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学写字,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2012-11-11 07:35: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班主任工作随笔 |
一年级孩子学写字,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一、 选好写字用的笔
别忽视这个小细节,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写字用的铅笔应选用HB型的木质铅笔。这种笔软硬、浓淡适中,写出来的字有粗细变化,比较美观。像2H、3H型铅笔铅芯太硬,易划破纸,写出来的字字迹太淡,而3B、2B型铅笔,质太软,色又浓、芯易断,这些都不适合孩子初学写字时使用。
二、 练字先练姿
铅笔拿不好,身子坐不正,不仅字写不好,而且长久下去会造成眼睛近视、脊椎弯曲、肩膀歪斜等不良后果。“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孩子学写字的正确坐姿。“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是正确的握笔要求。
三、练习描红
学习写字,要懂得汉字的笔画和构成, 一个还不懂得横竖撇捺折是怎么写的人叫他一下子写出汉字是不可能的。家长可先让孩子了解、熟悉《词林采撷》上描红的笔画,然后让他描汉字,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习写字。孩子写字时家长可在旁指点,以免汉字笔画顺序写错,有助于他认识汉字和提高写字能力。
四、家长及时监督与指导
家长可以每天对孩子的书写进行评改,肯定哪些字写得好,指出哪些字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应以表扬为主,让孩子在写字中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这样,孩子就会自觉自愿地练习写字了。
五、不足之处
学习写字已经有几个星期了,根据我对孩子书写情况的了解,总结出孩子写字的几大不足之处、
1、孩子把握不了合适的写字力量
孩子刚学习写字的时候,把握不好写字的力量,要么握笔和用力过轻,要么握笔和用力过重。如果写字力量过重,容易折断铅笔芯、戳破作业本,写错了用橡皮涂擦后显得脏。所以,在家时,家长要亲自指导和帮助孩子掌握合适的写字力量。家长可以采取逐步减少外界帮助的方法,使孩子最终达到在自然状态下独立写好汉字。
第一步:最初几次,父母握紧孩子的手协助描红。
第二步:父母减轻握手的力量,让孩子描红。
第三步:父母不再握孩子的手,用手指点孩子握笔和描红不正确的地方。
第四步:父母不再提供身体帮助,只是用言语提示。
第五步:没有父母的帮助,孩子自己描红
第六步:取消描红字帖,孩子自己掌握书写的间架结构。
2、书写笔画顺序不正确
汉字的书写讲究运笔的顺序,就是按照汉字约定俗成的顺序书写每一笔画。而我们班的个别孩子经常是不注意观察笔顺,而是照样子画葫芦。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书写汉字的笔顺不正确,就要进行指导。孩子常犯的错误是把一笔分成几笔写,或者把几笔连成一笔写,或者笔画倒着写,例如把从上到下的“竖”写成从下到上,把从左下到右上的“提”写成从右上到左下的“撇”。这些都是需要不断纠正的。
3、指导孩子仔细观察汉字的部首与结构
反写数字、字母和拼音是我们班孩子初写汉字常见的现象,家长容易把它归因于孩子粗心大意、没有责任心。实际上,有的孩子很想细心,态度很认真,结果还是会写反字、写错字,这种现象不是孩子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汉字是象形文字,它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关系,是一个空间上有组织、有结构、相互包绕的实体。需要孩子能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视觉能力来辨认这种空间关系,既能把一个完整的汉字分解为一笔一画、偏旁部首,也能将分离的一笔一画、偏旁部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汉字。这就像认识一个三维立体的杯子一样,孩子既要知道一个完整的杯子由杯口、杯身、杯底和杯把组成,也能把分离的杯口、杯身、杯底和杯把组成一个完整的杯子。因此,面对一个孩子,家长不要拿起笔就写,要指导孩子先观察汉字的部首与结构,然后再动笔写,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写反字、写错字。
4、孩子写字大小不均匀
字规范、工整的同时,可以初步指导孩子把握汉字的整洁与美观。整洁就是不要涂改过多、字迹要清晰,美观就是字体大小合适、字体结构匀称、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大不小。一年级孩子学习写字之初,对汉字的认识、理解和审美水平有限,主要限于机械写字的心理状态,所以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可能写得左边大、右边小。在孩子书写正确的基础之上,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观察字体的美观,暂时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也没有关系,可以作为孩子写字应该关注和以后努力实现的目标。
5、不要让孩子机械地过度抄写汉字
如果孩子写反字、写错字,家长容易采取让孩子多次重复抄写的办法来矫正,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多次重复抄写会让孩子写字疲劳,产生应付的心理,降低写字效果。有的孩子甚至“肢解”汉字来应付抄写,例如当抄写20遍“们”字的时候,有的孩子先写20遍左边的“亻”,再写20遍右边的“门”,他感觉这样写起来简单、熟练和快速,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书写方式。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最后写出来的汉字形状对了就是正确的书写,还要观察和指导孩子的书写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