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段教研:《鸡和蛋》课例分析

(2014-06-25 20:11:52)
分类: 分段教研

主题:《鸡和蛋》课例分析

主持人:陶笑艺

时间:2014年6月18日

地点:中二班教室

组内成员:陶笑艺   王霄云  吴青青  徐丽丽  翁荣影

主持稿:

 

今天我们观摩了冯老师的音乐歌唱活动《鸡和蛋》,我们给它定位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教学活动是我们完成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结构是比较高的,不是松散的。

一、          目标地位要清楚,

音乐教学活动有很多类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音乐游戏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活动等等我们能看出《鸡和蛋》是一个歌唱活动,定位很清晰,所以目标也很准确。

二、          活动结构要清晰

目标准确了以后 后面的教学活动就可以紧紧围绕目标去设计和进行。

《鸡和蛋》在整个教学结构上层次也非常清晰。环节也很清楚,先是范唱,然后帮助孩子理解歌曲,包括歌词,曲调,再然后幼儿学习歌唱,最后幼儿创遍,四个结构层次清晰,幼儿学习的也很好。

三、教师的教很重要

既然是教学活动老师是要教的,怎么教是好的教就很重要。我们明白教不是灌输,学习的主体幼儿,老师只是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你要帮助孩子怎样去学,所以你要把幼儿推到主体的地位上,老师怎样引导孩子,让孩子真正的感知到他自己的学习过程,冯老师就做的很好。

启发和引导:冯老师没有直接给孩子,都是一步步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然后启发幼儿去反思自己的认知规律,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应该怎么样?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幼儿。所以老师教的很轻松,幼儿学的很开心,一节课很紧凑的一下就完了。

这首歌曲的难点有两处,一个是弱拍起,一个是第三句。这两个难道老师都没有直接给孩子,是孩子们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的。这句不好唱,那你用什么方法把它唱出来,这样一点点的启发幼儿。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学手段的应用一定要结合目标。为目标服务。还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可以用游戏口吻,中班就要少用,大班就不在用游戏口吻了。你用到游戏,一定要清楚你要达到的目的什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你的手段才是有效的。

冯老师的第一个游戏“点兵点将”,这首歌因为是弱起拍,所以很难,难的歌曲一定需要范唱多遍,那怎么办呢?她很巧妙地用了一个“点兵点将”的游戏,这样一来幼儿听的很清楚了,而且一节课下来也掌握的很好。这个设计相当高明,因为所有的音乐活动中,音乐一定是前置,一定要让幼儿多次的感知音乐,这样才能很好的继续开展活动。

第二个手段是运用了教具----图谱,这首歌的歌词内容很简单,冯老师用“点兵点将”的游戏让幼儿了解了。但是它的曲调很难,那怎么办?冯老师用上了图谱,帮助幼儿发现第三句的难点,在逐个击破。然后用了一个遮盖的游戏,培养了让幼儿将旋律内化的能力,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完成了,老师没有直接教,也没有跟唱。 

然后在幼儿学唱的过程中,基本学会了以后,再通过创编巩固曲调的唱法。培养幼儿创造的热情和意识。歌曲是可以创造的,艺术是需要创造的

冯老师的《鸡和蛋》这个活动很好的把目的和手段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他用的一个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目标明确。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意以上几点。

音乐教育的三大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3、教给幼儿相应音乐技能。没有技能他们没法表现,艺术是需要表现的。同时艺术要是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今天的课例希望能给大家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启发,谢谢!

 

http://s6/mw690/003dgT7Sgy6JXlXsaYR5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