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布式领导

(2015-10-16 20:55:02)
标签:

佛学

实行学部制后,每个学部的管理自成一个系统,所有的管理工作仅仅靠学部负责人一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做到位,需要有人分担管理的职责。或许有人说,每个学部的工作还是那些,工作量怎么会增加呢?但是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过去的一个学部(特别是联小这个学部)的管理基本不成体系,学生管理和教学研究大多是粗线条的,所谓贯彻自上而下的一些举措大都被动式,毫无自主性可言,所以在学生管理和教学研究上的集体性疲软也就可以理解了。

为了解决目前的困窘,一方面,我们通过共同体的活动来促进学部内的自主教研,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让更多的人担任领导者的角色,来分担学校的管理工作,这样,分布式领导也就出现了。

分布式领导这个概念来自管理大师加拿大人明茨伯格,他指出,所谓分布式领导指组织的不同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动态地分享领导角色。其主要特征是:第一,领导角色由多个组织成员共同承担,不再是所有学部的事都由学部负责人管了,这个项目可以由这个老师领导全学部,那个项目可以由那个老师来领导全学部,大家都是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第二,领导角色更替的依据,是任务特点和成员能力匹配的程度,就是谁能干这件事就让谁领导。第三,分布式领导的岗位都是根据需要灵活设立的,一个项目可能设了一个主管,项目结束了,这个主管的岗位也就消失了,新的项目成立了,又会有新的分布式领导岗位。

河东区拟组织“吟国学经典,唱和美乐章”大赛,很显然,根据这个项目的特点和所需要的专业能力,音乐老师最适合干这件事,那就让韩思英、胡得刚担任这个项目的主持;河东区中小学校园电影视频制作活动,郭希超最适合担任这个项目的领导,那就让他来做;学校成立了那么多的社团,承担不同社团项目的老师都分担了那个项目的领导者角色。比如,朱时民的校园足球项目,乔凤霞的田径和乒乓球项目,胡得刚的古琴项目,李西选的读书(最好起个XX书院)项目,王树召的书法项目,还有诸如电影、科学实验、多媒体应用等等。像这样的分布式领导岗位还可以设:学生管理服务部、心理咨询师、国学经典教育部、曾曦作文研究院、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部、社团课程管理部、课堂教学评价部等等。

分布式领导的特点和优势:第一,每一个岗位的主管都是领导,都主要负责一项事情。为了使这些工作顺利开展,各个岗位可采取项目组负责的方式,由主管领衔组建一个项目组,项目组的成员由本学部教师组成。第二,分担了学部负责人(或年级主任)的工作负担。过去仅仅依靠学部负责人(或年级主任)长期做不到位的事情,现在分成若干个岗位,让有这方面管理特长的教师专心做一件事情,不仅事事有人做,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实现教研和教管的整合,改变管理过度领导力不足的问题。过去完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被以专业的项目组研究所替代,学部负责人(或年级主任)由过去命令式或行政式的指派管理,转型为支持各分布式领导项目组的工作,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管理关系。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分布式领导项目组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有机整合,必将改变学校管理生态,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良好氛围的形成。在这样的学校氛围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分享的、支撑的,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整合和利用,真正带来学校生长的蓬勃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