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和田黄玉与墨玉的一些浅见

(2013-01-18 15:32:33)
标签:

和田玉

杂谈

分类: 和田玉
1、和田玉的黄玉是如何界定的,严格意义上正宗的黄玉是什么颜色的?

黄玉应该是黄色或接近黄色,看上去是以黄色调为主的软玉,就是黄玉,玉石的分类并不是那么神秘。应该说黄色的“黄口料”无疑是黄玉,而偏绿色的则不一定了。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端庄的黄色,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调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价值不低于羊脂白玉。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粟米黄、栗黄、秋葵黄、桂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其中最好的黄色应该是粟米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致色元素是以二价铁离子为主,所以黄玉经常和黄绿色的青玉、青白玉一同产出。优质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零星几个矿区见到,产量寥寥无几。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黄玉很多是黄沁料,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原生的黄玉,是后天形成的。当前市场上还有许多青黄的玉料也号称和田籽料,但许多是辽宁的河磨玉,当然河磨玉是软玉的一种,在鉴定证书上也是透闪石成分,现在在辽宁当地价格涨得很厉害,少数料子也可与和田籽料媲美。市场上现在还有一种叫“河姆料”的石头,有较强的红黑色块,可冒充皮色和防古玉的沁色,要小心,其特征是基本不透光。中国宝玉石协会玉石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麒麟收藏馆馆长何永刚先生多年来收藏的羊脂籽玉珍品数量之多、品种之齐全,在国内私人收藏中可能名列前茅,然而在其专著《中国和田羊脂玉》中想收录黄玉籽玉图片时竟然找不到一块纯正的原石,只能以一件黄玉籽料玉雕“人生如意”代替,可见其难!

2、关于黄沁料、糖玉和黄玉

籽料中有一种褐黄色的料子被称为黄沁料,实际上黄沁料颜色的成因与山料的糖色是一样的,黄沁料的颜色也有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化,是后期沁入的三价铁离子浸染致色,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因此黄沁料和糖色属于一类品种,两者的黄色都属于褐黄-黄褐色,有深浅不同的变化。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端庄的黄色。在划分糖玉和黄玉这一点上,鉴定分类时考虑的是将原生颜色的划分为黄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划分为糖玉。这样分类遵循的是岩石矿物学的基本分类原则:成因分类、成分分类、结构分类等等。软玉(和田玉)毕竟是岩石和矿物,而岩石矿物的分类也是一门科学,依据科学所原理制定的分类方法才能进行商业的正常运作。不过,自然界中玉石颜色的变化是连续的,有时候原生和次生氧化的颜色各占有一部分,往往就会出现“骑墙”的问题。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经验了。

3、什么是“黄口料”?黄口料和黄玉是什么关系?

“黄口料”是一类带有黄绿色调特征的和田玉原料的统称。“黄口料”中黄色调为主,绿色较轻的部分定为黄玉,因此“黄口料”中只有一部分为黄玉,“黄口料”是原生的山料黄玉的主要来源。新疆若羌、且末、策勒一带一些矿山的玉料很多带有“黄口料”的特征。是山料黄玉的主要来源,原料有些叫青玉有些叫黄玉,其中黄色多少带一些绿头,是老坑料子,开采的年头很长了。“黄口料”只是一种习惯称呼,不是一种和田玉的品种,没有有关书籍、专著或博物馆的样品标识有这个品种分类。在和田玉中类似的名称还有很多,例如“青花料”、“粉青料”、“糖包料”。黄玉是玉石品种名称,黄口是特征分类。或者开玩笑说就是高考报志愿,“黄玉”是上榜的那部分,黄口料就是全部添了“黄玉”志愿的考生。业内常说的“黄口的青玉”或“黄口的青白玉”就是黄口料中达不到黄玉的那一部分。优质的黄玉极为极为珍贵,在“黄口料”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很多人将黄口料误作黄玉,或将黄玉与黄口料的两者的关系割裂,都是不恰当的。

4、如何鉴别墨玉?和田墨玉强光下能透光吗?“青花料”是什么玉?

和田玉的墨玉呈灰黑—黑色,致色因素是因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体,墨玉是杂质致色,墨玉的黑色由内部的石墨包体所致。墨玉的颜色经常是不均匀的,黑色呈花斑、条带状分布。在鉴别中应注意与绿黑色碧玉、黑色青玉、黑色烟青玉的区别。墨玉含有石墨,石墨晶体呈片状,若晶片比较大,在光线的照射下应该可以看到片状的反光,薄片石墨晶体呈现金褐色反光,厚片呈现银灰色反光。墨玉透不透光线要看厚度,薄一点墨玉片还是透光的。墨玉中颜色浅一些的可以透光,透不透光还要看厚度。墨玉的透明度比较低,但玉质感还是有的,有些墨玉只是黑,没有玉质感,也不能算是好的墨玉。墨玉即使在强光照射下观察也是黑色。墨玉的基底可以是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多种玉质,其中以白玉基底沁入石墨形成的墨玉最为美观,市面上见到的也比较多。由于含石墨量多少不同,墨玉的黑色深浅分布不均,墨玉原料习惯上被称为“青花料”,青花的“青”在这里就是黑色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黑色含量或色率达到40%以上就可以称为墨玉。很多玉石爱好者甚至一些机构仍然不能准确区分烟青玉和墨玉,区分深色的青玉和黑碧玉。在玉料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黑石头”经常冒充墨玉。学习并掌握好分类原则,结合实践,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区分这些疑难品种。

“喜欢玉石不是喜欢它们的价格和名字,而是因为它们的美丽给你心灵的触动”

碧玉是什么?

从矿物成分而言,碧玉属于软玉的一种,主要矿物是阳起石含透闪石,属于角闪石族,透闪石至阳起石类质同像系列中靠近阳起石端元。碧玉的成因与镁质大理岩及超基性岩侵入有关,这与其他软玉品种在成因上有本质的不同,其他软玉品种成因为镁质大理岩变质成因,因而碧玉的含铁量成分高于其他颜色的软玉。

中国碧玉的原产地在新疆天山北坡的玛纳斯。玛纳斯碧玉使用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在清朝早期已大量开采确凿无疑,皇家派人来此建设绿玉厂,碧玉因此成为清代宫廷使用的重要玉石品种。

据《三州辑略》记载:“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今清水河),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闭绿玉厂,禁止开采。”多年不采使许多矿点不为人所知,直到1973年,北京玉器厂老艺人莫英根据在玛纳斯县城收购到的一块碧玉为线索,经数日的访问终于追踪找到了碧玉矿床所在地,见到了乾隆年间开采玉矿的遗址,并于当年建立了玛纳斯玉矿。碧玉品种就此走入了当代人们的视野。

玛纳斯碧玉质地细腻均一,产出体量较大,颜色有绿色、灰绿色、黑绿色几种,矿体内常有黑点分布其中。玛纳斯碧玉非常适合做器皿类作品,它的颜色沉稳,所制器皿给人稳健、厚重的感觉。碧玉虽不如羊脂白玉名贵,但仍是软玉家族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品种,在杨伯达先生《中国玉器全集》第六分册收集的367件玉器中有48件是碧玉制成的。玉器在清代皇家玉器中举足轻重。香港佳士得2006年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拍出了628万港元,价格与同时期皇家白玉器皿并无差别。

碧玉知多少?

1.新疆产碧玉:新疆产碧玉主要为玛纳斯碧玉矿所产,玛纳斯碧玉矿自1973年建矿以来,据《中国和田玉》记载,该矿年产量最低为1吨,最高为35吨,其中以1973~1978年产量较大,年平均开采量约15吨,1979年最低为1吨,1981~1988年基本稳定为年产5吨左右。

玛纳斯碧玉产出既有籽料,也有山料,也包括部分山流水。鉴于碧玉本身的特点,以碧玉为原料的作品以器皿居多,年代多集中在清代与民国。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新疆发现了一批个体体量超过3到4吨的碧玉,这些碧玉大多为山流水。在我手中就有一块这次发现中的超大碧玉,重达8.650吨,极为罕见。这批碧玉比玛纳斯传统碧玉颜色要浅,质地细腻均一,油润为其特点。这样的碧玉仅仅是一批而已,产出后就没有了。

1975年,在玛纳斯河红坑开采出一块大碧玉,经扬州玉器厂雕琢成国宝级的玉雕“石刻聚珍图”山子,收藏于位于北京复兴门的中国工艺美术馆。这块碧玉原料产于新疆玛纳斯地区,重达一千余公斤,高120公分,宽90公分,厚60公分。雕件色泽碧绿深沉,玉质细润,浑然天成。

2.加拿大碧玉:加拿大碧玉的产地主要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以北的高山上,硬度约为摩氏6.5度,是软玉的一种,不但是加拿大的国宝,在清朝时更是慈禧太后的最爱。与新疆玛纳斯玉相比,具有产量大、质地更均一、块度大、颜色鲜艳等特点。由于原材料的供应,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数百吨加拿大碧玉,这批碧玉具有体量大、绺裂少、色泽艳丽等特点,此批碧玉弥补了中国大陆碧玉原料供应不足的状况,由于都是山料,加拿大碧玉的产出体量很大,每块有4到5吨。北京、扬州、河南加工制作了一批以此为原料的玉雕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器型较大且质地完整。

3.青海碧玉:2000年左右,在中国青海与XXX接壤处的芒崖地区的河道阶地发现了一批籽料碧玉。这批碧玉籽料磨圆度好、体量大,重量从10几公斤到几吨。芒崖碧玉特点是具有几厘米厚到10几厘米厚的皮壳,皮壳的颜色与肉质具有明显的界限,芒崖碧玉颜色呈灰绿色,有黑点,少绺裂,玉质较差。

4.俄罗斯碧玉:对于碧玉来说,2000年左右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俄罗斯碧玉作为非常优质的品种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俄罗斯玉石产地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克雅尔斯克边区、乌拉尔山脉等地。

俄罗斯碧玉原料是原生矿形态,这些山料体量大,玉质好,少绺裂,少黑点,颜色娇艳,很大一部分达到了“首饰级”碧玉,这些碧玉被大量的制作成手镯、珠串、手把件,弥补了中国优质碧玉不足的现状。从1973年以后,新疆所产碧玉用于做首饰的并不多。目前,俄罗斯碧玉是中国境内碧玉使用的主要原料。

5.新西兰碧玉:产于新西兰南岛西部库马拉(kumara)附近河谷的软玉,呈砾卵状。色调经常为绿、深绿、暗绿和黑色,有的具美丽的菠菜绿色(比xxx颜色深,有灰色调),透明度一般也很好。美国国立博物馆有一块新西兰玉的砾石,重达7000磅,具有美丽的绿色。新西兰碧玉的特点是黑点少,但产量一般。新西兰碧玉主要被当地加工者制作成为各类首饰。

除此之外,随着地质探索发现,可能还会有不同特点的其他产地碧玉出现。

碧玉收藏解读:

白玉收藏已深入人心,而碧玉是否值得收藏很多人就不太说得清楚了。实际上,碧玉尽管没有白玉、黄玉珍贵,但也有自己的收藏特点,因此作为收藏品是没有问题的,主要问题是一定要根据碧玉的特点确定自己的收藏方向和收藏路径。

由于前文所述的碧玉基本特点,因此收藏也要根据上述特点选择相关作品,如传统碧玉制作的主流——器皿类,其次是利用材质特点巧雕的作品。应该说,玉器的收藏就是一个质地加工艺的双重考量,这一点已被玉器收藏界所公认,也适用于碧玉。另外,需要特别提醒收藏者的是,在碧玉中也有一些珍稀品种,极具收藏价值。比如说,通常认为,碧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内含黑点,而实际上,一些优质的碧玉本身没有黑点,颜色漂亮,质地极优,是上乘的收藏品。再比如说,碧玉中有一种带有猫眼效应的品种,在不同的光线条件或者在不同的观察角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这不同于我们传统上的玉石认识,但却显现出独特的审美和收藏价值,值得收藏者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