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有感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晃踏入工作岗位已经有七年了,随着现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结合我的教育实践经验,我的教育观念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改变。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儿童常常是被动、消极的接受,他们没有真正的自由,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可笑、幼稚的。读完《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我也意识到现在的教师和家长越来越懂得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要“聆听童声”、要“解读童心”,要学会去分享儿童叙述的活生生的故事,从他们发出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潜能和有意义的学习。
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在梳理课程、论文写作和论证课题的价值时,总会搬运各种理论和学术概念以佐证自己的课程多么经得起推敲,唯恐因为理论的缺乏导致课程的含金量降低。每每这时,大家似乎觉得理论大有用武之地,确实应该提升理论;而当面对真实的儿童时,又回到从前的状态,凭借经验、感觉和直觉来处理与幼儿的互动。理论早已被抛在脑后,这时候再看,似乎觉得理论好像又没想象的那么有用。我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家对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无法在实践中自如地运用,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历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解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是支持儿童的第一步,当我们对理论有了深入的认识后,我们就能依据理论在实践中识别儿童,精准关注儿童的行为、解读他们的发展,设计适宜的环境,并决定如何支持他们的发展和学习。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美国米丽娅姆·别洛戈洛夫斯基、莉萨·戴利合著,赵红霞译的《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一书,通读下来颇有感触,这本书很好地搭建了一座从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在本书的前言中介绍到:第一,“理论”一词来源于希腊语theoira一词,意思是“心智的觉醒”,是对真理的“纯粹的认识”;第二,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意义;第三,只有理论被用于揭示、阐释、评估事实和现象的时候,它才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第四,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呈现出一种经验与知识的良性循环;第五,儿童中心现代教育观念和立场:教育的依据从儿童的天性、需要、发展规律出发,去接近我们的社会文化;第六,本书的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透过七位理论家(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马斯洛、杜威、加德纳、斯帕克斯)的眼睛来看儿童在社会性情感、认知、身体三个领域的发展。社会性情感领域:主要是有关儿童社交、情感和性格的发展。认知领域:包括当儿童思考、交流和获取知识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身体领域:包括儿童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儿童发展阶段论不应该用来检测儿童发展的缺陷与不足;相反,这些理论为观察和诠释儿童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本书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理论模型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主要介绍七位理论家--让·然后皮亚杰、爱利克·埃里克森、利维·维果斯基、亚伯拉军·马斯洛、约翰·杜威、霍华德·加德纳和路易斯·德曼-斯帕克斯。这部分对每一位理论家所持的理论进行概述,为理解每个理论框架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理论,每一个理论背后都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案例,随后会基于这位理论家的思想,对案例中的儿童的行为和发展做出相应的解释。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透过这七位理论家的眼睛来看儿童在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这几个领域的发展,对儿童在这三个领域的发展给予定义和诠释,社会性情感领域主要是有关儿童社交的、情感的和性格的发展,认知领域包括当儿童思考,交流和获取知识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身体领域包括儿童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这些理论家并没有把儿童发展分为这三部分,但却都讲到了儿童发展的这几个领域。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这几个领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与其他领域密切相关,并且每一个领域都会影响其他领域。每部分都以概述一个领域开始(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主要讲述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对每一个理论的讨论都按以下顺序展开,首先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简单介绍,然后提供一个真实的儿童发展案例,接下来利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这个案例。案例中的儿童来自克里斯都儿童创造中心,这是一个由克里斯都和詹森·德夫林经营的家庭早教机构。这些案例述说着在这个充满思考和反思的早教中心,他们与儿童之间的友谊、冲突,协商和学习。第五部分则呈现了一个有关专业发展的故事,讲述了克瑞斯都作为一名早期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在她对早期教育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学习。
本书为理解和实施儿童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有利于教师学习、观察和反思儿童的行为;有助于教师理解儿童的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发展,促使真实的、支持性的课堂实践产生。
书中的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发展提供了解释,对我们理解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每一个理论都列举了相关的游戏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些案例生动有趣且有较强的可读性,通过对游戏案例的分析,让学习理论在游戏中看得见。此外,作者对每一种理论在实践层面的运用都从环境、教师的作用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不难发现,这些策略有很多相近之处,同一个游戏案例也可以用不同的理论去做解读,这也说明这些理论倡导的有些观点是类似或相通的。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努力“让儿童发展理论看得见”,用自己的故事和经验来内化理论知识,用理论去了解儿童、参与他们的活动、对儿童的兴趣做出有意义的回应。努力的做一个善于发现的观察者、学会等待的推动者、善于反思的思考者吧,和孩子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