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腔“超女”商芳会 一个农家女唱红三秦引发的思考

(2014-01-05 22:09:01)

秦腔“超女”商芳会 一个农家女唱红三秦引发的思考

标签: 秦腔  演员  陕西  超女  戏曲 
2009-08-23 19:13 阅读(3497)评论(3)编辑删除


    商芳会是陕西乾县的一位普通农家女,1965年出生。她酷爱秦腔,可是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戏校训练。从12岁开始,受当地秦腔文化的影响,他就跟着村里的大喇叭学唱秦腔戏。此后,他加入了当地农村的秦腔自乐班。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们就去给人家唱戏,以此为业,挣点儿微薄的收入。在陕西农村,干这一行的,是被人看不起的人。过去就有“七成龟子、八成戏”的说法,“龟子”就是吹鼓手。陕西人认为,当吹鼓手和唱戏的人,都是吃的下眼饭,掙的下眼钱,是不够成色的人。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吹鼓手吃饭还是不能入正席的,他们只能被安排在某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吃饭。

    2002年春节,商芳会报名参加了陕西电视台《秦之声》举办的秦腔大赛,一炮打红,成为秦腔“超女”。在当年的大赛决赛中,他虽然没有拿上大赛的冠军,但是,她的独特的演唱风格,还是征服了不少戏迷。这一年,它发行了自己的秦腔影音碟片,造成轰动效应。在陕西城乡、乃至西北五省(区),你只要乘坐出租汽车,准能听到司机播放商芳会的秦腔唱段。

    2003年一年时间,商芳会参加陕西各地红白喜事、开业庆典秦腔演唱400余场。有单位请的,有私人请的。他唱秦腔戏的出场费,也由当初的几十元钱,一跃而飙升为几百元、几千元。在此后的几年内,商芳会每年的演出都不下300场。商芳会的秦腔影音碟片,正版发行超过10万张,盗版足有百万张。

    唱秦腔戏改变了商芳会的命运。现在,她定居西安,买了房,买了车,专职应酬各地的邀请去唱戏。唱戏的时候,他顺便带上自己的影音碟片,台上唱戏,台下卖碟片,走到哪里都很受大家欢迎,特别是农村。有一次,商芳会应邀去一个农村唱戏,唱完戏,她到村子里的一个小庙里去转一转,不料想竟围来了大批群众。有位老大娘拉着她的手说:“戏唱得真好!这辈子我能见上你一面,也算不枉啊。”商芳会非常感动。她说:“能被群众喜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商芳会现象在陕西秦腔、乃至全国的戏曲界引起轰动,研究商芳会的人越来越多。对商芳会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说,商芳会没有接受过专业戏曲训练,她的戏曲清唱,充其量只能算个模仿秀,商芳会的演唱水平同专业演员相比,她是幼儿园水平,专业演员是研究生水平。西安有的专业演员甚至声称,绝不与商芳会同台演出,掉价。但是,事实如何?还是商芳会的秦腔清唱更受大家欢迎。商芳会说,她自己文化不高,以前很在乎别人这样评价自己。现在不在乎了,只要群众喜欢听她唱戏就行。

   商芳会个子不高,人很瘦小。她的声音略带沙哑,说话既像女声,又像男声。少了点女声的甜美,多了点男声的浑厚。正因为如此,她选择了唱须生戏。秦腔戏被人们戏称为“悲怆戏”,尤以须生的哭音唱段,悲切处,常常能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人们把唱秦腔称之为“吼”秦腔,这“吼”戏也是很讲究技巧和艺术的。有人说,唱秦腔戏要具备三个硬件:第一,戏台子要搭结实,免得演员一吼震塌了戏台子;第二,演员身体要结实,要不上台一吼准会被累垮;第三,观众的胆子要结实,否则演员一吼就会被吓破胆。这是不会欣赏秦腔戏的人说的外行话,或者说是对秦腔戏的“吼”的一种误解和戏言。商芳会的演唱风格,就在于“吼”,不吼不能烘热台子,不吼不能唱出剧中角色的愤懑激情。但是,商芳会的吼戏,吼得有分寸,吼得有艺术,吼出了秦腔的韵味。有人说,商芳会演唱的《下河东》不如专业名家李发牢的《下河东》那么有霸气。在我看来,这正是各地出租车司机争相购买商芳会碟片的一个直接原因:商芳会的须生戏,霸气不足,婉约有余,很适合人们在乘车途中听戏放松,假若换上李发牢的戏,也许真的能把乘客吓跑。

    商芳会现象说明地方戏的基础在民众。地方戏能否传承、能否发展、能否繁荣?关键要看群众是否认可,群众是否欢迎。中国戏曲研究所的所长在听过商芳会的演唱后评价,商芳会的演唱,好就好在原汁原味。她的唱腔吸收了秦腔老艺人袁克勤等人的韵律,因而很受群众欢迎。相比之下,秦腔专业剧团、戏曲研究院、专业演员,则都把眼睛盯在获奖方面,获奖的剧目专家说好,群众却不买账,有群众评价,秦腔戏越改越不像秦腔了。这样,专业剧团和演员就脱离了群众,离群众越来越远,路子越走越窄。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到剧院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专业剧团花费许多人力、财力排演的剧目,演不到20场就没人再看了。而商芳会的戏则到处有人请,请商芳会唱戏,得提前半个月预约。中国有一句老话是说音乐的,叫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这话同样适用秦腔戏目前所处的境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