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好坏之分,心境常常也有好坏之分。如果把环境从十分的好到零分的
坏加以标值,同样的,把心情从十分的好到零分的差加以标值,恐怕我们大家都会在十到零之间上上下下地移动。
环境和心境这二者的关系值得我们好好思想,我们尝试从极端值的组合加以思考,以期从中理解信仰在我们生命中
的意义。
一、环境和心境
环境之好坏,心境之好坏,可以简化为四种组合:好环境好心情,好环境坏心情;坏环境坏心情,坏环
境好心情。下面我们一一加以思想。
第一种情况是理想的,就是环境好心境也好,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要说什么了,只说感谢上天就行。
第二种情况常常出现,就是环境好,心境却不好。现在许多人环境好了,却不知不觉患了忧郁
症,什么病都没有,生活也无忧,就是睡不着,爱闹情绪。环境安逸,心里起波澜。他们苦恼什么?有的人苦恼孤
单,特别是老年人;有的人苦恼赶不上潮流,尤其是年轻人。
孤单是情形,孤独是心情,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一个人当然是孤独的,对于一些人是享受,对另一些人
却是被动的无奈。
有主动孤独的人,柳宗元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环境虽然凄清,老
人家却自得其乐,这是主动的。主动也有不好的,就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
另一种是被动的,做得不好被人抵制而陷于孤立,这是可怜的。但是有的人做得好,也被人排挤孤立,像历代的圣道,这是伟大的孤独。
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这种孤立是外在的,内心并不孤独,因为有神的同在。
孤独是问题,潮流也是问题。潮流就是社会风气的趋势,赶上的人会被认为是“时髦”。在一个物欲横流的
社会,许多人心灵空虚,趣味低下,一些人常常以“流行”自傲,许多社会的良风美俗常被视为“老土”,为人实诚被
当成“傻瓜”。
事实上,只知道随波逐流的人,是心灵软弱的人。 潮流一会儿东一会儿
西,没有定向,使人善恶不辨,空虚失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作一条有生命的活鱼,既能够顺
流而下,更能够逆流而上;没有生命的死鱼就只有顺流的能力了。
第三种情况是环境不好,心境也坏。许多人认为这是情理中的事情,从此消沉不振,这是错误的,因此这
种情形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有的人一有点问题就觉得上天不爱自己,甚至不要上天了,我们祈祷上天让我们心想
事成、凡事顺利,可这种境况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的环境如同海浪,有平静有风暴,前途或顺或逆,环境或危或安,这都是无法预 料的。
这个时候信仰在我们的生命中就是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
二、超越环境的信仰
真平安的图景不是一平如镜的湖面,而是在暴风雨中摇晃的鸟窝中安睡的小鸟。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环境
不好心境好,这种心灵的眼光源于美好的信心。 这种情况是《诗篇》里频繁出现的意境。
可以这样理解,
听天由命,也未必能够一帆风顺、前程似锦,“有山有谷”乃人生真境。心领神会天应许,人生路途定平安,花香天色常漫蓝,没有忧虑和苦难。就是说:人间事事皆苦难,唯有平安在天堂。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做这样的决定,这完全是上天的带领和祝福。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许多人事情顺利时会喜乐,许多人却不能喜乐,为什么呢?因为跟人家一比,发现别人更富有、更幸运、
更有权势。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没有什么可高兴的。
同样有半杯水的人,一个人可能很高兴的想:太好了,我还有半杯水;另一个人会想:惨了,只剩下半杯水了。
所以尽管我们不见得事事顺利,但“遇亨通的日子”就当喜乐,为神所赐下的恩典喜乐。喜乐时应该想到分享喜乐,这样,喜乐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
通常,拒绝分享的人反而会患得患失,因而常常加增自己的忧愁。
“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这句话很是宝贵。患难通常是促使人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人要能从中学会思想,否则只能白白受苦。

因此,有人说:“大凡成功的人是经历过苦难的,但不是所有经历过苦难的人都会成功。两种人的区别在于苦难中是否思考。”
遭遇患难缺乏思考的结果可能是远离成功悦纳和生气。
要思考,端正态度,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该隐却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该隐如果能够安静反省自我,他就会改正,后来定能得到上天的酬悦。
今天,我们许多人也像该隐一样,私欲发作了,内心就起风暴。许多人因私欲而失败,许多家庭因私欲而破碎。人心中的愤怒、家庭的不和睦,甚至社会的纷争,都是从私欲来的。
凡事要思想,思想我们所做的好不好,这样,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智慧有限,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明天的事情,而是顺天由命。
同时,上天也希望人成长。因此藉着风吹雨打,藉着困难的磨炼,更新我们的思想,使我们成长并且成熟。

环境湿气重的危害
身体内的湿气过重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雨水绵绵、潮湿闷热的季节,湿气重时,人会非常的难受。要知道人体内湿气太重的话是特别影响健康的,那么湿气重有什么危害呢?什么习惯会加重湿气呢?
湿气重有什么危害?
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4、阴道炎
阴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阴道炎或导致阴道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5、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6、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什么习惯会加重湿气?
1、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2、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3、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4、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5、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6、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