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球讲武堂(4)控制力量为什么会失去准度

(2015-05-21 11:27:16)
标签:

教育

体育

文化

 

控制力量为什么会失去准度

理论上来讲,如果我们是使用中杆来对母球做加速的动作,不管我们赋予母球多大的力量,都不会改变母球的行进路径。也就是说,都能够准确的将子球打进袋口!

 http://s9/mw690/003d2quEgy6Sr7Owq4o78&690

 

如图所示: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我们的架桥点非常正确,而且发力打击母球的位置也非常的正确。发力过程中也正确的维持球杆的方向。那么,不管我们以什么样大小的力量,都不会改变母球的行进路线!

然而,这只是理论罢了!实际打击的时候,这种打击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原因有三个:

1、球杆在接触母球之后。如果两者的相对关系改变了。哪怕是只有非常微小的改变,也非常容易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而放大两者的关系,最终还是可能打击出具有非常强烈旋转的母球!(我们在冲球的时候非常容易打击出强烈旋转的母球,就是这个道理!)

2、由于球桌的台布具有摩擦力,因此在不同距离的时候,母球所得到向前滚动的力量大小是不同的。而且当母球速度不同的时候,得到的滚动的力量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同样一个没有旋转的母球,在不同距离的状态下,如果想要维持母球不会滚动是需要抵消母球从桌布上获得的力量的!也就是说,需要赋予母球一定的,向后方旋转的力量。

如果我们赋予母球这种力量,就变成低杆了!

3、理论上是这个道理没有错。但是实际上,当我们在进行打击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参考依据的。不管我们如何摆放,这个架桥点还是根据我们的判断决定的。我们在瞄准的时候的凭借,其实就是由我们的本能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幻化)。刻意的追求这种中杆,还不如将因为距离所产生的变化,直接植入在我们的本能当中。

这样的锻炼可以使我们更加轻松的面对,因为距离产生的变化。而且也更加具有训练的效率!


这意味着我们的中杆其实就是一种习惯!

实际上,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我们的中杆,就是一种习惯!

既然我们所使用的中杆,它的架桥点不是在母球运动的路径上,而且我们的球杆也不会刻意去维持这个方向。这代表。如果我们瞄准目标球之后,再来改变我们所使用的力量大小的时候。母球的运动路径就会受到改变!

我想,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于有了准度之后,在进行母球走位控制的时候,为什么会失去准度的稳定性,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吧!

旋转我们先来基本上认识一下,不同的力量,为什么会改变母球的行进路径:

http://s7/mw690/003d2quEgy6Sr7SC2wuf6&690

如图所示:当我们利用不同力量大小对母球进行击打的时候:力量越小,母球受到的偏移分力就越小 (如图A所示)力量越大,母球受到的偏移分力就越大(如图B所示)。

因此,当我们瞄准好进球点之后,再来改变我们原先计划的力量大小的时候,会打不进目标球!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然而,真的使得母球的走位控制变得困难的原因。还不是这么的简单!现在我们稍微理解一些这种差距的由来,和发生的原因: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球杆在接触母球的过程中。改变球杆的方向也会改变母球的路径!事实上,这种改变球杆方向发力方式,就是一般我们所认知的“杆法”。

但是,这里面却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每种杆法在瞄准的时候,感觉(凭借)是不同的。

比方:如果我们刚开始用穿透来进行瞄准,发现塞球不够强了,或者是母球的速度可能过快了。因此需要使用一点拨杆来进行打击。这时候的架桥位置,和架桥高度是不同的。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台球最难的地方在这里了:如果我们没有重新设置架桥点,与架桥高度。一样也能够准确的将子球打进袋口。诞生,但是母球所获得的力量是不会等量增减的。

这是所有台球人最不能理解与改善的问题!

照道理,如果现在我们准备的力量是30%。结果发现力量大了,只需要28%的力量。那么,只需要减少2%的力量就可以了。同时把母球得到的旋转比率提升一些。然后重新在进行瞄准。这样不就可以满足这次的打击!

然而,实际上却做不到!

这个问题是所有台球人最无法理解与克服的问题!

前面说过,学习台球技术的人,在逻辑推演及判断上面的能力是非常好的。这样的思考判断对与台球爱好者来讲,根本就是在简单也不过的事情了!

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

前面也说过,准度练习是一种“定性练习”。打台球的人,不管是在练习准度,或者练习高低杆,塞球。其实所使用的力量方式,都会不经意的被限制在某些条件之下。

换句话说:打击者其实自己能够真正控制的力量,旋转是非常非常的有限的。

正如前面说的,瞄准是一种“感觉”。一般台球爱好者由于没有经过一些能够精确应用自己力量,或者旋转的练习,因此,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一种连续性的分割能力!

我们现在举例举一个简单的思考方式:

1、如果我们的力量只有3种习惯的大小,我们的塞球强弱只有3种习惯大小。那么,我们能够使用控制的打击模式只有3*3=9种模式!

2、如果我们的力量有10种习惯的大小,我们的塞球强弱有10种大小。那么,我们能够使用控制的打击模式只有10*10=100种模式!

换句话说:在第一种水平之下,我们能够实际控制准度和走位的模式只有9种,超过了这些习惯以外的模式,就是我们无法适应,和利用的模式!

有一些台球爱好者,通过球形练习等等方式,可以把控制的层面扩充到比方6*6=36种。这样的竞技能力已经非常的强了!

但是,如果想要达到第二种:10*10=100种的状态。是需要完全不同的练习过程的!

1、首先必须锻炼自己发力的细节,使自己的力量能够更为精确的划分。划分的细节不是只有力量的大小,还包括力量的形式。比方:球杆整体的动作长度。手肘力量所使用的比率。手腕力量所使用的比率。手腕所使用的时机。甚至是球杆接触母球之后的变化等等。

2、必须习惯产生母球每一种旋转的方法,特性,以及应用的时机!除了前面说过的拨杆,穿透和司登之外。还有诸如:托杆,瞄左打右,角度等等!而这些杆法是可以结合使用的,比方托杆司登,托杆拨杆等等!

实际上是不存在10*10=100的这种观念。因为一旦我们进行这样的训练。就不会受限在这些控制范围之内。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做某种意义的划分的。

比方塞球:我们需要远中近三个基准点,来使自己习惯距离与桌布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另外,我们还需要这种不同的距离来使自己习惯球杆和母球行进路线间的夹角变化!

这些东西,光听就会头疼!

我想许多的台球爱好者最为好奇与不解的一件事情就是:

如果,我打击出去的母球,具有合理的力量大小、旋转和精确的路径。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将球打的很准,而且能够控制母球?

是的!这是没有错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够打出这样的母球。这样的行进路线?

因此,我们练习的目的,就是如何使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不是吗?

台球技术,说的不是道理。说的应该是:如何使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

这些文章到母球为止,并没有教大家如何打好台球。

实在是要说服球友认识到问题,正视问题。才是最困难的问题!

S。这些内容是我在台球教材中的延伸讨论!请大家到我的其他博客内容中看看。后面的章节还会逐条逐项来说明台球技术应该具有的正确观点。

(未完待续)

傅文政 20155、21于台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