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2014-05-06 15:05:18)
标签:

教育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雷英霞

教材内容分析

数据的数字特征是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内容,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 统计学最关心的是:我们的数据能提供哪些信息.为了能从数据中得到信息,除了对数据进行整理外,人们还用这些数据生成一些新的数,用它们来反映这组数据的特性,给出我们需要的信息,从而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中学习了统计图表,利用统计图表表达和分析数据,也是用图表体现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本节是从多个数据加工成几个数据来反映样本特征,从而估计总体特征。在初中学生学习了各数据特征,对基本概念比较熟悉,本节是对初中知识的深化。

三、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本节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三)、教学实施

“用数据说话”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例如股市的涨跌,GDP的增长,物价的涨幅等等无不与数据有关,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据的数字特征。初中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一些刻画数据数字特征的统计量,请同学们回忆这些统计量都有哪些?

Ⅰ 提出问题

什么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它们各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旨在复习几个统计量的概念

Ⅱ 应用示例

1下图从甲乙两个城市随机抽取的16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可以用如下茎叶图表示(打出幻灯片2):观察此图,找出每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检验学生对茎叶图和统计量的掌握情况

自学课本例1,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如果要应聘该公司,你如何看待公司员工的收入情况?

2)通过此题以及生活实例,你能总结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优缺点吗?

点评: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的优缺点。(打出幻灯片3

v1.平均数与样本的每个数据有关,所以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这是众数,中位数都不具备的性质,也正是这个原因,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但平均数据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总体时可靠性降低;

v2 中位数把样本数据的等分成两部分,它不受少数极端值得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

v3.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中点,但它忽视了其它的数据信息,无法客观反映总体特征;

v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都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设计意图:通过本问题,让学生能从三种数字特征中选择并运用某种数字特征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各种数字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各种数字特征的实际意义和优缺点。.

变式训练

1、     下表是某班4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得分统计表:

分数

   0

   1

   2

   3

  

     

人数

  

7

10

   x

8

y

请参照这个表解答下列问题:

(1)  用含xy的式子表示该班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班平均分《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2)  若该班这次竞赛的平均分为《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分,求《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的值。

解:(1《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2)依题意,有《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解得《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3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mm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抽取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40.0

39.8

40.1

40.2

39.9

40.0

40.2

39.8

40.2

39.8

40.0

40.0

39.9

40.0

39.9

40.1

40.1

40.1

40.0

39.9

分别计算上面从甲、乙两台机床抽取的10件产品直径的标准差。 

解:从数据容易得到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这10件产品直径的平均值《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我们分别计算它们直径的标准差: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直径的平均值相同,而甲机床生产的产品直径的标准差为0.161mm,比乙机床的标准差0.077mm大,说明乙机床生产的零件更标准些,即乙机床的生产过程更稳定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让学生意识到对数据数字特征内容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其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而不是记忆和使用的熟练程度。

Ⅲ 知能训练

1、已知某样本的方差是4,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2、已知一个样本132x5,其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3、甲、乙两名战士在射击训练中,打靶的次数相同,且射击成绩的平均数x= x乙,如果甲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那么方差的大小关系是S2————S2乙。

4已知三组数据1234511121314153691215对照以上结果,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有趣的结论?请你用发现的结论来解决以下的问题

已知数据a1a2a3an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Y标准差为Z。则

①数据a1+3a2 + 3a3 +3an +3的平均数为------,方差为------ 标准差为----------

②数据a1-3a2 -3a3 -3an -3的平均数为--------,方差为-------标准差为----------

③数据3a13a23a33an的平均数为-----------,方差为-----------

    标准差为----------

④数据2a1-32a2 -32a3 -32an -3的平均数为 ----------

    方差为---------标准差为----------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评价学生能否结合数据数字特征的概念做一些综合问题

Ⅴ、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和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Ⅵ、作业

   课本3031   习题1 12

(四)课后小结

统计的学习,本质上是统计活动的学习,而不是概念和公式的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中所采用的数据和问题情境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