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色纸艺的创设和应用

(2015-05-14 13:52:57)
分类: 园本培训

            折纸特色区角的创设与应用

    小段段长 夏笑洁

一、折纸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折纸是一项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它源于中国,并长期在中国的土地上广为流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折纸是一项蕴含传统特色的艺术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折纸活动,我们 认为具有以下意义: 1.民俗价值 折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 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是人手的技巧与大脑形象思维的交融,它能将无生命 的纸张注入鲜活的生命,从而达到实物的艺术直观。通过折纸这一媒介能让幼 儿来了解我国古老文化,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是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 承和发展。 2.审美价值 与剪纸相比,它更具有立体美、形象美,是一种艺术创造。幼儿在折 纸过程中直观的感受生动的、立体的、组合的作品之美。 3.教育价值 (1)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 菱形等各种形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 (2)折纸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做事的顺序性。 (3)折纸活动能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培育了幼儿的审 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4)折纸的过程是想像与创造的过程,发展了幼儿大胆想象与创造的 能力。为了很好地开展折纸活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折纸能通过手的动作,发展幼儿的智慧,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欢乐。德国的杰出的教育大师Friedrich Froebel 认为折纸能够非常 好的启迪智慧,并把折纸与自己的教育学说结合起来,所以折纸这门艺术很值得 我们去研究,去学习。

区域活动中幼儿折纸游戏的探究与实践

  基于对折纸活动的新认识以及对本园的反思和分析,我们尝试进行区域活动中投放幼儿折纸游戏。形成了从折纸活动总目标和年龄段目标,确定了各年龄段折纸教学内容、促进了幼儿动手、智力、想象、创造、自信心、 审美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加快了幼儿园特色化进程。怎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 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如何有效提高幼儿折纸技能?如何运用图示促进 幼儿折纸的探究与创造?如何形成趣味折纸教学的课程模式与方法?

在改革创新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求洋求新,不惜花高价买一些高档的手工材料,从而忽视了最经济最实惠的纸,一张小小的纸片,可以变成心中百种不同的形状,这是折纸的魅力和乐趣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自主 性是幼儿艺术创新之魂”、“艺术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强调主动性”的教育理 念,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区域活动中的折纸 教育,强调“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要,挖掘幼儿的 潜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折纸、剪纸的机会。

二、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折纸的兴趣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感官对欣赏内容 进行感知、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让幼儿欣赏一些折纸大师 的经典作品,感受折纸造型的生动、色彩的美感、领略折纸艺术的风采,进一 步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激发动手创作的欲望。 

(2)激发折纸兴趣提高折纸技能。

 运用多种形式导入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方法上,我们运用“猜谜语”、“念 儿歌”、“讲故事”、“变魔术”等形式,以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如折“小 兔”时,我先让孩子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 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幼儿在猜谜的同时,加深了对“兔子”形体特征 的理解,对折纸内容的学习大有裨益。 

(3)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折纸内容 我们选择的折纸内容,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汽车、轮 船,小猫、兔子,钢琴、灯笼,使小朋友既熟悉又有造型的欲望。 

(4)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和提高折纸技能 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和接受要领,而且 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幼儿学折“小船”时,孩子们对两 边向中心折这句话不易理解,尽管我要求他们要把纸的两边与中心线对齐,但总有部分幼儿不是折歪了就是中间留有缝,于是我就风趣地说:“大灰狼来了, 请你帮小白兔把门关紧,两扇大门要和中间的线对齐关下去,可别歪了,中间 也不能留有缝,要不然大灰狼就会进来把小白兔吃掉。”孩子们显得就 非常小心,认真地把两扇大门合了起来,并且与中心线也对齐了 。也为以后理解相关的折叠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由易到难,设置折纸教学的内容层次 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内容大致分为:动物、禽鸟、 昆虫、植物、服饰、交通工具等,折纸的形式也从平面、立体到组合,层层深 入,不断变化。

(6). 探索折纸图示

从符号入手,探索看图示折纸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为了使幼儿提高自学能力, 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我们将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纸。如:……表示折叠线,———表示中心线,↑表示向上折,↓表示向下折,→表示向右折等等,通过练习让幼儿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引导幼儿按图示步骤折叠,为幼儿自主学习折纸奠定良好的基础。

(7)在折纸活动中还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伴间的交流是幼 儿自然、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小老师”的影响下,更多的幼儿掌握了新的学 习内容,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幼儿会更认真、 仔细的投入,为争当“小老师”而努力。可见,榜样的力量,同伴的影响是非 常有效的,拓展折纸活动的学习形式

  三、折纸在区域活动中的使用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用幼儿折纸作品来丰富区域活动材料是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办法。当我们把平时幼儿折叠平整精美的作品挑选出来,投放到不同的区角中,我们将惊喜地发现这些折纸作品竟然拥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在此列举几种使用方法,供教师参考借鉴。

1、折纸作品在美工区的使用

小班幼儿可以在作品上进行涂色练习。如:把青蛙涂成绿色,猫头涂成褐色,小花涂成红色,给小鱼画上美丽的花纹等。

中班幼儿可以把作品贴在画纸进行添画活动;大班幼儿可以进行折纸构图绘画。

2、折纸作品在语言区的使用

幼儿可以用作品进行创编故事活动,也可以邀请小伙伴用各种折件玩过家家,开超市的游戏。创设幼儿折纸的游戏式、开放式学习模式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折纸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快乐氛围中主动学习。使折纸活动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获得转变与发展,创设一种开放的空间、 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将开放的学习模式融入到折纸活动中去。 如:孩子们听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纷纷翻阅折纸图书或询问老 师:“小兔和乌龟怎样折?”,我就提供了一些材料,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孩 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纸,看图示认真地琢磨着折法,还给它们添画上了眼睛, 鼻子和花纹,然后小兔和乌龟就变成了故事表演的主角,孩子们一边说故事, 一边拿着自己折的作品进行表演,声情并茂,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主 动性的发展。

3、折纸作品在数学区的使用

幼儿可以用作品进行大小来排序,也可以比较多和少,还可以用作品进行分类活动,如:把各种小动物按鸟禽类、兽类、鱼类、昆虫类等进行分类,或者按颜色、大小分类。

我们还可以把吹气球,吹气兔用细竹棒串起来,做成计数器在这个区角中,各种各样的折件如几朵小花,几条小鱼,几只知了,几艘船都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学具。

4、折纸作品在运动区的使用

幼儿可以用纸飞机进行投掷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还可以手执风车和风儿做游戏。

另外:打纸板、纸爆竹也是幼儿喜欢的运动。

四、如何有效地使用折纸活动进行创设

1、用折纸装饰教室,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折纸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可以把教室的每个角落利用起来,利用教室的门、窗户、主题墙等,运用折纸工艺进行装饰,可以是教师自己折的或者是一些漂亮的工艺品,让幼儿每天受到熏陶,能边欣赏边讲述;也可以把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内,不要在意幼儿作品的美丑,从而大大激发幼儿想尝试动手折纸的兴趣。

每当我利用休息时间把一张张彩纸变成漂亮的动物、植物时,幼儿总是投来赞美的目光,对我的折纸作品非常感兴趣,不停地问:“老师老师,这是什么?”“是不是ⅩⅩⅩ?”每次当我用折剪好的作品装饰主题墙时,总有幼儿发出:“好漂亮!”的感慨,并投来羡慕的目光,这是我就会问上一句:“想折吗?”这时幼儿会大声的告诉我:“想!”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2、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空间。

不管是什么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空间就都是很重要,特别是折纸活动,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并非简单,折纸活动能充分体现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首先教师要放松自己,不给他们施加各种压力,但是不是让那个教师不要教幼儿,相反,教师要教,但教得是折法,不一定让孩子去折老师所想的东西。可以让幼儿折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出来的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折纸而并非去完成老师的一个任务,这样幼儿兴趣会更高。

3、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提高幼儿折纸兴趣。

折纸也可以与折纸、黏贴、添画相结合,教师为幼儿充分的材料,才不会束缚幼儿的想象能力,游戏活动上,手工区我每次都给幼儿准备了许多彩纸,并且为幼儿画了许多折纸步骤图,让幼儿边看步骤图边学习折纸折纸区里,我们添置的不但有孩子们喜欢的彩色折纸,还有各种大小、形状、厚薄不同的纸张,如挂历纸、普通彩纸、糖果纸、废报纸等,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折纸活动,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求。我们还在活动区提供各种折纸范例、折纸图示及彩笔、剪刀、胶水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折折、剪剪、贴贴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创作的快乐。 
选择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方法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如报纸,充分利旧,做到节省,但颜色不鲜,不能长期使用,也应准备蜡光纸、彩色纸、图画纸等各种性能不同的纸,便于选择。翻、拉步骤较多的用不容易碎的纸,折花、小女孩用彩色纸,折好要装饰的用图画纸,而老师示范最好用两色纸,这样幼儿看得清楚。当然,剪刀、糨糊、水彩笔等也是折纸课上必备的。  

有时单纯的折纸活动形式较为单调,我们可以加强与其他美术技能的结合我们就引导他们找来其他美术材料对完成的折纸作品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美术作品。此外,我们还鼓励孩子把折纸与泥工、剪纸等不同技能相结合进行创造。比如有个孩子折了只蜻蜓,老师问:“这只蜻蜓飞到哪儿了?”于是,小朋友拿来绿色的橡皮泥又是捏又是剪,竟然做出了一小片绿绿的草地,把蜻蜓放在上面,惟妙惟肖,非常生动。

五、折纸活动在区角中的指导方法

大班上学期幼儿的折纸能力尚待加强,有时折一半忘了下面的折法,如果没有人给予提示或鼓励,那么他就可能就此放弃了操作。这也是活动区内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针对此状况,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1.图示法与“自学成才”相结合。 
  在自主开放的折纸环境中,我们投放了不同难度层次的图示,如“折纸日历”“折纸大厦”等供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图示看图折纸。学会了看图示孩子们就可以“自学成才”了,各自独立看着示意图尝试着折,教师适时介入指导,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折纸作品。孩子们在尝到成功的结果后更有了信心,自然就喜欢这个活动区了。 
  2.系列折纸法。 
  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看图能力后,我们便对示意图进行整理和归纳,把他们分成几个系列,有双正方形系列、长方形系列、向中心折法系列、双三角形系列、双菱形系列等。在每个系列示意图中,我们先出示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体,学会以后才对相似的图示进行对比观察,鼓励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折一折”。 
  3.合作互助法。 
  “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区活动中,我们会有意引导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幼儿结对子活动,以便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小老师”的帮助。这样孩子们在互相观摩、互相商量、互相启发的宽松环境下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4.鼓励和等待。 
  当折纸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一件作品时,老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哇!折得真好。这件作品就由你来教给本组的小朋友吧。”让这些孩子在当“小老师”的自豪感中更有信心地尝试和创造。而对于折纸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能力差,老师也要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在活动区中,我们总是鼓励幼儿在完成原有作品后继续探索创新。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想象,对手中的作品再进行变化,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玲玲把长方形纸卷成一根纸棒,再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粘在上面做成了一面红旗;浩浩把刚折好的房子又变成了钢琴……当孩子自己创造出新的作品时,即使不够完美,老师也应该找出他们作品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5、重视作品讲评和展示 
  研究发现,对折纸活动区的有效评价是对幼儿折纸活动的一种有效引导和支持。因为有效的评价能够拓宽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经验,拓展游戏主题,加速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评价对于幼儿游戏的作用。 
  作品的展示对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肯定,所以不管作品的效果如何,我们都会把孩子当天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墙”上,布置教室时,我们也总是选择孩子的作品进行装饰。每次幼儿看到老师把自己的作品布置上去都会自豪的说:“看,这是我的作品”,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增加了幼儿对折纸也感兴趣。,让一张张纸在幼儿稚嫩的手指里变活,变成各种动物、植物,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把折纸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他成为深受有人喜爱的活动。

6、注重个别差异,耐心指导每一位幼儿。

《纲要》再一次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加成功”。 “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老师,我不会!” 作为老师应该不能让他对折纸失去兴趣,要耐心的指导他,让孩子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7、教师巧妙提问,提高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折纸活动其实也可以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自主性评价非常重要。在每次提问中也能体现,折纸活动中我经常这样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还可以做什么呢?”“还可以怎么玩?”,这样,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发现错误,并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让孩子们展开讨论,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并鼓励幼儿共同商量,从多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既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增进了幼儿的友谊,又体现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同时,通过提问还能让幼儿集中注意力。

镜头一:我不会折”   

孩子们围在折纸区前,叽叽喳喳的交谈着,纷纷动起手来。本想着折纸区会很热闹,可是情况与我们想的截然不同,虽然有很多孩子光临了这里,可是没一会儿,孩子们就离开了,只剩下强强和林林在那里摆弄,这是怎么回事?我诱导着说:强强,这个折纸很有趣的,可他却说:我不会折,我在玩。林林也说老师,再怎么弄啊!”……“那老师来教教你吧!折小鱼并不难。他勉强点点头。我相继又叫了3个孩子过来折纸,我耐心的教他们折双三角形,可是双三角形确实有点难折,他们根本就没有学会,顿时我不知所措……

分析:折纸区作为特色区,怎么会这样呢?仔细想想找到了问题所在:1、幼儿不会折,因为选择的内容是新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折纸接触的相对少,老师对这方面教学也有所忽略,不会折,孩子自然就不太感兴趣了。

2、教师折纸内容的选择过难,作为初学者双三角形的折法不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教师对于幼儿的现有能力还不太了解,违背了幼儿最近发展区。尽管教师前期在创设环境氛围上花了不少心思,但这些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措施一:谆谆诱导  培养兴趣

    赫尔巴特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内驱力。幼儿有了兴趣,就会有意无意的去观察、会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去看去想。为了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也不至于特色区域马上覆没。我设计了艺术教学活动《郁金香》,面向全班孩子,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一把纸折的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耐心地教会孩子学看步骤图一步步跟着老师折,就这样孩子们一边叽叽喳喳咨询老师和同伴如何一步一步如何叠下去的过程中,几个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并且积极性很高,不断地问我下一次折什么。在此之后,我设计了一系列有关折纸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措施二:循序渐进  调整内容

折纸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是个全新的技能,相对来说较难。活动前期我设计的学习折双三角形显然太难了,高估了幼儿的实际水平。于是我又重新思考:班级幼儿折纸的实际水平如何?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能适应幼儿现有的水平?教师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呢?……我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以寻求最佳方案。经过一系列摸底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折纸的教学活动,同时对折纸内容的进行调整。即选择相对简单的以折叠次数的递增作为本学期的折纸内容,从中选择蝴蝶折叠次数为2次的类似内容开始折纸的进程。

这样一来内容简单了,就易于幼儿学习。只有让孩子学会折了,体验到了成功感,才会激发他们对折纸的兴趣。此后,折纸区明显比原先热闹了,参与幼儿的人数增加了。

 

镜头二:我看不懂步骤图

   孩子们折纸的兴趣浓了,进区的人数也增加了。仔细观察后,我又发现了问题。我看到姚姚正埋头苦干的折着郁金香,我试探地说:姚姚你可以试着看步骤图来折的呀!这样就比较简单了,可姚姚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她说:我看不懂步骤图看不懂吗?就这样一步步折下来,我比划着步骤图,原来孩子们平常折纸并不是看着步骤图折纸,而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折叠的熟练程度,记住了每一步折的方法。

分析:步骤图中有很多符号,如直线、虚线、箭头等,对刚接触折纸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书,不清楚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更不用说要看不懂步骤图了。孩子们是在熟记教师教的每一步折法后,才能将作品完整折出来。看来,步骤图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于是,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措施一:念念儿歌就知道啦”——儿歌行动伴奏法  

孩子们在学习看步骤图的过程中,有的会哼着调折一折压一压,沿着虚线来对折……”。孩子们的这种小调对我有了一定的启发,何不运用一些儿歌来帮助孩子看懂步骤图呢?儿歌是孩子的行动伴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并且琅琅上口,便于孩子记住步骤图中的符号,从而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发动家长一起收集、创编了一些折纸儿歌。如《折纸歌》:沿着虚线向前折/折了一边又一边/再沿虚线来对折/蓝纸变成一把剑/沿着虚线向里折/蓝纸变成小帆船。又如看到虚线折一折,看到实线剪一剪”……

总之,在折纸活动区中,我们不苛求幼儿折纸作品的质和量,而在于能否借助折纸活动举一反三,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艺术的手法表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 利用折纸作品丰富区域活动材料不仅让幼儿参与活动环境的创设,发挥了幼儿作环境主人的自主性,而且折纸作品简单易成,安全环保,实用性强,的确是区域活动的好材料。

 

  http://s2/mw690/003dgT7Sgy6T6DbcZAl3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