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班会

(2014-06-03 09:17:02)
分类: 实践

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班会

南宁市二十八中的一节班会课。由于段考后学校组织非高三的同学去看青少年法制电影——《南平红荔》,学校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以及开展一次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为主题的班会,这次的主题班会有我来准备和开展。经过和老师讨论、修改、完善,终于不再像论文一样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死脑筋,一直走不出那思维来,PPT文字太多,没有思考性的设问和互动,这违背了班会的规律。本来就无聊、枯燥的思想教育课,如果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计思考环节和互动环节的话,那样真的很枯燥。我们也是学生,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弄得有趣的话还勉强听点,无聊的话可能就直接蒙头大睡了。

好在之前就收集了很多有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资料,只是没有进行整理,拿不出有条理的东西。经过了老师的指点,我整体设计了一下,回来便找视频和图片等丰富的材料。这节班会课,我以“李天一轮奸案”的经过和法律点评直接切入青少年犯罪的主题。

由搜集到的材料“李天一和他的生活”,引出青少年是一步步由不良行为沦陷的,并由案例引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在第二个环节,由典型的校园犯罪——“马加爵杀人案”导入,让同学们通过看视频思考马加爵杀人的原因。并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大家都很积极地讨论,在这里有个现象,我觉得很心寒和遗憾,有的同学看完马加爵杀人的模拟情景后竟然哈哈大笑,作为一个实习生,我没能对学生的这种反应进行引导,这也是课堂的生成问题。到底是有多冷漠,看到如此残忍的杀人场面竟然能笑得那么开学?我很遗憾。“马加爵杀人案”可以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以及原因。通过“马加爵案”我还引导学生思考案件的启示——如何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后让学生说一说青少年学生该如何避免青少年犯罪即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原班主任点评:班会整体效果不错,主要是有思考和互动环节,真正地让学生去想,去说。但是对课件不熟悉,还有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没能有效地处理以便为下面的内容铺垫。在这里我也应该反思,第一次准备的班会PPT令我汗颜。幸好原班主任再给我时间准备和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