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观课议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4-09-11 23:02:39)
有效观课议课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多年了,我们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动,其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教研室或教务处周前公开讲课时间和教师,要求教师们到时去参加听课活动,有时候还要请教研员去参加。讲课的教师往往会做精心的准备,听课的学生提前也做了安排,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一大片。讲完课之后是评课,先由讲课老师简单说课,然后组织者再挑选几名骨干教师评课,大致是优点多多,建议几条,最后由组织者总结,一次教研活动就算结束了。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能否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老师们能得到哪些收获?
首先,组织者和参与者(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
2014年7月13—17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短短的几天中,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尤其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陈教授的讲座和谈话给我们指点了迷津,有如春风拂面,如饮甘霖之感。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感悟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淋漓尽致。以人为本是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人是根本,这一理念落实在观课议课中,首先体现在要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心中有人,而且要看到眼前的人,通过对眼前人的关怀使以人为本中的“人”具体化和现实化。观课议课要致力引导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大创造,大突破,大快乐;小创造,小突破,小快乐;无创造,无突破,无快乐。”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以学论教”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思想。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感悟之三: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流淌的过程。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观课观什么,怎样观?
观课中如何收集和利用课堂教学信息呢?首先,课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关注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效果是观课议课实施“以学论教”,致力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其次,观课中要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好的教学案例应该①对事例的描述具体独特,有过程、有变化、有始有终,情节完整;②问题具有典型性,有讨论意义、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开放性,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
观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尊重学生,以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坐在学生旁边。
B、尊重课堂,不干扰正常教学。
C、尊重教师,成为做课教师的助教。
同时观课应成为学习教学的过程。提高观课效益,需要的就是这种“接下来我要上这节课”,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深入地沉浸其中,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千方百计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
议课议什么,怎样议
1、议课目的
明确观课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中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老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教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2、议课采用的“话语结构”:
“假如你来教……”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摩做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之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假如你来教……”规定了观课议课老师“共在同行”的参与方式: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教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它是在现有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探讨新的可能,使参与者有机会存在多种可能中理解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应当说,观课议课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通过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促进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台湾作家杏林子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相信观课议课这粒种子,正悄悄的绽放,一个灿烂的花季已经毫无声息的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