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新唱课程纲要

(2015-03-12 08:52:51)
标签:

教育

分类: 计划总结

古诗新唱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也许正因为如此,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古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本学期开设了趣味古诗这一校本课程,课程注重人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二、课程开发原则

    以古诗文诵读为基础,尝试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古诗文特色活动,激发孩子们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人文修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爱读书的孩子多了,读书韵味十足的孩子多了,随口能说出名言警句的孩子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经典诗文中汲取大量的精神营养,气质也能得到提高。

 

 

三、课程学情分析

    本学期参加趣味古诗学习虽说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但是学生们大多在幼儿园或家里就以接触到很多古诗,家长也比较重视自己的孩子背诵古诗,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已背的古诗大都一知半解。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能够培养和彰显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

 

    具体目标:

    (1)“请你读一读”:图文并茂的诵读诗篇原文;

    (2)“请你说一说”:对诗文辅以注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3)“请你唱一唱”、“请你画一画”、“请你演一演”、“请你填一填”等综合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和技巧。

 

五、课程实施方法

    在实施校本教材过程中,以古诗文诵读为基础,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尝试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古诗文特色活动,激发孩子们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人文修养。

   1、熟读成诵。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唱、奏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填写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悠扬委婉的乐曲,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文的意韵,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的审美情操得到了陶冶。

 3、书、画诗文,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能够培养和彰显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评价

(一)课程内容

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指导感情朗读。所以在读通古诗之后我带领孩子们学唱古诗。通过配乐吟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最后,写绘古诗,孩子通过动手动笔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六、课程内容

1、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赠汪伦
唐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备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望庐山瀑布
 唐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清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7、绝句
唐  杜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留。
9、枫桥夜泊
唐 张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0、江南春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1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2、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