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门风是家庭资产—形象决定收入,改变从形象开始!

(2015-04-15 08:45:34)
标签:

杂谈

感悟人生

处世哲学

分类: 传统文化

家教和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马立大师:家教和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著作,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还流传下来许多与家教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那么如何将家教传统与新时期的生活相结合?如何在当下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在央视四套播出的《文明之旅》访谈专题节目中,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家教的学问”。

  教孩子厚道做人是最基本的家风

  现在经常有排行榜,在讨论家庭要有多少资产才能传承下去。于丹认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最大的家庭资产就是家教和门风,“中国是一个家邦社会,过去中国的风俗里就有它的伦理规矩,过去说张家村、李家店、赵家祠堂等,一个村的人都是同姓,他们的孩子做错了事,去跪祖宗祠堂,觉得没有脸面见祖先。很多祠堂里是有家训的,即使是寒门,也说自己是有门风的。”

  于丹讲了一个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故事,他从小生活特别贫寒,他妈妈靠给别人扎鞋底等粗活供他念书,陶侃一步步往上走,他后来就做了鱼梁小吏,有一点小权力,他把那些腌制好的罚没的鱼给妈妈送去,他妈妈给他写了一封信:“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大意就是,你是一个小吏,你把官家的东西给我送来了,你不能给我任何增益,反而给我增添了烦忧。这样的妈妈真是深明大义,正是有了这样的妈妈,陶侃后来才能官至大司马。

  于丹说:“什么是真正的家教门风?首要的就是要明辨是非,要知好歹。”

http://mmbiz.qpic.cn/mmbiz/VQo3cNkXlKUKbzD3PQkia7Gcj1TxzKp29bgoLBQWiaolcN6S1cjwwTqhiaDswmtWSEOoLtSgC3lowcN3MgwXXJgsw/0?wxfrom=5

  现在有许多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在那个贫瘠的时代,农民守着古训的时候,孩子敢不知好歹?敢伤天害理?那是要跪在祖宗牌位前挨板子的。于丹痛心地说,过去孩子要是伤害一个小动物,家长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伤天害理,但现在,一群大学生虐待一只小猫,看着老猫急得哀号,这样的事已经屡见不鲜。

  “过去的人大都不能识文断字,但是却通情达理,大多数人的家教和门风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俭持家,守着农民的本分,不能辱没祖先,这是基本的家风,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于丹认为,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说成大白话就是人得知道好歹。

  母亲在家庭教育里扮演重要角色

  在于丹看来,在中国古代传统家庭中,女性虽然大都不识字,经济不独立,甚至连个独立的身份都没有,但却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女性的重要性看一个字就知道了—‘安’,家中有女才是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女人上不闹婆媳矛盾,中夫妻不打架,下与孩子没有代沟,这样一个家就和顺了。”于丹说,女人是管整个家的和睦和文明传承的,中国人的观念中,建功立业有两个“ting”,男人建功立业在朝廷,女人建功立业在家庭,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的地位一点不弱于朝廷,因为能不能把孩子教好主要就在于母亲。

http://mmbiz.qpic.cn/mmbiz/VQo3cNkXlKUKbzD3PQkia7Gcj1TxzKp29CGtIT4TQib7DkGaqb9q8b7cRl5kicfJfaLr0kkCQ22WFFQj8POiaJliaPQ/0?wxfrom=5

  于丹以《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和“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例,讲述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孟母自己不见得认多少字,她给孩子讲道理,就是看到孩子回来,问功课时看到孩子漫不经心,就把织到一半的布一刀割断了,告诉他不成材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朴素的女人用手里的活儿来讲道理。她自己没读多少书,但是一看街坊吹鼓手,成天吹吹打打的,觉得孩子学这个不行,搬了;再一看,这家是屠夫,成天杀猪宰羊的,也不行,搬了;什么时候到旁边有户读书的人家了,觉得孩子能跟着他学念书,才留下。这是朴素的母亲,但这也是了不起的母亲。”

  于丹说,过去中国古代母亲的故事特别多。如“岳母刺字”,岳家军从岳飞到岳云,子子孙孙送上国家的沙场,这是通情达理的妈。而《国语》记载了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的故事。退朝后公父文伯看到母亲在家织布,他说,“我都上朝官至大夫了,母亲还在家织布,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

  公父文伯的母亲对儿子说了一段话,就是著名的《论劳逸》:“你知道古代的圣贤怎么治理人民?就是把百姓带到特别贫瘠的土地上让他们安居,因为只有开垦贫瘠土地的人才特别勤劳,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他获得的东西才会特别珍惜;而沃土不养能干的人,沃土养懒汉,因为他靠天吃饭。生于沃土本来应该是件幸运的事,但有多少人生于沃土本身有出息?”

  于丹讲道,公父文伯的母亲说,从古至今女人都要干家务,国君的妻子要亲手给丈夫织帽子上的缨子,官宦的妻子要给丈夫做祭祀的祭服,普通老百姓就要给丈夫缝衣裳。她说我现在是个寡妇,我不管儿子做多大的官,男耕女织,我做的是我的本分。

  过去的女人眼中,一个家门的门风是她们一辈子的信念,相夫教子、传承子孙、当好人,这就是妈的责任。“家中有女才是安。母亲的肩膀,先担得起家风,传承得了这个家庭里的正直和善良,这才是天职。”

  教孩子从小学会独立承担责任

  当今的家庭中,不仅仅父母在家庭当中承担教育的角色,由于很多家庭都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隔辈教育现在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探讨话题。于丹认为,这是当下社会特别现实的一个问题,于丹打趣道:“六个大人供着一个孩子,那这个孩子就是宝塔尖上的孩子,所以这种孩子现在叫‘六一儿童’。我老开玩笑说中国人现在好多词都变了,过去养孩子吧,叫拉扯孩子,就是拉一个扯一个,后头还跑着俩。现在你敢拉谁扯谁啊,都是供奉的。”

  “都说隔辈亲,你去看周围的老人,不管说她身上疼啦,不舒服啦,看到孙子的时候,立马精神百倍,这叫‘孙子疗法’,你再看带孙子的老人,不管这个爷爷曾经是个多么严厉的将军,这个奶奶曾是一个多么有规矩的大学教授,一带孩子,规矩全没了,这就要说到在家庭教养中,祖父祖母要给孩子什么。”于丹说,为什么现在有好多年轻人说,这现实世界太残酷了,这跟年轻人进入社会的态度有关,“你以什么态度进入现实,如果老是像对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样,凡事过于依赖,推卸责任,那进入社会,还有人能让你这么埋怨吗?一个人能不能够融合社会,要看在家里老人是怎么对他的,其实,老人往往因为自己的溺爱,反而让孩子长成一个不自立的人。”在于丹看来,无论是否隔辈教育,家庭教育都一定要让孩子从小能独立承担,“家教里首要的是明辨是非。第二点,一定要让孩子从小能独立承担责任。”

http://mmbiz.qpic.cn/mmbiz/VQo3cNkXlKUKbzD3PQkia7Gcj1TxzKp29OCs83p30h0Eb5XzlJ5bCXQqmpDGDmR3xKhdCiavyOmrKwicIprjblmpg/0?wxfrom=5

  说到老人教孩子,于丹还特别提到了一种现象。即孩子做错事老人会出来和稀泥,且多以“孩子还小呢,他不懂事”为借口帮孩子推卸责任。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于丹认为,孩子小时候是最懂事的时候,因为小孩正是学规矩的时候。“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不管他在家打碎了一个水晶花瓶,还是踢碎了邻居家的窗户,只要他能出来说对不起我错了,没有大人会出来跟小孩子计较,都会挑着大拇指说小孩会道歉,真棒,但是如果说他太小了,算了。那么等到这人40岁,还是会一直推卸责任,不是怨天就是尤人,其他人会怎么对他?”四十岁的人要是这样,大家就会嗤之以鼻,所以说一个人有没有承担能力,是从他四岁时候决定的。”

    西方人教孩子从小独立,但东方人都觉得要呵护,这是为什么?在于丹看来,这其实也跟农耕文明有关。

http://mmbiz.qpic.cn/mmbiz/VQo3cNkXlKUKbzD3PQkia7Gcj1TxzKp29g43v6GpibqHIzDKf9cLbdqucwJfrI4nSicF5UjHShCeOibRobqQAOAB4g/0?wxfrom=5

  中国是家邦的社会,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是城邦的社会,很多城邦的社会很早进入了工业文明,孩子在这个社会里,要一个一个割离出去谋生,而中国呢?“我们是家族都维系在土地上,过去中国家大业大,往往是一辈子大家都住在一起,但是今天的中国不一样了,中国今天在走城镇一体化的道路,这个一体化的进程非常快,看看现在的单元楼,还能够是像过去那样大家都聚在一起吗?”于丹说道。

  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都已经变得个体、越来越独立的情况下,于丹认为只有教会孩子独立,那么孩子才能走得出去。 “今天中国的变化在世界上来看都是变得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的育儿理念,一方面要有传统的教养,另一方面也得有国际的概念,教一个小孩子独立承担,这既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国际的要求,你让他有了这个概念的话,他以后就会觉得世界不给我什么那是本分,世界给我什么是情分,不给我我自己可以创造,给我我就感恩,咱们别把孩子教得世界不给我啥都是亏欠,只剩下抱怨了,那不就没有感恩了吗?”

形象决定你的收入,改变从形象开始!

http://mmbiz.qpic.cn/mmbiz/4G3v8b8s2IQtiawYR71iaibOjqibNdWNGm8NmM3l1NPJ4ddG5qyAt8QTDRSoyPxpUIqtRS1YnxBoq53chKayowoWsw/0?wxfrom=5

       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力量、能力、它不仅仅反映在对别人的视觉效果中,同时它也是一种外在辅助工具,它让我对自己的言行有了更高的要求,能立刻唤起你内在沉积的优良素质,通过你的穿着、微笑、目光接触、握手,一举一动,让你浑身都散发着一个成功者的魅力!让你做事业时事半功倍!

建议

一:气质方面

1、让你自己看起来像个成功者

     思维、穿着、举止、处世、讲话。默记我是一个成功者。

2、没有自信就别想成功

     列出你的优势,并相信这是你的财富,只穿让你自信的衣服,眼睛能与别人直视,用坚定、果断、热情的语气说话。

3、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

     你只有一分钟展示你是谁,另一分钟让别人喜欢你,只有留给人们好的第一印象,你才能开始第二步。

4、热情是能量,没有热情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能完成

     面带微笑,记住陌生人的名字,宽待别人,赞赏别人,帮助别人。

http://mmbiz.qpic.cn/mmbiz/4G3v8b8s2IQtiawYR71iaibOjqibNdWNGm8N0CJQLcI3aqiawe43GE8UOQib9oqanEG50QBaeXUmv8MKAk9Mr1zIyWpA/0?wxfrom=5

二:服饰

     服饰是视觉工具,你能用它达到我的目的,你的整体展示--服装、身体、面部、态度为你打开凯旋、胜利之门。你的出现向世界传递你的权威、可信度、被喜爱度。不修边幅的人在今天这个社会上是没有影响力的。你就是你所穿的。服装帮助穿衣者沉着自如、优雅得体地表现,保持在各种场合下镇定自若的心态。

三:沟通

1、声音是人类交流中最有力的乐器

     一个动听声音应该是饱满的,充满了活力,能够调动他人的感情深厚、宽音域的迷人声音能够强化你的美好形象。富有磁性的、可信、响亮、有力的声音并不是来自喉咙,而是需要腹腔的支持。

2、闲谈中的形象

    闲谈的目的为的是找到双方更多的相似之处。没有比谈论别人的缺点更破坏自己形象的了。

3、先学会听,再学会说,不要让你的舌头超越你的思想

     愚蠢总是在舌头跑得比头脑还快时产生的。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听众。一个优秀的听众,能激起谈话者的情绪、思维,甚至开阔谈话者的创造力。

4、公众讲话是引人注目的最好时机

     一个不能够站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引人注目的人。一个人都不能描述自己的梦,怎么能有人相信你有一个目标?开会演讲才是引人注目、树立自己形象的最好时刻。

5、电话中“听”出了你的形象

     每一个电话,都要努力展示给对方一个有高度职业经验、可以信赖的形象。笑起来,让你的声音在电话里传达着笑容。

6、喜爱并赞扬别人是人际相吸引的原则

     你期待别人怎么对待你,我也要那么对待别人。攻击和批判别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无论你的用意是多么的诚恳。

http://mmbiz.qpic.cn/mmbiz/4G3v8b8s2IQtiawYR71iaibOjqibNdWNGm8NIgvYfNercc3pAwSVmrlSYAxt1qy9iaZvT92KM1J1G3YfTHkuexdkDSw/0?wxfrom=5

四:身体语言

1、握手是陌生人的第一次身体接触,这五秒钟意味着经济效益。

    握手的质量表现了你对别人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淡。对方伸出来的手让你感到像是抓着一条死鱼,你的心会立刻感到被拒绝、排斥。在同性的陌生人中,主动伸出手的人性格坚定、热情或者有丰富的人际关系经验。

2、身体语言的作用

    身体语言揭示人的内在世界比语言表达得更真实、更可信。身体语言可以展示我们自己。消融我们之间的距离。身体语言可以告诉人的诚实度。身体语言的交流比语言更加含蓄、微妙、可信。

3、微笑是没有国界的语言

    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得更重要。微笑吸引着幸运和财富。每日对着镜子微笑五分钟,大笑五分钟。

4、眼睛如同我们的舌头一样能表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内容。一个不能运用目光沟通的人不会是个高效的交流者。每日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寻找不同心态的目光。


http://mmbiz.qpic.cn/mmbiz/4G3v8b8s2IQtiawYR71iaibOjqibNdWNGm8Ng7LvBqVDav2Wczq8sYgJ3dArCdz254XKUMaQ3ouNHiapgASL4ib3ibJVA/0?wxfrom=5

五:礼仪

守时就是信誉

     尊重别人的时间对别人的基本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基本尊重迟到、失约虽然没有让天塌下来,它却动摇着你的信誉基础。有无准确的时间观念是对合作伙伴的为人和生活原则的考验。

     没有人对你迟到的理由真正感兴趣。如果估计自己要迟到,请及时通知对方,告诉对方自己预计到达的时间,并对自己迟到表示歉意。到达时,不要再喋喋不休地解释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