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应该怎么瞄准

标签:
体育教育文化 |
在传授台球技术的时候,球友们最多的问题就是:台球应该怎么瞄准?
回答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困难,我们先来看看台球有那些瞄准的方式?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不容易联想这些方式,还有就是每一个台球人,瞄准的方法也是变来变去的。就是要说明有那些方式可以对台球进行瞄准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几经考量之后,我觉得还是对每一种瞄准的方法稍微做一些引导性的说明,甚至对技术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做一个比拟。或许能够让球友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1、用打击母球的点通过中心形成的路径瞄准:这是所有刚开始学习打台球的人所使用的瞄准方式,这种方式是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领悟到的一种常识。当我们把架桥摆放好。左右调整球杆方向开始进行瞄准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但是,这种瞄准方式却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因为球杆的方向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处在接触母球的点,和母球中心点形成的路径上。因此,球杆在打击母球的时候,会带动母球。使母球的路径产生变化。如果要稳定这种变化,就必须将球杆接触母球的的变化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久而久之,整个打击台球的方式会不知不觉的被限制在这种习惯当中。对以后台球的进步产生非常大的阻力。绝大部分的台球爱好者,都是因为这个习惯的限制失去进步的空间!
所以我将准度练习定义为“定性练习”。
所以一些稍微具有准度的球友,想要控制母球走位的时候,会失去准度,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2、用母球的行进路径变化来进行瞄准:
前面说过,利用母球的点通过中心形成的路径瞄准,是日常生活学习中所领悟到的一种常识。那么,这种利用球杆击打母球的时候,预设母球移动路径的方式,就是一种应用。
如果我们的姿势非常的低,并且将球杆打在母球的上方,就会产生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上面方式的一种变异!
有的时候转动球杆,不止可以看见母球的路径,甚至还可以看见子球的路径!
这种瞄准方式比前面的轻松,但是危害性和致命性更大!
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假想。它和我们一般的模拟来不太一样!因为这种假想完全没有力量大小的支持,完全不需要发力过程的约束。而模拟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在进行评估!
有些人甚至用这种方式瞄准好。再改成低杆来进行打击!
台球技术有多难我说不清楚!但是台球技术肯定没有这么简单,这是一定的!
3、利用假想球来进行瞄准:
有人说打台球需要懂物理原理!
白痴有很多种,但是最白痴的人是什么?
那就是拜白痴为老师!
如果要讲物理,我问两个个问题大家应该就能够明白我的意思了:
如果拿假想球来进行瞄准,那,母球有多大啊?
如果拿假想球来进行瞄准,那是不是也要拿尺子来量量球杆的方向水平啊?
大家或许还是没有明白!
因为实际上是不存在这些参数,因此,如果用假想球来进行瞄准。基本上也就是应用身体上的一种感觉!一种判断!
前面说过,如果进球点不再母球的行进路径上面。母球会被球杆带动。因此,就算我们将假想球变成真的球。我们也未必能够正正的打在这个位置上!
假想球,完全是不懂台球技术的人创造出来的,说什么比较好呢?物理台球学!
4、用球杆进行瞄准:
有非常少部分的人,会注意到前面的瞄准方式不正确。因此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感觉。开始学习打击台球比较好的瞄准方式!慢慢的。就会发觉,其实母球就是一种力量的载体!由于,球杆能够带动母球,因此,如果调整球杆的方向,就能够改变母球的路径。久而久之,就会感觉到,能够利用球杆来进行瞄准(生命的这种特质,我称之为“幻化”,请参考我其他的博客内容)。
拥有这种瞄准能力的人,斯诺克可以连续超过80分。8球能够连续清台3盘!9球已经能够连续5盘了!
5、利用手腕进行瞄准:
既然能够利用球杆进行瞄准,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深化到自己的肌肉关节上面!由于手腕是直接接触球杆的部位,因此手腕的感觉首先会被深化!
这时候,能够感觉手腕的力量用的多一点,少一点,都会改变母球击打子球的位置!
但是,这种瞄准方式的打击能力和用球杆瞄准并没有差距,甚至更不容易稳定!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进步到这个层次的球友。都没有单独对自己手腕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根本无法控制这些变化!
我们看见最突出的现象有三点!
打击者对母球的旋转能力非常强!
失去中杆的打击能力!
稳定性下降!
6、利用手肘进行瞄准:
这有两种模式:
A、既然能够利用手腕来进行瞄准,那么支持手腕的部位,在得到训练之后,也会产生支持手腕瞄准的能力,最终会替代手腕的感觉!因此感觉到可以利用手肘来进行瞄准!这种能力的得到,主要是因为进行腕力的重新控制锻炼。因此能够完全的支持手腕的发力。整个打击的精确度,对于力量的分割控制能力都非常的强大!
这种打击瞄准能力,在中国已经足够成为一线选手!
B、有些球友。刻意的避免使用腕力。但是和手腕的瞄准能力一样,慢慢的也能够的形成以手肘瞄准的能力!
手肘由于方向感比手腕好,因此更容易形成打击瞄准的稳定!因此这种瞄准方式稳定性非常的好!但是,由于缺乏腕力的支持,母球的灵活度会降低非常的多!
不止如此,手腕由于肌肉组织复杂,灵活度大。因此在整个打击过程中,能够从各种方面影响打击的效果!手腕的这种能力,赋予了我们打击台球的灵性!因此刻意的规避使用手腕,就是使自己的打击失去这种灵性的支持!我们看见的就是整个打击变得非常呆板。保守!这种瞄准方式,只能成为二线选手!
7、球杆与母球的行进路径产生角度:
在前面的瞄准方法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没有完全产生对母球旋转的观测(预测)能力!这对于母球的走位控制还是非常粗糙的!
但是当我们可以整合手肘以下的发力部位,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够感觉我们所赋予母球的力量,实际上与母球的行进方向是存在角度的!这个角度的存在其实就是使母球产生旋转的基本原理(这才是台球物理学)。在物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分力”。
既然我们在瞄准阶段可以分辨这个分力的大小。因此也赋予我们调整这个分力大小方向的能力!因此可以对母球做更精确的旋转走位控制!
拥有这种瞄准能力的人。在9球上面可以是常胜军了!
(PS、女子里面。只有潘晓婷达到这种程度。可惜的是潘晓婷痴迷,代言碳纤球杆,由于碳纤球杆的响应速度太快,传力过程太短。因此在力量的分割上面,产生了难度,这种难度,最终拖垮了潘晓婷的台球技术。我还记得非常清楚,为了制止潘晓婷使用碳纤球杆,当我离开上海的时候,我甚至把自己的球杆送给了她。只可惜、如日中天的她,根本就不相信这些!不然,在女子组里面,她根本没有对手,就是费雪也不行!)
(十几年了,我从没有拿我和她的关系来炫耀自己在技术上面的成就。现在既然已经提到了潘晓婷,我就再说明她技术消退的另外一个原因。我在博客里面有一篇专门叙述关于技术形成的原理。有一个名词叫做幻化。幻化就是当我们一再重复一个动作的时候,身体会产生错觉。这种错觉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的分辨环境。帮助我们适应环境。潘晓婷当时的技术领域非常的高。因此追求的不再是技术的稳定,而是追求技术的巅峰。这是好事。但是她选择练习“开仑”。开仑和落袋式不同。开仑追求的是母球击打完子球之后的离开细节。而落袋式追求的是母球如何准确打进子球。
长久下来,潘晓婷自身对于准度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最终使得身体产生错觉(幻化)的决心下降。直接导致她在瞄准的时候,无法正确的引用自己的打击能力。其实不是她而已。整个台湾的台球界,都因为开仑的兴盛,直接导致落袋式打击技术的消退。)
8、锁定
这是台球瞄准技术里面的最高技术层!
其实从角度到锁定这个中间还有两个层级,但是因为文字叙述不容易表达,因此内容庞大。也太难理解,所以我们直接跨过这两个层级来说明!
不管是用任何一种“方式”进行瞄准,其实都是一种感觉。但是感觉是可以有很多的内涵的!比方:走位控制。比方:如何更加稳定?
前面说过,由于球杆和母球存在角度,因此母球的实际路线是应该被时时控制着的。那么身体是如何对这个路径产生控制能力的?
当我们观测到球杆与母球存在角度之后,由于我们的意志力一直都在要求母球最终是触碰到子球的进球点的。因此身体会将将母球接触子球点间的路径,幻化成为“重心線”。
由于重心線实际上和球杆的方向不同,又由于不同的发力,球杆带动母球的旋转方式,形成的路径也不同。因此在瞄准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的并不是打进这回事。而是精确的评估母球力量大小,以及旋转的合理性!只有当这些细节都确立了之后,我们才能够确定母球的行进路径!这时候,才能够对母球进行瞄准!
但是,人的能力有限。如何才能够确保打击的效果。最优先的当然是要先把子球打进袋口!
换句话说,在我们决定打击的时候,我们必须放弃“再”对母球做控制。才能够确保准度!因此,这时候,必须终止对母球的控制意图。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进”这回事。因此必须明确的做出抉择。这个抉择展现出来的就是对准度的坚持。因此必须将意念集中在进球点上!这个过程,就叫做“锁定”。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非常好奇,那母球还有控制吗?
是这样的:我们在进入打击区的时候,其实就是拿着控制好的母球在进行瞄准!这种误差,基本上不会超过两颗球的误差!(请参考我的博客内容“我为球狂”)
奥沙利文成为神的时候,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打球的!
那么。怎么瞄准,才会进步呢?
下面我将我的著作内容摘录出来说明!
第十八章 台球应该怎么瞄准
这是在传授台球技术的时候,接受提问最多的一个问题。
我们用什么瞄准。
答案非常明确:是用感觉来进行瞄准的。
问题是这种感觉很多。而且都有特定适用的用途。所以,用什么样的感觉来进行瞄准,并没有对错。
但是有些瞄准的感觉,会带着我们的技术,不断的朝前发展,而有些感觉只能适用于一时之间。
因此,理解技术是怎么发展进步的。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感觉来进行瞄准。
台球的瞄准方法中,最坏的就是感觉球杆的力量,停止在母球前面。而不敢假设力量已经穿越母球。
这是台球技术进步的第一步。
18-1 多样化的选择造成的误解
如图18-1图18-2所示:
http://s8/mw690/003d2quEgy6S9RFnJRB27&690
(图18-1) (图18-2)
在相同的球形下,也就是相同的母球位置,相同的目标球位置下。不同的架桥点也可以准确的将目标球打进袋口。
但是母球所具有的运动特性是不同的。
http://s11/mw690/003d2quEgy6S9RIhu0q6a&690
(图18-3) (图18-4)
如图18-3图18-4所示:
而且在相同的架桥点下,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力量大小来将目标球打进袋口。
因此台球爱好者大多有一个错误的感觉,认为母球的走位是控制自己的发力部位来控制的。
这也是台球爱好者在具有准度之后,想要对母球进行控制时的瓶颈。
18-2 瞄准三过
在前面的章节中说过许多关于母球受力之后,路径的变化。
因此,什么样的瞄准方式才能控制这种变化,是使自己技术进步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现这些变化,再来就是创造这些变化。最后才是利用这种变化。
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因为两个原因而产生的:
-
一是球杆相对于母球的路径存在角度产生的。
-
二就是不同的发力大小和方式产生的。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训练自己能够分辨这些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每一次打击瞄准准备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知道球杆击打完母球之后的离开方向。
为了使自己能够分辨,并且记忆这种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瞄准的时候,将这些变化做一个模拟。
三过
因此,台球在瞄准的时候,要做好三件事情:
-
瞄准的时候假设球杆已经通过母球: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架桥点对于母球之间的关系。
-
要假设力量已经通过母球:这样子,在我们进行发力的时候,才有遵循的依据,不会胡乱发力。
-
心要过:这样我们才能记忆比且分辨每一次打击所产生的效果。
http://s8/mw690/003d2quEgy6S9RL8Iyr57&690
(图18-5) (图18-6)
如图18-5.图18-6所示:
当我们进行瞄准的时候,虽然球杆并不能实质性的通过母球,但是我们可以预设球杆已经通过母球。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发现,必须调整架桥点才能够实现准度。
这种方式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细微的调整能力,当要对母球进行走位控制的时候。就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如果没有表现在失误上,也会表现在母球的走位控制上。
18-3 用什么感觉来瞄准比较好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说过,在锁定进球点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的感觉方式来实现准确的打击。
但是对于技术如何能达到这个高度,或者如何利用这种感觉来进行瞄准准备,并没有说明。
那是因为在实际打击中,瞄准准备的方式,会随着打击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不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怎么瞄准的原因。
其实打击台球,我们利用的都是一些感觉。
正如第6章中说到的优化和幻化。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初学者而言太遥远了。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技术,能够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或者是使自己的技术能够得到突破。
绝大部分的重点,是需要我们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打击习惯的。
对于高手而言,每一种瞄准的方式,在整个打击过程中,都会不断的被引用到打击准备当中。所以瞄准的方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随着我们打击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也会随着我们打击的需要而不断的改变。
那么对于瞄准而言。最重要,且最好的感觉是什么呢?
母球之所以产生路径变化,是因为我们赋予母球的力量,与母球的实际路径有了角度的关系。
所以,在瞄准准备阶段,我们就应该确切的知道这种相对关系才行。
而这种相对关系是由于球杆通过母球的方向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在瞄准的时候,有一个观念非常重要:
那就是,所有的打击控制,球杆必须能够合理的以我们的意念完成打击才行。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瞄准,球杆必须确实能够依照我们的想法,完成该有的动作才行。
当我们进行瞄准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应该击打目标球的哪个位置,才能够准确的目标球打进袋口。
但是,对于母球是否能够精确的击打到这个点,我们完全是依据习惯来判断的。那么这种习惯的养成方式,对于未来技术是否能够成长,就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引导,就会产生很多不好的瞄准方式。
叙述了这么许多的内容,就是想告诉读者:任何我们认为可行稳定的瞄准方式,都是经由我们不断的练习才形成的。
如果我们的方式不好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修正。许多高手都是经由许多次的修正,慢慢才拥有高超的技术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瞄准方式变得更好呢!
那就是:
利用球杆是否能够完成应该具有的方向,来进行瞄准。
有的时候,我们想要打一种球,我们的观念是对的,我们的准备也是对的。但是,球杆将力量传递给母球过程中的方向,没有和我们想的一样。那么,这个打击还是非常粗糙的。
在前面我们说过,准度是一种意念。准度是我们锁定进球点之后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
利用球杆的通过性来锁定进球点。
道理非常简单,想要完成什么形式的控制,得先形成需要的母球特性才行。所以,能够完成动作。才能够瞄准,或者锁定进球点。
当然。这样的打击方式,非常困难。但是困难不代表做不到。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球友们对于瞄准正确的观念。也期待能够启发球友。领悟台球技术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