锵形容声音有节奏而响亮,表示掷地有声。这两组反义词放在一起,矛盾吗?写出女主角唱歌的?(不矛盾,歌唱唱腔富于变化)
师:作者除了直接描写唱腔的特点,还通过什么来形容她的歌声?【出示课件,生读】
(珠子)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比喻,把歌词比喻成珠子)
为什么把歌词比作珠子呢,它俩有什么相似点?(圆润)
作者用了四个动词写珠子滚落,哪四个动词?
生:滚,滴,溅,落
师:从珠子滚落的四个动词,你听这是什么样的声音?
生:清脆、婉转、悠扬
生自读;生展示读
师:作者发挥联想,用精妙的比喻,把转瞬即逝、无形的声音写得有形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歌唱的美)
2、其他美
师:同学们,这段话除了写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歌喉美,还写出了他的什么美?
生:神态美、手势美、身段美——
神态美——一笑一颦是什么意思?颦什么意思。(皱眉)
手势美——优雅
身段美——婀娜——女子轻盈,柔美
师: 神态美、手势美、身段美这些都是表示女性之美的,生活中梅兰芳却是一个男的【出示课件:两张图片,对比】
师:这么美的手势,这么美的身段,却在一位男演员身上表现得完美极致,尽善尽美,这说明了什么?
生:技艺精湛。【板书:技艺精湛】
3、小结
师:你看,作者通过正面描写,用寥寥数语,就把这位艺术大师的唱词唱腔、舞姿身段描写得淋漓尽致,突出了他表演的美。
五、升华提升
大家在课前预习中,已经了解到梅兰芳是一位京剧艺术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也感受到了他表演的精湛技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艺术家”?【出示课件:蓄须明志故事】
生:不仅拥有高超的艺术技艺,同时也有高尚的品格。
师:是的,梅兰芳不仅歌美,人更美。我们的身边不仅有像梅兰芳一样创造美的艺术家,更有欣赏美的?(观众们)各美其美,美美相融,美一直都在。
六、课堂练笔
同学们,正是有了对梅兰芳精彩演出的正面描写和对观众的侧面描写,咱们今天看的这出戏才这么精彩纷呈。
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补充完整以下片段。
《端午捉鸭》片段描写
端午有这样一个习俗,赛过龙舟之后,会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水中,谁抓住了鸭子,就是它的主人。
鸭子扑翅跳入水中,下水后立刻‘嘎嘎’叫了两声,如出狱的囚犯般迅速游开。人们见状,一个个跳入水中。霎时间,水塘立刻热闹了起来。只见一个人
指导写作:
正面描写人捉鸭,关键是“捉”这个动作;写岸上看热闹的人,通过神态、动作、表情、心理等烘托捉鸭场面。
七:推荐阅读
刘彦君的《梅兰芳传》
梅绍武先生的《我的父亲梅兰芳》
七、分层作业
A、读关于梅兰芳的文章或书籍,做读书笔记300字
B、学习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了解戏曲的丰富知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