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的父母、老师都觉得孩子越来越难带了,但又渴望把孩子带好,希望一代比一代强。80、90后的独生子女,生养环境优渥,婚后的自己在面对竞争严峻的职场,而父母还年轻又有体力时,面对新生命的来到,有的不知怎办的情况下,就将教养子女的责任交给了生养自己的父母:有的在城市里三代间的天伦之乐本可尽享,二代长辈的教育目标也很一致,总之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随着竞争的压力不断,父母教育的想法变了,在胜于蓝的前提不变下,希望下一代要快乐要幸福;有的子女留守家乡由老一辈代养,无暇顾及。然而这千禧年后的X世代,偏偏不一定能照着爷爷奶奶或者父母的版本生长发展,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各种教育思潮、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早期教育的科学性备受社会各方重视。
城市里为了“小皇帝”选校择校、才艺能力疲于奔命;在各方关注教育,推动优质教养时,有的家长觉醒认识到脑科学的发展,脑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在6岁前的“感觉统合”,何其然就是古人说的“三岁定八十,七岁定一生”的老话。
但是“感觉统合”是什么?它对人有何影响?在孩子教育上它能起到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医疗系统上只是诊断,贴上标签“自闭症”、“亚兹伯格症”、“过动症”、“发展迟缓”、“感统失调”…,令家长闻之色变,训练后的改善却不见长期的效果;学校教育系统上还不如家长知道的多,坊间“感统训练机构”则从16年前面对所有儿童转变为只面对需要康复训练的“特殊儿童”;所以很多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有了感统的困境,却没有支援,帮不了孩子,最后只有放弃,而不明白感觉统合是什么的家长,依然令孩子受困受苦,成了制造孩子感统困境的帮凶。
为了让健康的孩子更优秀,让有了感统困境的孩子能有效针对性地改善,心存“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来自台湾的王臻惠老师,将多年研究“感觉统合”的心得写成书。“有能力的爱~感觉统合概论”不仅提供授业为数十位测评师、数百位训练师的我们有了清晰、专业的“感统”、“感统训练”认知,还提供了许多关键的案例,成为我们服务的教战手册;同时,书中详尽地叙述了每项“感觉神经系统”的生长与窒碍的情况,及其表现在外相的行为状态,和性格的形成,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师、教师、育婴师、儿科医师成为专业手册;这本书促进对人全面的理解,帮助家庭教育具体而微的建构,是婚前婚后父母与儿女的生命链接图谱;这本书有触觉和前庭觉的原则性在家训练方案,可以帮助训练初期以及第一阶段“感统困难”的孩子。
这本书的诞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价值,脑科学在教育上的落实落地,因为有了“有能力的爱”,脑科学在身心发展的研究上,这本书成为指南针。
周钰清写于上海
2015-09-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