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量阅读的实践与思考---韩兴娥讲座

(2020-04-09 17:32:07)

 

      46日,我有幸聆听了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的实践与思考。这几天我自己一直在思考: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教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唯一的家庭作业是班级循环日记;四五年级的学生在40分钟内写出立意新颖、自然通畅的600字左右的习作成了普遍现象,其中富有文采者也不是个别现象;全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怎么可能?那么快的速度会不会造就一批天才生的同时,再造就一批平庸成绩底下的学生?

    没想到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就使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改变。 “海量阅读” 讲座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 韩兴娥老师的《骏马的悲歌》让我们所有的与会者大为震惊,高效率的课内阅读,学生那渊博的知识积淀,连我们都自叹不如。余下有几位韩兴娥团队的教师的课内阅读分别向我们展现了小学阶段的课内阅读魅力。这个报告让我明白阅读教学的重要,虽然短暂,但是更加使我明确了语文应该怎样教。韩兴娥老师的成长之路和她的“海量阅读”让我有了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同提高。

新课程把老师和学生称为学习共同体,把老师称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求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可是在小学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如此不对等的首席要在有考试压力的课堂上实现平等的交流,何其难也!没有平等的交流,何来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个传播文化的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我们应该学着做一个文化人,边教边学,哪怕是和学生一起学。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就可能逐步实现课堂上的对等交流。何况,像韩老师那样进行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一般学生都能适用。和学生一起阅读——这是一条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成长的大道。

二、拓展语文教学的天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有人说:老师教学的视野总也望不到教材之外的富饶的土地,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知识就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学习了这些知识任务就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在一种固定的思维的约束下,我们就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运行,从来没有想到要脱离这个轨道,因为连这种意识也没有,所以我们目之所及才总是方寸之地。如此教学模式下的老师,你快乐吗?你的学生快乐吗?你的课堂高效吗?我们凭什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复杂多条的课堂环节,复杂多样课堂评价标准使我们上一堂优质课要努力一星期。可是,我们费劲心力的努力到底收效怎样?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阅读,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我想韩兴娥老师的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后劲会更大。我们应该依靠语文实践活动这条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依靠课外阅读这一片浩瀚的海。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利用课内的时间阅读课外的书籍、文章是一条拓展语文教学天地的有效途径。

三、引领学生海量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天天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语文习惯,学生是可以受用终身的。从学生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大量阅读对孩子们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所以“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想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简单,轻松,“读”才是硬道理。这两点最重要的都在韩老师的课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阅读就是一切,读可带说、读可带写。读是厚积广储,是蓄势“说”“写”是表达。古人云“读书破万卷”就是积累,蓄势、是入;“下笔如有神”是运用、表达、是出。积累不仅是表达知识的储存基础,还是表达的原动力。“海量阅读”使学生有言语积累,有想法、有思想,“说”、“写”这类表达的欲望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了。“读”就像是一条纽带,连接起了“说”和“写”。轻负担还要高效率;知识面广还要考试成绩高;作文写得少还要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学好文化课还要全面发展。这是诸多家长和老师的梦想。韩兴娥的“海量阅读” 实验让“鱼和熊掌兼得”的美梦成真,她的海量阅读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将更深入。

    韩兴娥老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造福了学生,幸福了自己,走出了一条另类而具标本意义的草根教师成长之路。她的课内海量阅读抓住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在荆棘丛生的语文之路上开出了一条平坦的大道。我一定要将所思所感践行在教学实际中。我想,要想推广海量阅读,每位语文教师一定要读足够量的书,必要时还要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阅读的课外书;才能将海量阅读真正地实施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