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语文味(公开课评课稿)
(2013-12-01 22:15:27)分类: 教师随笔 |
浓浓的语文味
刘坤老师和杨丽莉老师上课的共同点是:
1、
2、
3、
4、注重文本,从基础知识的传授、阅读的指导以及学习方式的引导等诸方面让学生学有所值,学有所得,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性。
备课、上课的艰辛。
我们学校提倡集体备课,倡导同课异构,每次公开课都体现了和谐的团队精神。本次在备课时虽然预设了很多问题,但是每次走入课堂后,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5个班中各试了一次,哪个环节出问题就重新备课,及时修改。
如何备课?
1、吃透教材。
首先是把课本、教参上的内容都反复阅读,达到融会贯通。然后搜集素材,我们把所有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能搜集到的都充分阅读、理解。
2、确定学习目标。
标从大到小有总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把这些标都弄清楚。小标要服从大标。
本课我们结合教参从课后习题中找到了目标。
如何教?
定出教学目标后才去考虑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去一味追求什么一鸣惊人的新招,尊重学情、因学定教:简简单单地教、清清楚楚地教、扎扎实实地教、富有情趣地教。
规律很多,比如:
(2)
(二)清清楚楚教
拿到一篇课文,要先对文本进行分析。什么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这条主线中有哪些关键词句链接,犹如一条项链中的线和珍珠。当用线将珍珠穿起来后就很明确了!怎样串珠呢?
1、教材只是教学的例子。把课文中重点的地方讲深、学透,要把教材当例子,学习方法,学习形式。
2、
我们要带领学生把听、说、读、写落到实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一旦遇到问题就要机智应对,但每一步要扎实有效。
A、比如:概括文意时,出现了问题,叫了几位同学都没说出来。她并没有着急,而是循循善诱地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这里一共概括了4遍。
第一遍:学生说。
第二遍:提示,能合并的内容概括起来说。
第三遍:师生一块说。
第四遍:让学生自己说。
说过4遍之后,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变得轻松了。
B、再比如:学习走搭石一段。她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说。一遍一遍慢慢往外引,直到把3个关键词全部引出来为止。然后用关键词连起来说。学生先说,老师说,学生再说。在这里学生们切实学会了抓关键词体会画面的方法。
2、一堂课的精彩,主要不是看老师的功底有多深,课设计得有多完整,而应看这种设计是否能让学生发展。老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搭梯子,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往上爬。如果能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或品词品句,内化所得;或用精彩的语言展现想像的成果;或通过感情朗读体现出来……把老师的精彩化为学生的精彩,那才是真正的精彩!
将浓浓的语文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充溢课堂、充溢每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