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与校园京剧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案
(2018-02-24 12:55:0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在美术课上与京剧艺术美丽的邂逅
小学美术教学与校园京剧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的背景:
自从学校实施 “京剧进校园“的课程,我们通过“梳理可用资源,整合学科课程,探求方法途径,实施校本课程,构建特色文化”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体验和创造艺术之美,在京剧艺术的特色氛围中,了解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推进学校内涵的可持续性发展。美术和京剧表演有着不解之缘。京剧中的服饰、妆容、造型、动作与舞台道具无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视觉审美情趣。当京剧走进我们校园的初始,孩子们用天真、好奇的眼睛试图去探究这似乎遥不可及的国粹艺术时,我们决定架起一座让京剧文化与美术交融的桥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展现给孩子们。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踏上了探索的校园京剧文化的旅程。
二.课程的意义:
人类遗产是全人类的骄傲和财富。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总代表,它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想与美学情趣。通过对日常生活元素的提炼升华,将表演融入听觉美,视觉美,京剧的魅力无穷无尽,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仅是音乐课上唱上几段,京剧艺术的表达与美术的表现手法同样有着不解之缘,如画脸谱、盔头、头饰、服装、布景、道具、灯光等设计都需要美术来支撑。京剧人物形象美,人物的一招一式,发式,装饰品无不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使舞台添色,京剧脸谱艺术更是形式、色彩美的代表,具有一定的思想代表性,激发观众的欣赏兴趣。同时人物造型充满了绘画的元素,动态以及服装的线条们反复变现的题材,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表现京剧中的美术元素;从而激起学生们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愿望。
三.
(一)描绘京剧脸谱——体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1.
2.
3.
4.
5.
(二)
活动一,通过线描为主的形式表现京剧人物中“净与盔头”点线面的美感;
活动二,通过彩绘泥塑京剧人物头饰表现出京剧人物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脸部化妆、头饰的色彩美;
活动三,通过对京剧人物服饰的欣赏,用各种彩纸来拼贴设计各种京剧服饰,培养学生色彩与形式美观。
活动四,通过创作京剧人物造型与动作,表现出京剧人物的夸张美。
活动五,利用欣赏校园京剧团表演,回忆加想象的创作“看戏”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活动六,创作心中最美的《印象·京剧》的墙画,将京剧之美渲染到校园各个角落。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位。
(三)
《古镇京韵》综合单元活动中设计课程分为:
1.京剧脸谱创意——实物上的联想。
2.京剧元素运用——古色古香的校园环境。
3.京剧服饰创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
4.京剧人物造型——剪纸的设计与运用。
让学生正切的体验到京剧问候在美术中的运用,综合课程就有文学与美术的结合、设计与制作的结合、社会与美术的结合、美术与审美的结合,促进了儿童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体现出校园京剧文化内涵。
四、课程实施对象
美术社团与美术课的学生
五.课程实施步骤
1.制定课程实施阶段计划
2.制定活动方案
3.开展活动
4.结合活动做好展示工作
六.课程实施时间为一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