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成果二)
(2013-10-18 16:01:06)分类: 研究成果 |
金家坝幼儿园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创造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一些实例探讨了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策略,提出了可以自主收集、利用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可以以多样、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可以用积极、有效性的评价呵护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自主创新意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游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创造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幼儿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鼓励幼儿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增强幼儿主体意识,让幼儿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但目前幼儿的角色游戏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缺乏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一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我备受启迪。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突破教师制定为主的传统模式,通过与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等的互动发挥主体性,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突破出新,获得能力的划分和兴趣的拓展。为此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一些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自主收集、利用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1)自主收集游戏材料
(2)自主参与、制作游戏材料
(3)注重游戏材料的动态性。
二、多样、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1)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2)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
(3)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三、积极、有效性的评价,呵护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教师的评价会影响幼儿对于自己的评价。教师积极的评价会对幼儿起到鼓舞的作用,然而教师不恰当的评价则会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积极、正确的评价来看待孩子的行为。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则会让孩子充满信心,也敢于创新。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批评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把游戏区弄的太乱等等。但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老师反思过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也许娃娃家的幼儿把娃娃家翻来翻去是为了给娃娃家做一次清扫,也许超市里的营业员跑出超市是为了给外面的顾客送货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刀切的评价则会扼杀幼儿幼小的心灵,让孩子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然而教师赞赏性的评价则会让孩子们敢创新、爱创新。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反常”行为,也许就是这些行为才促成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其次在评价的过程教师也应该注意评价的有效性,积极、有效这样才能调动起幼儿游戏的参与性。
(1)重视游戏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游戏评价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才能有重点地引导幼儿整理与分享经验,解决游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将新出现的创意及成功的体验提供给幼儿分享,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幼儿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幼儿是评价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评价时要注意以幼儿为主,帮助幼儿将外在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而不要急于替幼儿回答或直接将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幼儿。其次是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矛盾的焦点,提供给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游戏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分。每个幼儿都是站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表达的侧面可能不同,但不能用游戏开展得好与不好来评判幼儿游戏的水平
(2)重视游戏评价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度决定了游戏评价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抛接球”的互动技巧,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在游戏评价中积累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小班游戏中我们可以使用师生互补式的交流,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适当作补充说明,帮助他们完整表达。如小米在介绍自己喂宝宝吃药的做法时,把“药”放进碗里,先假装倒水,再用调羹搅拌,边做动作边说:“我是这样的。”教师在旁边说:“哦,你先用水把药溶化,接着再做什么?”小米用调羹舀了一下送到娃娃嘴边:“我还这样了。”教师接着补充:“哦,你用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娃娃吃药,真是个称职的好爸爸!”或者也可以进行游戏现场的交流评价,可以借助具体的情况进行直观介绍,让大家获得感性的认知。
而在中大班游戏中,幼儿一般通过互问互答展开你呼我应的讨论,教师可从中发现幼儿游戏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如“小吃店”里,诺诺正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新增添的美食——粽子。突然,小宇冒出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吃肉粽子,我喜欢吃蜜枣粽子,你怎么知道拿哪个给我?”小朋友们由此开始讨论粽子的不同口味。诺诺不慌不忙,指着粽子上的线说:“粽子上系着不同颜色的线,绿线系的是肉粽,黄线系的是蜜枣粽,红线系的是红豆粽子……”“那你有没有优惠活动?”小宇又有了新问题。“你想要什么样的优惠?”孩子们随即展开了新的讨论。这种问答式的互动讨论,往往能引发新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纵深发展。
。
(3)重视游戏评价的空间位置
游戏结束进入评价环节,孩子们要从游戏兴奋状态平静下来,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集中信号,让孩子意识到游戏结束,并根据信号的不同建立起一定的讲评常规。可以用舒缓轻柔的音乐,暗示孩子们整理游戏材料并回到活动室固定集中的位置坐好,与老师面向而坐,开始师幼互动评价。这种形式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且评价后可以很快进入下一活动环节,但不易模仿或再现游戏情景。因此,我们一般都录下观察到的游戏片段,运用视频回放的方式再现游戏情景,引导幼儿互动评价。也可以使用暂停的节奏性信号,暗示孩子们保留材料暂停游戏,然后在舒缓的音乐中回到座位进入评价活动。把游戏材料保留在各个区角,方便幼儿看到自己的游戏情状,在评价中也可以随时再现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