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九头十三坡

(2013-04-10 10:19:38)
标签:

杂谈

分类: 传统文化
据《宋史、黄干传》记载:安庆古城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当年老城区座落在一片西北高,东南低的丘陵上,城内外诸多山头,如盛唐山、黄甲山、杨家山、卫山头、高井头、朱山头、平安岭、同安岭等,城墙多傍山而建,周长九里十三步。城内街道爬坡上岭,起伏叠岩,故尔便有了九头十三坡,造就了安庆城建的一大特色。 

查阅安庆古地图,得知九头十三坡初步形成的过程。翻开道光五年(1825年)怀宁城郭街衢图,九头十三坡中的高井头、大拐角头(北门)、登云坡、宣家坡、任家坡、黄家坡、五挡坡,游家坡就明标其上;而民国四年(1915年)怀宁城厢图,除上述二头六坡外,又添加了小拐角头(东门)、司下坡、县下坡,形成了三头八坡;到了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安庆市区图又标加了卫山头,横坝头,墩头坡、朱家坡,形成了五头十坡;在1985年安庆市区图上又增标了昌家坡,形成了有图可查五头十一坡。它们是高井头、卫山头、大拐角头、小拐角头、横坝头、登云坡、宣家坡、任家坡、黄家坡、五挡坡、游家坡、司下坡,县下坡,墩头坡、朱家坡、昌家坡。 

翻阅《安庆府志》、《安庆市志》、《安庆地名录》、《安庆文史资料》、《百年安庆》等图书资料,关于九头十三坡的记载,又众说纷纭、参差不一,除上述有图可查的五头十一坡外,还有墩头、游山头、朱山头、高山头、上盘营头、下盘营头、上码头、下码头、新码头、卸甲坡、凤凰坡、邓家坡等,归纳起来九头变成了十四头、十三坡也变成十四坡。 

带着疑惑,我先后走访了编篡《安庆市志》的蒋放老先生、编篡《安庆地名录》的聂志馨老先生,以及专门研究安庆老城的张健初先生。先生们认为,之所以造成众说不一的差误,既有传讹之记载,也有牵强附会之定夺。 

通过研究及实地考察,笔者认为1987年聂志馨先生在《安庆文史资料》第17辑关于九头十三坡的介绍基本准确。但它们今在何方,我们根据聂老提供的线索进行实地考察,逐一寻找核对,九头十三坡旧址地遗迹仍依稀可见,现大致介绍如下: 

  卫山头(体育场东侧),现体育场南侧有卫山头巷,并建有卫山头小区;高井头(建设路),现大二郎巷口与建设路交汇处,建有高井头商城;横坝头(大观亭西侧)现西门外老防洪坝闸门旧址北侧,一度改为墩头坡巷;大拐角头(北正街南),现北正街与孝肃路交汇处;小拐角头(天后宫),现胡玉美商城后门火正街一带;高山头(朱家巷旁),现海关东侧,海事局后面,沿江路小学教学楼处;墩头(大观亭西南),现市血防所附近(大观亭街76-80号);游山头(鸭儿塘对面),现热电厂内;朱山头(太平寺旁),现市毛毯厂内。朱家坡(沿江东路),现海关至安庆港道区前沿江东路,一度有朱家坡巷,并建有朱家巷小区;卸甲坡(东门同城巷),现枞阳门商城内,原火神庙旁;昌家坡(一说张家坡殡葬馆旁),现市帆布制品厂围墙后(南庄岭1-11#),建有张家坡垃圾转运站;任家坡(胭脂巷西),现滨江桥东,建有任家坡小区,南二巷坡存;邓家坡(杨家塘附近),现近圣街与扬家塘交汇处,老鞋厂门前;登云坡(胭脂巷口对面);现清真寺盛唐山庄南侧,坡有保留原风貌(麻石条坡,73级台阶),立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凤凰坡(大南门口),原镇海门外通往江边的坡,现大南门街口防洪坝处;宣家坡(大南门城隍庙附近),现与任家街交汇处,建有宣家坡小区;司下坡(四方城附近),现设司下坡街,龙门口街至玉琳路,正在铺水泥路面;五挡坡(西城门口),现滨江桥西,设有五挡坡街,街南建有滨江苑小区,街北建有蓬莱街小区;黄家坡(一说黄甲坡、扬家拐旁),现为滨江桥下龙山路一段;县下坡(五挡坡对面),现龙门口路街传统民居“高岗呜风”南侧,建有县下坡小区;墩头坡(一说古名游家坡,大观亭附近),现大观亭小学西,大观亭街60-80#处,南侧设有墩头坡巷。至此古城九头十三坡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你的面前,如有兴趣,双休日也携上你的家人去寻访一番,定会别有一番情趣,乐在其中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