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成果二)

(2013-10-18 16:01:06)
分类: 研究成果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金家坝幼儿园    秦洁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创造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一些实例探讨了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策略,提出了可以自主收集、利用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可以以多样、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可以用积极、有效性的评价呵护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自主创新意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游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创造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幼儿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鼓励幼儿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增强幼儿主体意识,让幼儿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但目前幼儿的角色游戏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缺乏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一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我备受启迪。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突破教师制定为主的传统模式,通过与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等的互动发挥主体性,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突破出新,获得能力的划分和兴趣的拓展。为此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一些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自主收集、利用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也是角色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扮演各类角色,推动游戏主题和情节的发展。从中班开始,幼儿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就逐渐减少,创造性行为逐渐丰富。为了更好的支持幼儿创造性的开展游戏,我们给予幼儿收集、利用游戏材料的主动权,让幼儿在于材料的互动中更好的发展创新意识。

(1)自主收集游戏材料

    我们在班级设置了角色游戏材料收集箱,让幼儿自主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里面摆放着幼儿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低结构材料,每一样不起眼的材料都可能成为幼儿游戏中不可或缺的宝贝,实现了幼儿的奇思妙想。他们根据收集箱里的材料共同商量、制定新的游戏。

(2)自主参与、制作游戏材料

    随着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增强,幼儿能根据已有的低结构材料制作出各种游戏所需的道具等。我们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的材料,如纸,笔,剪刀,玻璃瓶,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小木棍等分放在活动室里。鼓励幼儿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造。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象征性,材料的象征性也是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的。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号物。如中班幼儿医院时,开始提供药瓶,听诊器,针筒等成品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圆形物的插片,瓶盖等,再用一根绳子串上,变做成了一只听诊器。接着拿走针筒,幼儿会用小木棍插入瓶中代替。幼儿还将各种纸做成菜,将纸棍做拐杖等。这样既促进了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鼓励更多的幼儿动手参与制作,我们还在角色游戏中设置“小小加工厂”,请幼儿参与角色游戏中材料的半成品制作,幼儿自主讨论、亲自动手。角色区的幼儿可以在加工厂内制作出需要的材料,随后投放到角色中。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动手能力、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注重游戏材料的动态性。

    合适的材料会激发幼儿的创意,让游戏变的更有魅力。所以在角色游戏中我们更加注重游戏材料的流动性。幼儿游戏材料要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具有可变性。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同在一娃娃家,一家有电话,一家有篮子,一家有茶杯。这样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东西,就必须想办法:a去寻找代替物。b自己制作。c到别家去“借”。d去超市购买。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再如,游戏中,幼儿将废旧的笔管作“理发店”的烫发卷筒;“商店”将其和油泥结合制成许多飞机,帆船等当玩具卖;“饮食店”则当作吸管给客人使用。这说明材料的可变化性,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多样、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积极的游戏离不开教师及时、恰到好处的指导,而教师具有多样性和启发性的引导则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的方式和方法,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1)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幼儿喜爱自己所参与及扮演的角色是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的重要保证,也是幼儿敢于创新的前提。在角色游戏类型以及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以幼儿为主体。切不可以教师预设的游戏情节为主导。当幼儿自发进行有主题、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当一个旁观者,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整个游戏过程。切不可过多的干涉、打断幼儿的游戏,因为在幼儿自发的、愉快的、充满想象力力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意识极有可能被激发。

(2)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

    游戏情境是幼儿发展想象的基础,在角色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游戏者的个性特征等因素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其教育作用。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创设出有利于幼儿进行想象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游戏中避免出现单一重复的角色如“机器人”等,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幼儿喜欢玩的游戏中添加一些特定的情境来唤起幼儿对已有生活的经验,并鼓励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升推陈出新。例如可以在幼儿园游戏中增加“六一儿童节”“庆祝元旦”等固定节日的情节,在娃娃家中设置“宝宝过生日”,在医院设置“免费就诊日”等环节,让幼儿在每日循规蹈矩的游戏内容中感受到新鲜,并且乐于创新。

(3)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并非是一出现问题就冲上去帮助幼儿解决,而是要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前提下,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并且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小超市”的游戏中,由于生意冷清,小小营业员么只能站在超市门口看着别的小朋友玩。作为教师,如果这时候用教育者的权威让孩子们去超市里买东西,肯定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于是我变身为小顾客在超市里转了一圈,自言自语地说:“超市里真无聊,总是这些东西”,只见小营业员听了马上商量了起来,不一会儿超市里就推出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只见小营业员卖力的在超市门口吆喝,不一会超市门口就挤满了闻声而来的小朋友,超市里的点心区还用油泥制作出了几款新式点心让顾客试吃,一下子超市里就热闹了起来。小小营业员们见到自己想的办法奏效了,忙活的更卖力了。

 

三、积极、有效性的评价,呵护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

教师的评价会影响幼儿对于自己的评价。教师积极的评价会对幼儿起到鼓舞的作用,然而教师不恰当的评价则会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积极、正确的评价来看待孩子的行为。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则会让孩子充满信心,也敢于创新。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批评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把游戏区弄的太乱等等。但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老师反思过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也许娃娃家的幼儿把娃娃家翻来翻去是为了给娃娃家做一次清扫,也许超市里的营业员跑出超市是为了给外面的顾客送货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刀切的评价则会扼杀幼儿幼小的心灵,让孩子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然而教师赞赏性的评价则会让孩子们敢创新、爱创新。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反常”行为,也许就是这些行为才促成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其次在评价的过程教师也应该注意评价的有效性,积极、有效这样才能调动起幼儿游戏的参与性。

(1)重视游戏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游戏评价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才能有重点地引导幼儿整理与分享经验,解决游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将新出现的创意及成功的体验提供给幼儿分享,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幼儿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幼儿是评价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评价时要注意以幼儿为主,帮助幼儿将外在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而不要急于替幼儿回答或直接将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幼儿。其次是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矛盾的焦点,提供给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游戏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分。每个幼儿都是站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表达的侧面可能不同,但不能用游戏开展得好与不好来评判幼儿游戏的水平

 

(2)重视游戏评价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度决定了游戏评价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抛接球”的互动技巧,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在游戏评价中积累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小班游戏中我们可以使用师生互补式的交流,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适当作补充说明,帮助他们完整表达。如小米在介绍自己喂宝宝吃药的做法时,把“药”放进碗里,先假装倒水,再用调羹搅拌,边做动作边说:“我是这样的。”教师在旁边说:“哦,你先用水把药溶化,接着再做什么?”小米用调羹舀了一下送到娃娃嘴边:“我还这样了。”教师接着补充:“哦,你用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娃娃吃药,真是个称职的好爸爸!”或者也可以进行游戏现场的交流评价,可以借助具体的情况进行直观介绍,让大家获得感性的认知。

而在中大班游戏中,幼儿一般通过互问互答展开你呼我应的讨论,教师可从中发现幼儿游戏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如“小吃店”里,诺诺正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新增添的美食——粽子。突然,小宇冒出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吃肉粽子,我喜欢吃蜜枣粽子,你怎么知道拿哪个给我?”小朋友们由此开始讨论粽子的不同口味。诺诺不慌不忙,指着粽子上的线说:“粽子上系着不同颜色的线,绿线系的是肉粽,黄线系的是蜜枣粽,红线系的是红豆粽子……”“那你有没有优惠活动?”小宇又有了新问题。“你想要什么样的优惠?”孩子们随即展开了新的讨论。这种问答式的互动讨论,往往能引发新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纵深发展。

 

(3)重视游戏评价的空间位置

游戏结束进入评价环节,孩子们要从游戏兴奋状态平静下来,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集中信号,让孩子意识到游戏结束,并根据信号的不同建立起一定的讲评常规。可以用舒缓轻柔的音乐,暗示孩子们整理游戏材料并回到活动室固定集中的位置坐好,与老师面向而坐,开始师幼互动评价。这种形式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且评价后可以很快进入下一活动环节,但不易模仿或再现游戏情景。因此,我们一般都录下观察到的游戏片段,运用视频回放的方式再现游戏情景,引导幼儿互动评价。也可以使用暂停的节奏性信号,暗示孩子们保留材料暂停游戏,然后在舒缓的音乐中回到座位进入评价活动。把游戏材料保留在各个区角,方便幼儿看到自己的游戏情状,在评价中也可以随时再现游戏。

 

 色游戏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认识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潜力,不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自主创新意识。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真正体验到角色游戏带来的快乐,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