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坟三年不能动土

新坟三年不能动土已经成了一种风俗,这种风俗绝非空穴来风。
首先要理解动土和添土是两个概念,新坟三年内不能动土,并非即指上坟时不让添土。动土一般指迁坟之类。也就是新坟三年之内说不能行迁坟之类的,为坟墓修葺一下,添点土还是可以的,不过一般说来,添土也不太好。
“三三不尽,六六无穷”,易经单卦(八卦,又称经卦)是由三爻组成,重卦(六十四卦)则由六爻组成,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易学及风水角度来看不难理解,新旧坟当以三年为界,这与人为任意规定的界限不是一个概念,不精通“易”是很难理解的,术数玄学易法阴阳,三年之内不宜动土、不宜添土、不宜立碑、不宜迁坟。譬如新坟三年之内添土,会有重添新坟之虞(双关从易兆应),且多会应凶迅速,若能乘得生气形局合格,或有皈依佛道广行布施者,亦会因善得福而数不能拘之,所以无论有无这种风俗,大多皆可躲过大灾小难。若因有蛇、鼠等动物打洞钻穴,或者坟土塌陷,则修葺添土须要采取措施,但是不可无知妄动,可找风水师看一看!
为祖坟培土的风水禁忌
为了先祖的坟墓永远不塌陷,每年人们都会为自己的先祖上坟培土,上土也表达了后人们的悼念情怀。但是我们该如何培土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真正的明白,一般都是通过周围传言几句,胡乱弄点土就结束了,并且在培土的时间和方位上都没有注意。所以今天特意来讲讲为祖坟培土的风水禁忌。
培土就是给新坟上新土,就如同为先人穿新衣服一样,每年一换迎接新年的到来。既然牵涉到添土,就必然会涉及土煞。但在《玉匣记》中早有记载,在大寒节5日过后,诸神上天交替,可不管神煞,房屋周围乃至坟墓都可随意动土,无有所忌!但民间很多人传言是大寒节3天过后,这种说法古书是没有记载的,正确的应该是5天才对。并且在上土的时候,要先祭拜一下先祖,然后再行培土事情。
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新坟不满三年的不用培土
新坟就是刚刚埋葬的坟墓,三年内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煞气,故而不适合动土,在三年内可以不管。
2、所添得的土不可掺杂粪便
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泥土必须干净,而且颜色最好避免淤泥土,黑色的或者红色的土,这些都会损坏后人运势。
3、取土最好在本月的天月二德方
这是两大吉利的方位,从这方取土犹如吸纳了祥瑞之气来填入先祖坟墓。
4、不可在逝者生肖相冲的方位取土
比如:逝者属牛的,就不可以在未方取土,也就是坟墓的西南方向。其他的属相以此类推即可。
5、培土的时候不可用锄具拍打
有人为了不让泥土滑下来,就会用力拍打,这是不对的,这同样是对祖先的不敬。
新坟不到一年可以迁坟吗?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墓祭除了岁时节日进行外,家中有喜庆大事,也进行墓祭。新坟如果没特别情况不宜动迁,即使动迁也要谨而慎之,除非出现,新坟埋下后有主家六畜不宁,主家连续出现丧事,或者疾病不断,亡人托梦,财耗利害,损伤人丁,或者家道中落等,就要考虑先人墓地问题。新坟(含去世未满12个月、及重新立碑、迁徙之坟)、宜邀亲朋同去祭拜!先人新登龙位虎锯龙盘长眠不久理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只有尊重当地的习惯才是对老人们的最大尊重,才是九泉之下他们想要的。选择吉日吉时吉地共拜。这就是尽孝心的具体体现。
阴宅发富快,致祸也猛,可以杀人于无形,轻则亡家,重则灭族。而子孙自行迁坟是非要等到冬至这一天的,迁坟也是很肃穆的,首先点香嘱咐地下的亡灵:要给你搬家了。然后喝几口烧酒,以驱坟内的阴气獐气,挖开坟穴,如棺木没烂,取出棺木,棺木烂了,用瓦缸拾捡骨头盛放。接着放鞭炮,意喻“搬家”了。将亡灵的尸骨运到新坟地后,挖穴埋葬,树上碑记,再放挂鞭炮,意喻“安家”了。
最佳时间:冬至是迁坟的日子,坟土平常是不能动的,不然就是犯忌,唯有冬至清明可以破土。南方,一般三年后才执骨迁葬,有两个考虑,一是此时尸身已腐只剩毛骨,二是,没有提前找墓地习俗,一般死时才让懂点道的临时找个三五年平安地埋葬。因此,临时栖息地只管三五年平安,因此一到时间都会迁葬。

人死后三年内上坟的讲究
人死后前三年清明不能上坟?到底能不能去?究研网友几种观点:
一、按着传统丧葬习俗,人死三年之内不能上坟的,当然包括春节,这就是所谓的守孝三年!
二、去世后头三年清明节上坟时间
在两广地区,去世头三年(即新山坟)上坟时间与旧山是不一样。
1、新山第一年不过社;
2、第二年不过清;
3、第三年正清。
4、第四年与旧坟一样清明前后拜祭,现在我们清明节放假,新旧坟很多都在清明节拜祭了。
我国很多地方有“新坟不过社”之说。指的是给新坟(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区指新亡三年内)扫墓要在春社前。如《施南府志》载:“新葬之坟,则在社前祭之,本家男妇及内戚皆往。”据我这非常有限的阅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大部份地方都有此习俗。
那么为什么“新坟不过社”,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在春社前给新坟扫墓挂青,而不能到清明节与老坟一同祭祀呢?一般祭祖多在三月清明和七月半鬼节,尤其是清明扫墓挂青,我国大部份地区都有此习俗。意在缅怀祖宗和先人,给他们献上祭品。而对于去世未久的人来说,则认为他们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据说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这段法定的时间,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人才能悉数收取。
注解:春社日是什么节日?
二月春社日又称春社节,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中国古代的社日节一年两次,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答谢社神。“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
”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二月“春社日”是春季祭祀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又称中和节,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寄托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三、新坟扫墓什么时候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根据一般的丧俗讲究,人死后,每期七天祭奠一次,共七七四十九天,七七为尽期不录(不祭奠)。也就是说只祭奠六期,其中第三期或第五期,去世人的家人和亲朋好友约和在一起,共同祭奠扫墓一次,这是第一次扫墓,第二次时间在人去世后的百日进行。以后,就是每年的清明节了。还有每年的阴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去扫墓了。不过,各地丧俗不同,你可以问问当地的老人们,他们知道,会告诉你怎么做。
四、新坟有什么讲究
新坟完坟后三年内要「培墓」:子孙须要酒肴、三牲五果祭拜,第一年开墓头要在清明前择一日,第二年在清明当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择一天。此後每在清明前後率子孙带水果墓纸去扫墓。培墓又称「挹墓」、「墙墓」、「填墓」等。
培墓的方法
1、今年是第一年(或第二、三年),培墓的时间取那一天,连络该墓的子孙、集合时间、地点、物品何人准备、如何准备?
2、物品:三牲一副、杯三只、酒一瓶、小红烛二对、香一束、花二对、水果数样、五味碗一套、寿金、大银、墓纸、鞭炮一串、打火机、筷一双、芋头、熟鸭蛋、红圆十二粒、粄粿、红龟、水一些(浇草用)等。
3、整理墓园:备镰刀、铡刀、手套,阖家子孙整理墓园。
4、祭拜後挂好墓纸(鼎厝顶,也表示翻修屋顶),将芋头与熟蛋之皮剥掉,丢在墓龟上,其意为芋(育子育孙)、蛋(卵子卵生),又取分割作用:阴阳两界,脱壳之意,也由於芋头皮及蛋壳富养分,有助墓草的繁衍之功能。烧完金银纸後鸣炮,昔日有地方小孩成群「揖墓粿」,如今已无此风俗。
培墓的仪式
1、先生(女士)新坟第年培墓祭拜开始。
2、全体子孙肃立。
3、主祭者就位。
4、向后士神位上香。
5、献谢品(献花、献果、献爵)。
6、向后士神位行礼-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向墓位上香。
8、献祭品(献花、献果、献饮料【代替水酒】)。
9、向墓位行礼-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10、挂墓纸(墓纸头应置於后士与墓碑上以石头压住,象徵已扫墓并表示鼎了多少顶修,剥蛋壳、芋头)。
11、化金银纸。
12、讲述生平行谊(边食果、糖、鸭蛋、芋等边畅述先人行谊)。
13、礼成。
14、鸣炮甲。
扫墓的意义:凶葬後三年内须培墓,第四年起每年扫一次墓,故扫墓又称「上坟」、「上墓」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