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正孙悟空的来历——天才是根正的人才!

(2017-04-20 08:33:36)
标签:

社会人生

修佛悟道

分类: 传统文化

孙悟空的师父究竟是谁

辩正孙悟空的来历——天才是根正的人才!
  《西游记》中的弥勒佛, 尽管戏很少, 但谱很大, 味很足。悟空, 认得我么? 言外之意就是你晓得我的狠气了么? 或是你认得我怎么还站在那不动?
    悟空连忙下拜道:弟子失回避了,万罪!
    可是, 人家一走, 孙悟空居然一把火将弥勒佛的小雷音寺烧了个精光! 可见, 他其实是不怕弥勒佛的, 何以如此胆大? 因为他曾经有个相当厉害的师父, 恰恰可以克住弥勒佛! 这位神秘的师父究竟是谁, 今天我们就来考证一下。
    一、访仙的过程
   《西游记》第1回, 孙悟空访神仙至西牛贺洲, 一个砍柴的樵夫告诉他: “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
    孙悟空从樵夫嘴里得知了如下信息:
    1. 这儿就有一位神仙。不仅是神仙, 而且还是神仙的老爹爹! 他是一位祖师级别的神仙, 既然是称“祖”的, 就说明他上面再没有师父了。或者他的师父不在地球上、不在西牛贺洲, 至少在这一方, 他是祖, 是最高端。并且徒弟不计其数。
    2. 祖师就住在这座山上, 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既然砍柴的樵夫知道,应该还有其他的人也知道, 樵夫在山上砍柴挑到山下集市上去卖, 说明这里并不是什么秘密的见不得人的地方。
    二、初见的印象
    到了之后, 见立有一石碑,约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少顷,走出一个仙童,猴王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仙童道:你是个访道的么?师父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
    1. 这块招牌是西游记里最大的一块! 一丈为3.33米, 三丈余, 足有三层楼高, 说明祖师极重派头, 唯怕人不知他的存在, 因此他决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隐者! 若是隐者, 又何必弄那么大块招牌?!
    2. 祖师的徒弟不计其数。悟空拜在他的门下很容易, 他还派专人来接新生。那个樵夫不能来学习, 他还免费传了几句口诀。因此, 这些都足以说明祖师并不是一个保守的人, 他特别喜欢带徒弟, 已经桃李满天下了, 还在广收门徒!
    三、学习的内容
    前七年, 勤工俭学, 边打基础边做杂役, 然后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得到祖师的秘传。祖师那是相当的厉害, 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什么妙法, 猴王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一日,祖师又授他筋斗云, 也是只传个口诀, 这一夜,悟空即会了筋斗云。
    祖师传授的法术既简单又神奇, 都是口诀, 密码声控的, 只要一输入密码, 马上就启动了, 变这变那, 一飞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先呆了七年, 而真正学到本事, 其实只用了两个晚上! 可见祖师的法力该有多大! 
    四、离开灵台山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那么, 孙悟空回去后会惹祸, 祖师是知道的, 为什么? 神话故事中师傅带徒弟的惯例有三: 1.怎样做人。  2.传授本领。  3.临行送兵器法宝。
    祖师没有教他如何为人, 也没送兵器法宝, 只教了他惹祸的本领与逃命的本领, 其目的就是要他去惹祸的! 他没武器, 必然要抢, 他一抢, 人家必然要告, 事儿不就闹出来了么!
    祖师允许他惹祸行凶, 并且凭你怎么惹祸行凶都是可以的, 只是一条: 绝对不能说出是我的徒弟!
    五、如来佛出场
    悟空果然惹了大祸, 最后的结果, 就是引出了如来佛在安天大会上扬名立万!
    如来对孙悟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恐遭毒手,是指别人要对他下毒手了, 若是如来自己, 就不会这样说, 甚至根本不说, 直接下手好了。“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说明如来是认识他的, 是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的。
    这就奇怪了, 如来是怎么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的呢?
    如来和他打个赌赛: 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筋斗云是孙悟空的强项, 如来为什么不和他赌别的? 偏偏就赌这个?
    这也很奇怪, 大概如来太了解孙悟空的筋斗云了吧。
    六、综合对比分析
    通观西游记全书, 传授孙悟空本领的祖师, 有头无尾, 从第2回后就无缘无故的消失了! 而出面收拾孙悟空的如来佛则是有尾无头, 甚为蹊跷!
那么, 这两个人是否就是同一个人呢? 我们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猜测。
    如来佛门徒众多, 这祖师也门徒众多, 如来佛的法力深不可测, 这祖师的法力也深不可测, 如来住在西牛贺洲灵山,这祖师住在西牛贺洲灵台山。仔细一比较, 这菩提与如来的相似度还真高!

辩正孙悟空的来历——天才是根正的人才!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菩提祖师明明是个道士打扮嘛,怎么会是如来佛呢?

    我告诉你:因为那是电视上放的,而原著上并没有说他是个道士打扮。原著上形容菩提祖师的是一首诗,见《西游记》第1回: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诗中的大觉金仙、西方、不生不灭、空寂、真如、庄严、大法师,都是佛派用语。
并且,“大觉金仙”、“真如”都是如来的代名词。《西游记》第98回, “功成行满见真如”, 在这一回中,唐僧见到了如来佛,“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

    因此,这首诗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祖师就是如来本人。

    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那个菩提祖师明明讲的是道派学问嘛。

    我们来看看菩提祖师是怎样讲道学的。他首先从“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讲起,每讲一门,都要借孙悟空之口说出: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最终都是水中捞月。这其实就含有贬低道学的意思了。

    那么,菩提祖师究竟讲的是什么呢?《西游记》第2回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

    我们再看《西游记》第8回,如来佛祖讲的是什么:“那如来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

    看到了吗?祖师“妙演三乘教”,如来“讲的是三乘妙典”。讲课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孙悟空学到的是“佛法”,不是“道法”。
    在《西游记》中,可以称得上“祖”的人, 也就那么几个, 老君是太上道祖, 镇元乃地仙之祖, 如来是佛祖, 可这菩提究竟是哪一门哪一派之祖? 居然不知道!

    菩提祖师很显然不是什么隐士, 他门徒众多, 势力庞大, 又和如来佛祖同在西牛贺洲一个地盘上混, 如来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又怎么如来一出场, 菩提就彻底消失了呢?

    这就只有一种可能: 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本人!

看似禅透天机,实乃妄言也

《菜根谭》第一篇上说: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餮,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编者这样评析道:人在表面虽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但从本体上而言,则无二致。人生在世,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生存问题,大家在求生存的大前提之下,从事的行业固然各有不同,出发点是一致的。因此,人不应有贵贱之分,谁也没有资格轻视任何人的职业“不够高尚”,谁也不用别人轻视的眼光而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读此文,我颇生感慨,若世人皆有此念,则人之幸也;苦之天下,为利所蔽,懵然前行,至死不渝,悲哉!夫现世之不平等,位不同,利不齐,乞人沿街,流浪无所,狗狗喘息,没有明日,而富人豪门出入,声色挥霍,一掷千金,恨不今日如年,再活五百年,极尽富贵之淫,糜乱之龌。“好名不殊好利、焦思何异焦声”之说,看似禅透天机,实乃妄言也!

辩正孙悟空的来历

说说西游记——悟空的来历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在东胜神洲的海外有一国,叫做傲来国。傲来国靠近大海,在海中有一座名山,叫做花果山。这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有一天仙石突然爆裂,从中出一只石猴。这只石猴就是《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孙悟空。

    孙悟空的出世有着非常浓厚的神话色彩,以至于他被说成是一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还是从原文里找答案吧。

    第一回,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块仙石由于开天辟地以来,天天受天地日月精华,很多年后,仙石里育出个仙胎,这仙胎的样子是一个圆球样的  从这里看,孙悟空的原形是石卵。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前后出现的名称及由来


《西游记》第七回:天地生成灵混仙
第十七回:太乙金仙
东胜神州傲来国太乙散仙
齐天大圣
花果山水帘洞主
美猴王
火眼金睛
心猿(第七回标题——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金公(三十八回、四十七回标题中“金木”指的就是金公、木母,即孙悟空和猪八戒)
孙行者
斗战圣佛

关于为什么说孙悟空来历非凡?
1、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天上那么多神仙没有一个敢和他真打的。
2、孙悟空大闹天宫重罪轻判,500年有期徒刑,对于天庭来说只有500天。
3、孙悟空的师傅无人知晓,连如来佛也不知道。

    他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化身,天生具有的功德,有女娲做靠山,师傅菩提祖师应该是洪荒第一批生灵,但为人低调,法力极高却不显山露水,或许仅比原始天尊低一点点。
太白童子告知你孙悟空的来历:
   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这只是孙悟空出生的外在条件,此类仙石多了,为何只生出一个孙悟空!
     其正的内因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这只是阳刚的外因,其内因是王母娘娘坐临遗卵,阴阳化生神猴,孙悟空实际是王母的儿子,所以他才会大闹天宫而不亡,观音点化保唐僧,西天取经天庭助,修成正果斗战佛!
     所以   “ 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本人!”纯属胡言!

http://i.ce.cn/ent/news/201607/17/W020160717485199711602.jpg

所谓天才,就是根正苗红的人才!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果真如此吗?非也。是骏马,就要到草原上驰骋;是雄鹰,就要去搏击长空。

    只有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尽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多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是你被放错了地方。

    人一旦被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这里垃圾的意思,不是说你一钱不值,而是说你的境地压根就无关你的才能。你纵有用武之力,但无用武之地,是“锅台上跑马,兜不了多大圈子。”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在农村老家参加卸炉、劈菸、系菸、上炉,活干得笨拙和陌生,远不及一个村里的小儿,本家一个老兄就笑话我:“哼,你还是大学生呢?”虽然很无奈却是实情。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女研究生苏黎杰做了个油漆工,她的油漆技术的起点和小学没毕业也干这个活的人是一样的。干的活儿无关高学历。那个华中师大人类性学专业全国第三个性学硕士研究生彭露露,虽然,“一般一般全国第三”,因为没有用人之处,和小学没毕业的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样找不到工作。

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正如:

你是一只兔子,却在游泳队任职。

你是一只乌龟,却在长跑队工作。

    这是让曹操的旱鸭子部队去打水战,是让大宋的步兵去和边疆的游牧部落对抗骑射,是让大学教授教育幼儿园的幼儿,是让高射大炮轰打蚊子,是让扶不起来的阿斗治理国家,是让久居皇宫的平民后的溥仪自己去做红烧鱼,是让鱼目做珍珠,是让大钞做手纸。

    一场大水后,只有两个人得以幸存。他们在洪水到来前的最后一刻,爬上了最高的一棵树。甲逃难时带走了家里的干粮,乙带走了家里的金元宝。后来,乙饿死了,甲坚持到最后,捡起元宝返回地面。

     在一定的处境下,窝头比元宝更金贵。

     在这种情况下,你纵是一块大金子,就是自身再努力,也白费,你也逃脱不了成为垃圾的命运,难以逃脱注定出局的结局。

明朝冯梦龙《古今谭概》“俗语云:龙居水浅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又有俗话云:“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事实就是如此。

人得其所,这是人生的关键。

     刘备算得上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有用武之义,有用武之气,有用武之才但无用武之地,正是诸葛亮的隆重对策,指出了以西川为用武之地的策略,正是切中要害,从此让刘备一步一步壮大起来。再退一步讲,如果刘备安于“贩屦织席为业”,张飞安于“卖酒屠猪”,关羽安于推车挑担,没有结义后的以天下为自己用武之地的抱负,也就没有了这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了。

     每个人,在有了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后,下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对了位置就是天才,找不对地方就只能如同垃圾。聂卫平下棋很厉害,但比长跑可能不如我们。刘翔跑得很快,下棋水平可能比我们差远了。姚明别看打篮球是好手,比赛写稿子,很可能跟我们差一大截。但他们三个人,都是世界冠军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在这位置上付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说道这里,又想起唐代韩愈的《马说》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你纵是一匹千里马,但是你的处境是“槽枥之间”,而不是任你驰骋的疆场,你就只能是“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结局了。

找准位置,你就是一条龙。

找不准位置,你就是一条虫。

是一匹骏马,就不要局限在锅台上跑马,而要到广阔的草原上驰骋。

是一只雄鹰,就不要习惯在檐下低徊,而要去搏击长天。

有了自身的才干,然后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