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北票方言(相声)

(2016-12-21 19:17:42)
分类: 我的作品


            

 话说北票方言  (相声)

                     

 

 

 

 

(甲上),

甲;嘿,那不是老*吗?

(乙上),

乙;老*好久不见,你干(甘)啥(煞)去?

甲;我没事,老*,这一崩子你干啥去了?

乙;去哈尔脑看老朋友了,这不,一去就呆了5个多月,这不,刚下车,还没到家呢?

甲;我看你带回来了一样东西,我就知道你去的时间不短了,

乙;东西?什么东西?

甲,哈尔脑话。

乙;哈尔脑话你都听出来了?

甲;当然,我最近在研究北票方言呢。

乙;北票方言?,那您说说北票方言有什么特点?

甲;研究北票方言首先要了解北票的历史。

乙;那您说说。

甲;太远的咱不说了,就说北票的近现代史吧,北票是一个移民城市,在近代历史上曾有过5次大移民,可以       说,北票的人口来自全国各地。

乙;嗯,我爷爷就常跟我说;(唐山方言)臭小子,好好学习,等放署假了,爷爷带你回唐山老家看看去。

甲;正是因为北票人多来自全国各地,另外,我们北票又是一个汉,蒙,满回等多个民族的相融合的地区。所       以,才形成了北票语言的多元化。

乙;我听说您对北票方言有研究,

甲;一般般,太浮浅了,

乙;那请您解析一下北票方言的渊源及特点

甲;北票的方 言有以下八个特点。

 乙;那您先说说哪八个特点?

甲;北票方言的8大特点是;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复杂性,多样性,区域性,俗语性,盐重性,颠倒性,危险性。       


                      一,北票方言的多样性

            

甲;北票大致分为5个方言区。8大特点。

乙;那您先说说哪5个方言区?

甲;大凌河东河南,河东为锦,义方言区;大三家,哈尔脑,桃花吐,东官营娄家店为        招都把方言区 ;北塔子,台吉       营,黑城子,宝国老,泉巨永为内蒙赤峰方言            区;城郊五间房一代为本土方言区。

乙;哦,那北票方言的8大特点呢?

甲;北票方言的8大特点是;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复杂性,多样性,区域性,俗      语性,盐重性,颠倒性,危险       性。


                 二,北票方言的创造性


乙;那您先说说;北票方言的创造性

甲;我们北票人的方言中的读音在字典上没有,

乙;我就不信,新华字典上没有?

甲;不但新华字典上没有,就是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上也没有。

乙;我百度上搜。。

甲;百度上你也搜不到。

乙;那您说说,我就不信查不到。

甲;那,(用拳头轻轻地打了乙一下。

乙;你干嘛dui我一杵子?

甲;就你说的这个dui你说咋写?你在字典上给我查一下。

乙;查不到。

甲;对不起,dui了你一杵子,我请你吃饭,表示歉意,

乙;你请我吃什么?

甲;这不快过年了吗?我给你teng点粘糕。

乙;teng---,哎,teng字怎么写?

甲;北票方言,字典上没有。

乙;我不信,你再说几个我们北票人创造的字典上没有的字。

甲;前几天,相声)

甲;那好,我就说一下我的一个农村表弟的事,你看,我说了多少字典上没有的字。

 

 

 

乙;好,我就不信,看你能说出几个字典上没有的字?

甲;我表弟和北票城里的赵老三ga亲家了。这个ga字字典上有吗?

乙,没有。

甲;我表弟的亲家是大城市人,大学毕业分到北票的,这个人哪点都好,就是说话不直截了当,有点zhuai ,

乙;zhuai字字典上没有。

甲;我表弟没有文化,都是他和他亲家说话从来不犯chua,chua.

乙;那是你表弟有涵养,哎---,这个chua,chua字典上也没有

甲;今年入冬以来,我表弟就打算chua功夫去城里看看亲家,。

乙;这个chua 没有,

甲;我表弟把这个打算和他媳妇说了,他媳妇就一直teng着,也不知道她心里有什么咕咕niao?

乙;teng字没有,niao字也没有。

甲;我表弟一看媳妇一直不表态就偷偷地zei着她,,

乙;zei字也没有。

甲;过了半个月,我表弟才明白,原来他媳妇是等大棚里是蔬菜到大pen了再去,为的是给亲家带点农村的土特产。

乙;人家也是好心。哎----着大penpen字典上也没有。

甲;去的时间定了,表弟媳妇到大棚割了新鲜的芹菜,摘了一篮子西红柿,还有茄子,辣椒,就是没有割韭菜。

乙;为什么不割点韭菜?

甲;割了,我一看,不行,这韭菜有点rong.

乙;rong字字典上也没有。

 

 

甲;我表弟媳妇说了,多了亲家也吃不了,送也得得lu须着送。

乙;这lu须的lu字也没有。

甲;本来还想带点新腌的辣菜疙瘩,

乙,是应该带点,辣菜疙瘩城里人喜欢,那是下酒,下饭的好东西。

甲;我捞出来一个尝了尝,不行,今年的辣菜不好,吃着发gen.

乙,gen字没有。

甲;去的这天,我表弟两口子好一顿扎古,

乙;会亲家是的好好打扮打扮。

甲;我表弟一身新衣服,脖子上围着一个一zha朵宽,一tao多长的貂皮围脖。

乙;这个zha字没有。你表弟媳妇很会打扮他老公呀。

甲;这个围脖价格不菲,是表弟媳妇省着zun着,攒了四千多元钱买的。

乙;zun字没有。

甲;和你说吧,我们北票人在方言上创造的很多字在字典上都没有。

乙;我信了。

甲;比方说,我们北票人有的地方吧隔开叫gei开,把有的人胡说叫瞎lu,lu,把落后了叫sha后了,把裤子脱了叫     把裤子tun下来,把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叫他二八ken子,被人超越了叫gai下了,摔倒了叫zhuai倒了,下     雨后地湿叫地neng,……我说的这些字字典上都查不到。

乙;我服了。

甲;服了吧?还想问什么?


            三,北票方言的复杂性


乙;那就请您说是北票方言的第二个特点---复杂性

甲;好呀,现在人们说话办事都讲究简约,高效率。而我们北票人就往往把简单的话说复杂了,形成了独特的北     票方      言。

乙;怎么个复杂法?

甲;比如说;一个人乱串,外地人说;这个人“哪都去”。

乙;我们北票人咋说?

甲;我们北票人这样说;这个人“(遥)哪都去”。比其他地方人说话多一个“遥”字。

    说“夜来哄哄”,也要多出一个字来。

乙;多个什么字?

甲;夜来(个)哄哄。

乙;再说两个,

甲;有人给你打电话问你;“你在哪呢”?

乙;北票人咋说?

甲;“你在哪(亥)呢”?非得多出一个“亥”字来。

乙;是这样,我媳妇就把“前天”说成“前天(个)”,还有“昨天(个)|,“后天(个)”。

甲;你媳妇有什么特殊 的?人家别人的媳妇也都这样说、。

乙;我前天过生日了,我的生日是“腊月的”,北票话咋说?

甲;我们北票非得说成四个字。

乙;怎么说?

甲  你的生日是“腊月(欠儿)的”,前天(个)过的。

乙,我在其他省打听路“去张村怎么走?”

甲,对方怎么回答的?

乙;“去张村呀?不远就到了”。

甲;我们北票人嫌回答的字少。

乙;北票人怎么回答?

甲;“去张村呀?不远侠就到了”。

乙;您再说一下其他方面的,

甲;你看着舞台五颜六色。流光溢彩,观众席上坐着的姑娘们衣着打扮绚丽多彩,咱      们就说一下色彩方面的北票     方言,

乙;先说蓝色。

甲;蓝色,本来就一,两个字就能说明的,我们北票方言在色彩后面加点形容词句,      就复杂化了,

乙;怎么说?

甲;蓝瓦瓦地。

乙;绿色?

甲;绿薇薇地。

乙;黄色?

甲;黄拉把几地。

乙;黑色?

甲;黑不出溜地。

乙;粉色?

甲;粉都噜地。

乙;灰色?

甲;灰戗戗地。

乙;青色?

甲;青个当地。

乙;白色?

甲;白疵拉古地。

乙;红色?

甲;红赤鲜鲜地。

乙;紫色?

甲;紫青滥靛地。

乙;您再说说其他方面的。

甲;其他方面也是,我们北票人在说话上是不吝惜文字的。,比如说,来自生活方方      面面的,我们北票人在语言上喜欢多加一个字。

乙;什么字?

甲;比如,土豆,豆角,粉条儿。我们北票人都喜欢加上一个子,叫土豆子,豆角        子, 粉条子……

乙;您说的是蔬菜方面的,其他方面还有哪些?

甲;就拿每个人的身体部位来说吧,我至少能说出30个带子的的多余的字》

乙;你就请您把我的身体部位带子的说说,我就不信您能说出30个带子的?

甲;好,您听着,(指乙脑袋),这是什么?

乙;脑袋呀。

甲;脑袋瓜子。(指乙脖子)。这是什么?

乙;脖子呀。

甲;脖梗子。

乙;您就不要一个一个的指着我说了,您就从上往下说吧。

甲;好。(指乙的各个部位),我可是说了?您数着点。

乙;说吧。我数着。

甲;脑袋瓜子,脑门子,眼眶子,鼻梁子,眼窝子,后脑勺子,脸蛋子,下巴磕子,       腮帮子,耳朵根子,嘴巴子,牙花子,牙床子,舌头根子,嗓眼子,脖梗子,      肩    膀头子,胳膊肘子,手腕子,胸脯子,肋挿子,肺管子,肚馕子,肚脐       子,腰窝子,屁股蛋子,大腿根子,大腿肚子,小腿肚子,脚腕子,脚脖子,脚      丫  子,脚趾盖子。

乙;我数着呢,不够40个带“”的部位。

甲;您心眼子真多。。(继续说,指着乙的肚子)。您的,肚子里面还有花花肠子。

乙;(乙手指甲,)您才有花花肠子呢。

甲;您撂下手爪子,少跟我瞪眼珠子,

乙;还差3个带“”的身体部位呢。

甲;实在不好意思,您的中间部位有几个隐私零件,我就不说了,您也知道……。

乙;停,打住,不要说了,就算您说的够数了。


 乙;好了,好了,不要再说了,我们北票方言 确实是把简单的语言复杂化了。

甲;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北票人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把语言复杂化的地方很多。


      



      四,北票方言的严(盐)重性


乙;北票方言的复杂化就到这,下面请您说一说北票方言的严重性。

甲;好吧。我问你,我们北票处在中国的什么位置?

乙;塞外北方呀。

甲;对,我们北票人地处中国的北方,有着北方人豪放的性格,所以,

    语言上也比较粗犷豪放。说话时语气比较重。外地人说我们北票人吃盐多,

乙;哦--盐重。

甲;对,在语言上体现了“盐重性”。

乙; 请您  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听听。

甲;好吧,在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前我先问您一下,我们北票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乙,在塞外的北方呀。

甲;您说的非常正确,我们北票处在祖国的北方,所以,我们北票人有着北方人的豪      迈性格,在语音的表达上    比较粗旷豪放。说话的语气底音重,外地人都说我      们北票人吃盐多,说话言()重。

乙;怎么证明北票人说话言(盐)重,请您举几个例子好吗?

甲;好吧,对一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应该读轻声,而我们北票人则不,偏      把应该读成轻声的读成重     音。

乙;请您举几个例子好吗?

甲;可以呀,比如说“玻璃”,璃,读轻声,我们北票人不那样读,

乙;怎么读?

甲,玻---璃(离)。

乙;您再举几个例子。

甲;我们常吃的烧饼,北票人叫烧饼。锄头读成锄头。

乙;尾音重。

甲;胡萝卜,我们北票人常说成胡萝卜(碑)。西葫芦,读成西葫芦(鲁)

乙,我是经常听北票人这样说话。
   把这个东西绑的牢绑点,我们北票人这样说,把这个东西绑的牢帮的。把小朋友     读   成小朋友。

甲;哈哈,您也会读北票方言了。

乙;入乡随俗吗嘛。

甲;我们北票方言虽然具有一定的严重性,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名词的读音        上还是知道避重就轻的。

乙;在词句的读音上读轻声、

甲;是的,比如说,形容一个人在衣着打扮上很讲究,干净利索,我们北票人叫“四             志”,志就读轻声。

乙;我媳妇就很四志、----,哎,我怎么说话也盐重了?西葫芦,读成西葫芦(鲁)


甲;你把四志说成四志,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乙;北票方言四志是指的房屋建筑周围的东西南北方位。

甲;所以说,我们北票人是很聪明的,在一些语言的读音上还是能够分出轻重的。

乙;佩服。

          


       五,北票方言的颠倒性



乙;您刚才说北票方言的八大特点中有一个颠倒性,您能说一下吗?

甲;所说的颠倒,其实就是我们北票人说话喜欢用倒装句。

乙;请您说说看。

甲;(用手在乙面前煽风),这个动作怎么说?

乙;忽煽呀。

甲;我们北票人倒着说,叫煽呼。这个人真能煽呼。

乙;你才能煽呼呢。

甲;我们北票境内有一座名山,省内外闻名。

乙;我知道,叫大黑山。

甲;我们北票西部乡镇的人不叫大黑山。

乙;叫什么?

甲;黑大山。

乙;真是颠倒着说。

甲;修暖气的主要工具,(做拧管子动作),叫什么?

乙,管子钳。

甲;我们北票人叫管钳子。

乙;是倒装句。

甲;妒忌,北票人说忌妒。

乙;您再举几个例子。

甲;比方说,“你说话小声点”,我们北票人说“你说话小点声”。

乙;小声点,变成小点声。

甲;回家了,回,动词在前,家,名词在后。我们北票人把回家的意思颠倒着表达。      家走了。大家的知道是回    家 的意思,

乙;家是固定的,能走吗?

甲;是呀,我们北票人就这样颠倒着说。

乙;您再给我举几个 北票方言中颠倒的例子。

甲;我们常吃的蔬菜---花菜。我们北票人叫菜花。刚才说成才刚,喜好说成好(浩)  喜。小肚鸡肠说成下肚    鸡 肠。

乙,您说的这些,我也都听说过,北票方言有些读法确实是倒装句。您再举几个例        子。

甲;(学报警声音),这个声音是从用什么设备发出来的、

乙;报警器呀。

甲;我们北票人不叫报警器。

乙;叫什么?

甲;警报器。

乙;又颠倒了。

甲;还有,我们常吃的柿子饼,我们北票人叫柿饼子。了不得,说不得了。

乙;北票方言中虽然具有颠倒性,但是,我们都能听的懂。

甲;看你这体格,好像喜欢运动。

乙;是的,我喜欢运动,尤其喜欢参加赛跑。

甲;赛跑这项运动很好,但是我们薄弱管赛跑不叫赛跑。

乙;叫什么?

甲;叫跑赛。

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甲;我们北票人叫乱八七糟。

乙;有意思。

甲;比如说,东西坏了送到修理部了去干什么?

    

乙;去修呀,

甲;我们北票人不说去修了。

乙;怎么说?

甲;修去了。

乙;你们北票人说话是有特点。

甲;我们北票人还把“鼓捣”说成“捣鼓”,“诚实”说成“实诚”。“承认”说    成“认诚”……。


乙;北票方言中的颠倒词语还真不少,

甲;是的,北票方言的颠倒句还有很多,比如…… 


乙;停,停……。咱们说的时间不短了,(看手表),现在都晚上8点了,肚子有点  饿 了 ,走,我请您吃宵夜。

甲;你请我宵夜我不去,我们北票人喜欢吃夜宵。

乙;北票人总是颠倒着说。

甲;是呀。

乙;好了,好了,您介绍的北票方言的颠倒性,也就是倒装句我基本上明白了一些。      下面请

   您说一下北票方言的区域性。


         六,北票方言的区域性


甲;好,我就给您说一说北票方言的区域性。北票南临锦州,东靠阜新,西近朝阳,

, 北接内蒙古,随着历史的变   迁和于这片周边的联系,逐渐形成了北票人所特有

   的具有区域性的方言。

乙;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甲;主要表现在一些词句的发音上,

乙;能不能给大家详细的说说?

甲‘比如,黑色的黑字,标准读音为hei,一声,

乙;北票人怎么读?

甲;北票人hei,三声。

乙;有这样读的吗?

甲;北票北部的人就这样读把黑城子说成hei(hei,三声)城子,把黑豆说成(hei三声)豆。

乙;你别说,我还真听有人这样说过。

甲;青色的青字,北票人读成(请),(请)豆。

乙;我有时也这样说过:“媳妇,你今天不是去凉水河下湾子吗?回来给我捎回点青(请)豆来,我晚上炒盐     豆 下酒 ”

甲;我们北票人管下湾子不叫下湾子,

乙;怎么叫?

甲;我们北票人叫下湾(万)z子。

乙;地图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下湾子。

甲;我们不管什么地图不地图,我们就叫下湾(万)子。

乙;看来北票方言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

甲;你是学农的,我问你,你的这样业务都是什么?

乙;,下乡呀,主要是下乡指导工作。调研。

甲;那我问你,你下乡都去过哪些乡镇?

乙;马友营乡的大乌兰,西官营镇的松树台沟,宝国老镇的十八台,……

甲;停,停,这几个地名你都读错了,

乙;读错了?那怎么读?

甲;马友营的大乌兰,我们北票人叫大乌兰(懒)。西官营镇的松树台沟叫松树台       (奤)沟。宝国老的十八台叫十八()。北票的乡镇你还去过什么地方?

乙;我还去过西官营镇的大巴里,还有台吉营乡的二色。

甲;这两个地名您都读错了。

乙;这些地名,北票人怎么读?

甲;西官营的大巴里,我们北票人叫大巴(霸)里,台吉营的二色叫二(shai三          声)。

乙;北票的方言还真得掌握一些,要不出门办事,特别是我经常下乡,棵不要弄出什     么笑话来。

甲;像您这么聪明,又对北票的方言感兴趣。一定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和掌握北      票 方言。

乙;谢谢您的夸奖,我还想知道北票方言的俗语性,您能在给我介绍一下吗?

甲;好呀,既然您这么喜欢了解和熟悉北票方言,下面我就给您介绍一下北票方言的      俗语性。


         七,北票方言的俗语性


             八,北票方言的危险性


甲,下面我给您说一说北票方言的危险性……

乙;停,您刚才说的那些什么创造性,区域性什么的,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您刚才       的北票方言有危险性 ,我认为有点危言耸听。 

甲;您不信?

乙,我还真不信。

甲;好,那我就给您说说北票方言的危险性。

乙;洗耳恭听,

甲;别人不说,就说说我的二表哥。

乙;又是您二表哥。

甲;我二表哥大学时和他的一个同学处对象了。俩人在大学互帮互助,感情很深。

乙;你的表哥对象是哪里的?那就张罗结婚吧。

甲;我二表哥是坤头波罗的,他的对象是湖南的。

乙;你表哥就应该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呀

甲;是呀,我二表哥和他对象专程去了湖南,看望老丈人。

乙;姑爷看老丈人是应该的。

甲;我二表哥去前准备了很多礼品。

乙;那是应该的。

甲;我二表哥为老丈人准备了很多北票的特产,什么北票精粉蛋糕,兴红杏仁乳,龙潭       粉丝……

乙;都是好东西。

甲;到了湖南老丈人家,老丈人,丈母娘一看我二表哥就相中了,招待的非常好。

乙;姑爷子是老丈人的家的头等客。既然老丈人,丈母娘都非常满意,那就张罗结婚吧

甲;结什么? 黄了。

乙;因为什么黄了?

甲;就是我二表哥说了一句因为北票方言。

乙;说什么方言把好端端的一对情侣给拆散了?

甲;湖南人把买东西的价格平均计算叫“”。

乙;北票人怎么说?

甲;北票人叫“跌”,比如说;我买了5斤肉,花了70块钱,一斤肉跌着多少钱一斤?

乙;我是经常听北票人这样说,“我买了3斤土豆,花了8块钱,跌着2块6一斤,便           宜”。

甲;我二表哥到了湖南老丈人家,受到了他老丈人一家人的热情接待,他    老丈人特意打发他儿子到超市买了一只甲鱼。

乙;咱们这地方叫王八,那个东西大补。

甲;我二表哥的内弟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只王八,,回来后八王八拎到全家    人面前,问我二表哥:姐夫,我买的这只王八是三斤二两,一共花了      265元,您给算算,这只王八核着多少钱一斤?

乙;不好算。

甲;别看我二表哥是大学生,但他是学哲学的,对数学不行。

乙;算出来了吗?

甲;我二表哥开始算上了……。你这个王八跌……,(掰手指头算)。你    个王八跌……

乙;北票方言在这用不合适了。

甲;我二表哥老丈人当时就不高兴了。

乙;肯定不高兴。

甲;我二表哥实在口算不出来,掏出手机,用手机计算器算。很快,算出来了,高兴地对他内弟说“我算出来了,你这个王八跌----着82元8毛1一       斤”。

乙;还算呢?,你二表哥老丈人都啥表情了?

甲;我二表哥老丈人当时下逐客令了,“你竟一连叫了我三遍王八爹。这   个亲不做了,我也没有你这个姑爷子”。

乙,你二表哥也是,好好解释解释不就行了吗?

甲;解释没有用,他老丈人贼倔。说什么也没有用。

乙;那咋办?

甲;没办法,对象黄了,我二表哥连夜做火车回北票了。

乙;看来在某些地区说北票方言还真有危害性。

甲;这个还不严重,最严重的是说北票方言有时容易陷牢狱之灾。

乙;您这是吓唬我吧?

甲;不是吓唬你,我三表哥就是因为说了一句北票方言,被送进看守所关     了7天,,

乙;什么时候?

甲;1970年。

乙;正是wg时期。你三表哥说什么了?


甲;我三表哥喜欢京剧,尤其喜欢反串唱旦角,他嗓子好,伴相也好,

乙;那正好呀,那个时期实兴样板戏,可以在样板戏里演个旦角呀,比如     阿 庆嫂,江水英,李铁梅什么的。

甲;是呀,那时乡里成立了一个样板戏学习班,我三表哥在样板戏里演李     铁梅,由于他扮相好,又有一个好嗓子。不要说在乡里,就是在全县     也是数一数二。

乙, 那就演下去吧。

甲;不行呀?

乙;为什么?

甲;因为他说了一个字的北票方言,被关进看守所关了7天。

乙;那么严重?

甲;是呀,县里的京剧团也在排红灯记,由于没有合适演李铁梅的主角,听 说我三表哥演的好,县里的一个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带着文化局,剧团的有关人员到了乡里,要先看看我三表哥到底演的怎么样。随便看看这个乡剧团的演出水准。

乙;那时领导都认真。

甲;是的,在乡里的一个广场上临时搭的一个戏台,县领导一行人坐在前排,后面是观众。

乙;挺隆重。

甲;戏开始了,第一场,接应交通员,第二场,接受任务,演出都很顺利。到第三场时,出亊了。

乙;出什么事了?

甲;其中有一句唱词,我三表哥是用了一个北票方言,出问题了。

乙;出什么问题了?

甲;“”这个字的读音,我们北票人常常读做“”。比如说揍饭,揍活,揍棉衣……

乙;我在农村也经常听到,两个人见面,其中一人问另一个人“你揍啥去?”

甲;就差在这个字上,李铁梅有一句比较经典的唱词,(唱)“揍事要揍这样的事”,

乙;读音不不标准,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甲;这句没有问题,还有一句呢

乙;下一句是什么?

甲;(唱)“揍人要揍这样的人”……

乙,这个字用在这句上就有点问题了。

甲;当时县领导就不高兴了,非常严肃的说“停,停……”。

乙;进行不下去了。

甲;县领导说,这是有意破坏样板戏,就这样,领导的一句话,我三表哥就进去了。

(甲,乙二人向观众谢幕,二人鞠一躬后,甲下,乙继续鞠躬)


甲;(回头对乙说)你还揍啥呢?还不快点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