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吐槽一下影院的拍片!要点名批评的是北京三里屯的美嘉电影院!一天只有一场的拍片,周末都要一天一场是要怎样啊!一天一场就够恶心的了,居然还在中午11:40,这是什么鬼时间?安排在午饭的时间是不想让人看么?
本人在此呼吁!请影院注意电影拍片的问题,因为影院对电影的拍片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观众的选择!拍片多且时间段好不光有利于电影在观众多的观影时间观看,更体现了影院对电影的信心和重视程度,而最重要的是影院不能完全掌握观众的取向,影院这样有导向性的误导观众对一些电影的选择是很不公平的!
由于本人12点到电影院,而影院一天一场《新妈妈》本人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不进去看要不等第二天而且还是中午11:40看(周一中午都上班谁看电影,啊?我想彪脏话!)。没有办法只能进去看。我进去时已经是开始后的20分钟了,所以没有看到影片前部分,对这个电影的看法也多少是有失偏颇的。
http://s6/mw690/af5894d7tce576e53eae5&690
电影的整体氛围都静谧而揪心,整部影片充满温情色彩。从陆毅饰演的爸爸对儿子发火能看出,他是非常爱儿子的,发火更多的是恨自己没能让家庭完整。儿子对爸爸的珍惜和对妈妈的渴望也让观众更加深了对父子的同情更甚至有些怜悯。电影里父子间的互动能明显感觉男主角和儿子之间的默契和父子情感的融合,这点女主角就很生硬,与孩子之间没有很强烈的母子气场。可能是陆毅已为人父,对父亲的诠释无可挑剔,情绪动作处理的很细腻。
本片雨天戏份站了该片总时长的大约二分之一,因此氛围和整体基调是非常明显的,也能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其实本人更觉得该片是一个真情电影的混搭。第一,男女主角校园里纯美的初恋和小清新的风格,很有《那些年》的味道,虽然挑不出很大的错误但也没有很高的水准,尤其是在现在和回忆之间的切换,明显有些生硬,如果是男女主角在现实事件而非坐在那里叙述的穿插表述是不是电影的节奏就更加紧凑和有张力呢?第二,开始还觉得女主角的的台词和表演怎么那么牵强,但到后来才理解这“牵强”的含义,让人分不清是女主角演技不好本色就牵强还是用演技还表现牵强?而女主角的时间转换大有男版《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架势,两人在一起的原因也更加的戏剧化。第三,女主角来到丈夫和儿子身边与《人鬼情未了》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到来和离开的方式是下雨,这点是为什么呢?影片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据说有说服力的理由,这会让人感觉缺少情感的凝聚点。
从《甲午大海战》开始就很明显的感觉到陆毅已经没有偶像包袱了,就表演而言其实可以再放开一点,即使是文艺电影或是纯爱电影在演员的表演上也要让观众的感官深到骨髓里。这可能是韩国导演的通病,就是总喜欢隔靴搔痒。所以更喜欢陆毅对角色的感情注入,这让他的角色很有魅力也很有吸引力。而陆毅是本人认为中国最挺拔的演员,没有之一。
然而,该片带给观众的感动是无可厚非的,儿子对爱的渴望,父亲对儿子的愧疚对生活的努力,对妻子的盼望都让人觉得这对父子让人不忍放弃。影片中父子互动的瞬间都戳中泪点,而这种泪点是不分人群的,无论你是坚强的独立女性还是恋爱中的小女人,是事业型男性还是不谙世事的宅男等等等等,在这个秋末冬初的时节,当人还没适应这寒冷,可以看《新妈妈》让内心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