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悲情的一首词
(2022-08-05 09:25:08)
标签:
文化 |
少小时读《红楼梦》,记得书中第二回林黛玉的家庭教师贾雨村向古董商人冷子兴发了一通高论,说是天地间的正、恶之气相搏有时会生出一些奇人,并举出了一大串人物,第一个是许由,最后一个是朝云。其中有帝王,有诗人,有优伶。那时我对朝云还不大了解。以后读书多了,知道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但不解《红楼梦》的作者为何要借贾雨村之口,要把王朝云与那些历史名人排在一起,谓之奇人。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的大词人,许多诗词选本都选有他的诗词,中学语文课本上也选有他的诗词。读过一些书的人有谁不能背诵几首苏轼的诗词。但最近我在翻阅《东坡乐府》时,却发现苏轼最悲情的一阕词长期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苏轼悼念王朝云的《雨中花慢》。据说“雨中花慢”这一词牌为苏轼所创。《东坡乐府》中收有三阕《雨中花慢》,其中一阕应是悼念王朝云的。
嫩脸羞蛾,因甚化作行云,却返巫阳。但有寒灯孤枕,皓月空床。长记当初,乍谐云雨,便学鸾凰。又岂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 丹青入画,无言无笑,看了漫结愁肠。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余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滴千行。
苏轼是我国词史上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他生性达观,作品中少有悲戚语。但这阕词写得是何等动情,何等沉痛。这阕词应是苏轼在王朝云病逝后不久写的。苏轼是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到广东惠州的。那时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已去世,家中姬妾也大都离去,只有王朝云坚决跟着他去了惠州。1096年,也就是苏轼到惠州的第三年王朝云便病故了,死时只有三十四岁〔王朝云生于1062年〕,还很年轻啦。词的开头四字“嫩脸羞蛾”便是这个意思。但岂料她竟不幸病死,化成了巫山行云了。三十四岁的女人正是风姿绰约之时,此时亡故不如同“正好三春桃李”遭到“一夜风霜”的摧折而凋谢了吗。朝云去了,苏轼的精神几乎崩溃,他心中放不下她,忘不了她,看了她的画像是“漫结愁肠”,是“枕前珠泪,万滴千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苏轼的三个王姓妻妾〔第一任妻子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中,王朝云是他的灵魂知己,两人爱得最深。朝云死后,苏轼为她在惠州的西湖上修了堤,把她葬在西湖孤山栖禅寺旁,立了碑,写了墓志铭和碑联。碑联是:“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識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对朝云的确是深爱的,这有苏轼在朝云生前生后为她写的许多诗词足以证明。苏轼生于1037年,比朝云大25岁,朝云能成为苏轼的侍妾,从现有的资料看主要是朝云崇拜苏轼,深爱苏轼。苏轼认识朝云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大概是1074年,朝云那年才12岁。那时朝云是杭州某歌舞班的歌女,苏轼在一次游西湖饮宴席上与她相遇相识。在历代咏西湖的诗词中有一首最负盛名绝句应是苏轼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大概也是苏轼最负盛名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写西湖,但也是写王朝云。苏轼有一阕词《南歌子》大概也是此时写的:“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王朝云成为苏轼的侍妾是在苏轼被贬黄州时。王朝云到苏家过了五年,成人了,可苏家的灾难也来了。因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持反对态度,一些反对苏轼的人就搜集了他诗作中的一些语句罗织罪名上报皇帝,说他“讪谤朝廷”。这就是宋代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1079年秋,苏轼在湖州知府任上被捕押解到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被关押了130天,差一点没命。当时有多少人被吓得急于要和苏轼撇清关系。王朝云原与苏家非亲非故本可离开苏家,但她却没有离开,而后是随苏轼妻儿一家人去了苏轼被贬之地黄州。苏轼一家在黄州的几年,其日子是极其艰辛的,而就是在这期间,朝云成了苏轼的小妾。“长记当初,乍谐云雨,便学鸾凰。”这都充分说明当时苏轼和王朝云两人是多么互相深爱。朝云婚后曾生下一男孩,苏轼起名“遯”,小名“干儿”,但在1084年苏轼一家离开黄州时,十个月大的干儿夭折了。为此苏轼曾作诗抒写了他们二人的悲痛之情。
王朝云虽未成为苏轼的正式妻子,后人顶多称她为“如夫人”。但当时的惠州人是很赞赏她和苏轼之间的爱情和友谊的。朝云安葬后不久,栖禅寺的和尚便在墓上建了“六如亭”。其亭历代多有修缮,现在已成了惠州当地的名胜,市文物保护单位。
“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滴千行。”写得多深情,多沉痛啊!王朝云,一个歌女,能得到苏轼的深爱其中自有真情在。王朝云和苏轼的故事也感动了历代的许多人,九百多年来多少人对此事的题咏便说明了这一点。几十年来,我读过不少苏轼的诗词,但这阕《雨中花慢》是最感动我的,这应是苏轼诗词中最悲情的一阕词。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