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生活 |
分类: 传统文化 |
这些老规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不能损坏
凡事得有个规矩
这规矩不能乱了
乱了就会被笑话
下面这些规矩你可得门清儿
一不小心做错了
可就崴泥啦!
一、借东西的规矩
01
刀剪不外借刀剪往往被视为凶器,借刀剪等于借祸,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所以按天津老规矩,不能跟别人借刀和剪。
02
借香火招人骂香火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香是拜佛的信物,民间有“拜佛不烧香,拜了也白拜”的说法,既然这香是您诚心祈祷时用的,所以它必须是您自己请来的。借别人的,说明诚意不足。二是民间里家族的血脉传承也被视为传递香火,所以借什么也不能借香火,否则等于是侮辱人呢!
借了也不用还的东西
01
“接短儿”,是救急的东西居家过日子,邻里之间借东西是难免的。需要用的时候没有了,比如柴米油盐酱醋料,问别人借,老天津话叫“接短儿”,是救急的。用过之后不用还,你也没法还。
02
药锅跟邻居借药锅可以,但有句话千万千得记下,那就是用完了就在自个儿家搁着,人家不来要,绝对不能去还。这里边的意思是,人家全家身子骨儿好着哪,不需要熬药。按老天津的规矩药锅是不能还的,您要真还了,就有盼人家急需熬药这不吉利的意思了。
03
借碗假如哪天家里来客人,盘、碗不够,需要到街坊家去借, 这空碗可不能就这么直接送过去,一定要装些自个家的食物,或者盛碗水再还去。
二、说话的规矩
01
跟人说话时嘴里不能嚼东西边嚼东西边跟说话,说话不清楚不说,关键还不尊重他人。
02
进门跟长辈挨个打招呼不管到谁家去,一进门从长辈开始要挨个叫一遍。

03
不许当众喳呼04
跟任何人说话,得称呼“您”天津人最注重礼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尊称,”直接不带称呼或者用“你”指代,基本上会收获一记白眼!
05
不许说瞎话儿说瞎话儿是最让人膈应的,一来显得为人不靠谱,二来也会让别人质疑你的家教涵养!
三、吃饭的规矩
01
“上座"大有讲究主人与客人进餐时,要客人或长辈坐上席,小辈坐在次要的位置。这些规矩目前仍很讲究,尤其是在乡村宴席。
02
不许搅菜碟儿夹菜不过盘中线
从小吃饭就被教育,夹菜只吃眼前的,不能超过盘中线,不能在整个盘子里面搅和,会显得极为不卫生和没有家教!
03
不许筷插碗儿筷子插碗里有祭拜死人的意思,极为不吉利!
04
敬酒杯沿要低于对方敬长辈必须要比对方低,如果对方是同辈或亲密朋友就无所谓了,如果自己敬别人酒就尽量低点。
05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能在盘子里挑菜翻菜,特别是吃鱼的时候,乱翻乱挑是目中无人的表现,而且现在夹菜要是翻来翻去,会让人觉得很不讲卫生……
06
长辈坐下方可吃饭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大微哥家里至今保存着这个习惯,长辈不到不吃饭!
07
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做客不能反客为主,这是对主人起码的尊重!
08
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在天津吃饭要是敲碗筷,是会被大人敲手的,因为敲碗是"要饭人"的专利。
09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谨记茶七酒满,他人为你倒茶倒酒时一般叩桌以表示感谢,是用中指和食指轻轻连续轻敲三下。
四、生活仪态规矩
01
不许抖落腿儿首先抖腿对身体不好,其次频繁地抖腿会给人一种做事毛躁不冷静的感觉!
02
不许叉着腿儿坐叉着腿坐十分轻浮,特别是女孩子,容易走光,家长基本上看见么坐就直接上手了!
五、做客规矩
01
做客时不能进没有人的房间进没人的房间,如少了东西,自己没法说清。
02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卧室和床是极为隐私的东西,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直接坐在人家的床上极为不礼貌!
03
给别人递接物需用双手双手递物或接物,就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当然起身接物,也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六、过年规矩
01
正月不剃头原指清朝一些文人士大夫以“正月不剃头”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意指“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剃头死舅舅。
02
正月不能说媒据说正月说媒,媒人死,平时保媒拉线的在正月里消声匿迹。
03
正月不买鞋避讳这个“鞋”字,可是现在有了新的说法,正月买鞋发邪财。
04
年夜晚不能全吃光大年三十的晚餐,是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吃完后必须剩余一碗米饭,留到明年吃,只有这样才能家事兴旺,连年有余。
05
守岁除夕夜里把家中所有灯火点明,一夜不能睡觉,灯火亮到天明,称之为“守岁”。
06
除夕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三十这天说话一定要慎重,有些字词,比如“杀、剐、宰、罚、死……”甚至连“被”(背)都不能说。比方饺子破了,要说“挣了”。忌说给炉子添煤,要说添火。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
07
三十晚上踩岁三十儿晚上吃的瓜子花生皮儿都要扔在地上,但不能扫,而且要人来来回回地踩,这叫"踩岁“,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踩碎了,来年便能一切顺利。
08
初一不借钱“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09
初一忌动刀子和剪子说是“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10
初五剁小人这天,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驱邪秽,捏小人。用刀剁馅时要把菜板剁得当当响,让左邻右舍都能听见。一边剁,口中要一边念叨“剁小人”。包饺子时,主妇们还要仔细地捏饺子皮,不露一点缝隙,称做“捏小人嘴”,意思是将说坏话的小人嘴捏严实,使其不再乱说。
11
正月十六溜百病正月十六,天津有“溜百病”的习俗。妇女们结伴同游,一边赏灯散逛,一边“溜”除百病,还会在溜百病的时候扔一些硬币,寓意把疾病都扔出去。
12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家家吃烙饼,煎闷子,炒鸡蛋、绿豆菜,妇女不动针线,怕刺伤龙眼。天津人也会在这一天理发。
如今
老规矩懂的人越来越少
不守规矩的也大有人在
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
然而,这些老规矩
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既是教养
亦是礼仪,不能忘!
13.卧床
最好不要正对门口,因为在过去老一辈人看来那是亡逝之人的摆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614dbd813e4e4a8bbdbeefdc459ace5a.jpeg
14.写信
不能用红笔写,不能用红笔署名,显得不尊重别人。
15.吃饭时
特别是夹菜让客人先动菜,夹菜不能夹到客人前面碟子去。不能抢菜,不能翻菜,要等到客人吃好自己才说吃好,待客不能没有汤,不然觉得你没礼节没修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ada32fac91c1403b99a96f94df1997c4.jpeg
16.别人过节
喜庆的时候,不送钟表,因为送终和送钟谐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78b4467442fb4c459329ccb720ca6f29.jpeg
17.招待客人时
过去很忌讳摆六盘菜,因为依清朝旧例,死囚临刑前才食以六盘菜肴。
19.过了年不讨债
过了年如讨债,讨债的人和被讨的人有损心情,认为是不吉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dab466b6183a4632be1c89c27be1a37c.jpeg
20.客人在时
不要扫地,有失礼节,会引起客人的反感;也不能用扫帚打人,扫帚打人对人大不敬。
21.立夏那天
小孩子不能坐屋口(门槛),不然要治夏(意思得病)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dcd17fa5576e4d6bb0a49189c75199b6.jpeg
22.不能
在人家面前、门口或店门口中央吐痰。也不能站在别人家的当门口,或久靠在门外的门框上,这样做主人会反感,认为不让客人进来,不好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a41960bf0344459b91987a1640801331.jpeg
23.蒸糕时
如果老半天蒸不上,嘴上不能说怎么不上去,被视为不吉利,因为“糕”和“高”同音,代表运道高的意思。
24.幼辈
不能直呼长辈姓名,也不能用手指特别是小手指指人,表明鄙视别人,会激怒别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6/6deb37f920ba4a7d9fa23737175627e6.jpeg
这些民间规矩,简单地说,也就是因风俗习惯或畏惧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对某些问题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