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故事》教学反思
(2015-07-02 00:08:03)
标签:
娱乐 |
《剪纸故事》这课是湘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第8课内容,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再剪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掌握剪、刻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并能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5、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故事导入法教学,即先看《我和妹妹喂小松鼠》的故事,看的时候同时出示剪纸,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勾起了学生主动学习剪纸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我和学生探讨研究制作的方法步骤,再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最后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必须参与制作一个人物或景物,互相协调,使作业具有整体感和一定的情节。粘贴好后说说自己小组的剪纸故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理念以及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本节教案,在设计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通过上百度网站搜索有关的资源,并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充满生活化,设计多种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触动他们的求知欲。各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课堂上始终洋溢着和谐、亲切的气氛,学生参与度极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当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尽量的手、眼、脑都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