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修行过的人的特征——修行就是忏悔的过程

标签:
感悟人生社会生活 |
分类: 修心悟道 |
前世修行过的人的特征
初级特征
1、多灾多难磨难重重,身体与精神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一生会有大难不死的经历。
2、心软慈悲不忍杀生,不贪金钱不吝啬攒不住钱。
3、聪明智慧悟性高,天生对佛道宗教玄学感兴趣。时常会走暗功,梦中常去一些山林古寺圣地飞行。
4、时常梦见神灵佛道,梦魇压床,出体飞行梦。
5、偶尔会莫名其妙的晕厥,但是检查没毛病。
6、对佛道灵异身心有感应,接触到这样的人士,香童,僧道,去灵异之地,庙宇仙山,灵地鬼宅会有感觉。
高级特征
1、八字与相上会有特殊印记符号。
2、有三星、七星的标志,斑点或痣一类的,组成星图。
3、阴阳分离,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最明显的是看手。攥起拳头的时候,手心和手背之间的颜色突然变化,白的和红的有一明显界限。
4、天眼在偶然激化的情况下或是幼小时曾经开过。
5、梦中出神走暗功去过天界密处或看到过不认识的天书。
6、很多天地之间的事情,自己会莫名其妙的知道感觉很熟悉。
7、梦境中曾经到过某处,见到某些人物,接受过类似使命任务。一般具备一半以上就可能从佛道修炼中来。
三、社会特征
◎
绝对守法、守信、守时,临危不乱、不畏强权,果断力强。
◎
责任心重、尽力扮演好每个角色、力求心安理得。
◎
有礼貌、一视同仁、很公平、有分寸。
◎
理性但不迷信,有错一定认错,坚持活在当下。
◎
做事不僵化,不藏私,乐于将自己所会的教导别人。
◎
不冷漠,乐于牺牲奉献,宁伤自己也不害人。
◎
不摆派头、不会大小眼,常为他人着想、人缘好。
◎
不以貌取人,而是从对方的小动作、小细节去衡量人。
四、个性特征:
◎择善固执、独立、主见强,带点傲气、不服输,但尊重多数人的决定。
◎
完美主义者,如果能做得更好一定再做一次。
◎
不贪心、看钱不重,可能不善于管理自己的钱财,但对于公家的钱财分毫必清。
◎
早熟懂事,凡事尽量不麻烦别人,却愿意帮助别人。
◎
不轻言放弃,某些观点也许悲观,却会积极面对人生。
五、情感与人际特征:
◎与家人情缘较薄,价值观和一般人不太一样,较易化小爱为大爱。
◎年岁即便老了,心态却不一定老,心境像孩子一样单纯,笑声爽朗热情,是个天真可爱的人。
◎
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绪,会放空也会充电。
◎不害怕死亡,也不怕再转世为人,如果可以,还是选择为人群服务。
◎
在人群中常是注目的焦点,内心却总觉得不属于人群。
◎
对自我期许高,做心目中的自己,不做别人眼中的我。
六、其它:
◎常常想背起行囊随意去流浪,到遥远不知名的地方。
◎
对一切充满好奇与学习心,尽可能把握时间充实自己,学习能力强,组织、分析、归纳能力好。
◎
非常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随时做好死亡准备。
◎
第六感的直觉判断力很强。
◎
艺术的眼光不错,有美感,懂得欣赏。
修行就是忏悔的过程 人为什么造恶业,为什么会犯戒犯错?佛讲了四种原因。
第一个是不明白,第二个是不相信,第三个是烦恼,第四个是习气。
第一,我们很多人毕竟还是凡夫,许多事情还不太了知,有时候因愚痴而造业了。
第二,有时候也明白一些道理,但还是半信半疑,不相信佛说的话,故会犯戒。
第三,有时候也明白,也相信,但是烦恼、嗔恨心起来的时候控制不了。
第四,也不是想犯戒、想造恶业,但是被习气牵引,不知不觉地又犯了。
一定要统统忏悔!你当下能够把握住不犯戒、不犯错是最好的。万一没有把握住,突然造业了、犯戒了,你要抓紧时间立即忏悔,发自内心的忏悔。越快越好。继续留痕迹,留有这种恶习,就很难清净。就像个污渍似的,时间越长,越不好清理。
我们很多人既然还是凡夫,有时候会犯戒,也会犯错,这很正常。佛对学佛人的要求是不犯戒,不犯错,这个你没有做到。如果犯了,你要忏悔,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个你也没有做到。你连这个都没有做到,那你还能算得上是学佛修行人吗?
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有没有“造了恶业却还没有忏悔”这种情况?如果有,你要统统忏悔。否则的话,寿命是无常的,人命就在呼吸间,随时都可能死去。如果突然死了,就要感受地狱的痛苦了!多可怕,还等什么,赶紧忏悔吧!
罪障这个词,指的不仅仅是业障,它是“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等所有障碍的总称。
第一个是业障。
如果我们把握不住自己,无法用正知正见来护持三门,那么我们时刻都会造业,时刻都在犯戒。身三种不善业不容易犯,但是口四种不善业随时随地都会犯。贪心、害心、邪见,更是容易,如果你把握不住,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会犯戒,都在造业。我们的业障犹如大山,比大山还高;我们的业障犹如大海,比大海还深。业障主要障碍转生上三道。如果业障没有清净,它就会牵引我们进入三恶趣,让我们感受三恶趣的痛苦,连人天福报都得不到。
第二个是烦恼障。
第三个是所知障。
第四个是习气障。
我们要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必须要开悟证悟,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开悟证悟以后,断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自然而然就会消灭。要开悟证悟,首先就要消除业障。
业障主要障碍人天福报。罗汉、声闻和缘觉都已经断除了烦恼障,但是他们还没有断所知障和习气障。一地菩萨断除了大部分烦恼障和所知障,但是没有彻底断除。八地菩萨彻底断掉了烦恼障,但是还没有彻底断掉所知障。到十地菩萨的时候,所知障彻底断掉了,但是习气障还有。最后通过像是金刚的禅定,断除微小的习气障,同时也是成佛了。
修行的过程就是忏悔的过程,忏悔就是要忏除这些障碍。
我们业障消了,智慧自然而然就会生起。
本具的光明,本来具有的智慧,无漏的功德,都会立刻显现。
我们的本性是那么的清净平等,那么清晰明了,那么轻松自在。而这一切现在并没有显现,没有证得,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执着,有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这些障碍。如果把这些都去掉了、消除了,那个时候它就自然显现了。无论我们修的是密宗、净宗还是禅宗,首要的任务都是消除业障。
业障没有功德,通过忏悔都能消净、能消除,这是它的功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造业,所以应当随时随地精进观修发露忏悔,来消除通往证得圆满果位的路途上的障碍。
我们在进行忏悔时,一定要具足四种对治力,这极为重要。
只有具足了四种对治力,业障才能清净;
如果没有具足四种对治力,忏悔不圆满,修学的法再好,也不可能彻底清净业障。
第一,所依对治力。
第二,厌患对治力。
第三,返回对治力。
第四,现行对治力。
这四种对治力一个也不能缺少,一定要记住。
佛在经中说所有的修行都是消业的过程,所有的修法都是消业的方法。
其实我们这些凡夫天天都在造恶业,每时每刻都在造恶业。如果没有用正知正见来护持每个起心动念,那么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在造恶业!如果我们临终前业障没有忏悔清净,死亡以后只能堕落恶趣,感受恶趣的痛苦,一定是这样的下场。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做忏悔,忏悔做得越多越好。
如理如法地修持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在很多方面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烦恼、习气比以前更明显、更严重了;身体的个别部位也比以前更难受、更疼痛了;但不要紧,这都是正常的反应,继续诵持,用不了多久,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烦恼、习气越来越少、越来越轻。烦恼越少、牵挂越少,心情就会越来越轻松、愉快,身体上的病痛也会逐渐消失,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对修行、对解脱、对佛法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信心,对上师的感恩心、对众生的慈悲心越来越增长,这都是业障消除的表现。
有的人诵咒修持后,见解、证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根基好的会业障消尽,证悟空性。所以想证悟、想成佛,必须要忏除业障,忏除业障必须要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业障消了,福报增长了,我们才有可能达到证悟、解脱的目的。
业障像云一样,遮住了我们本性的智慧的光明;云散了,天空本来的灿烂就自然会显现出来。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忏悔,不要欺骗自己,不要糊弄自己。
后一篇: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