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仍保留学前期儿童爱玩的特性,仍对游戏保留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企盼游戏活动。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在正常情况下听老师讲课,聚精会神的状态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但是,如果要组织他们做游戏,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延长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地时间。基于这种认识,要重视做好“幼小衔接”,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组织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从而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游戏,一方面要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符合小学数学的具体授课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顾玩而没有学习上的收获,或者只接受了数学知识的变相灌输,而感受不到游戏的轻松与乐趣。小学数学游戏常用的有: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出色邮递员、猫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放风筝、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等。
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极大地改善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喜欢听老师讲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课堂充满笑声,使学生的情绪处于饱满状态,有助于发展学生灵活的思维。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课堂反应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教师出色的语言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力求使教学语言有情趣、形象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学生猜对后,我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的教学语言比干巴巴的直奔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学钟表知识要有趣的多,学生乍一听还以为是一则小故事,所以个个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仔细听,一下子就进入了听课状态。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在提出问题或者进行习题讲解时,要注意说话方式,通过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消除数学知识枯燥的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