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新三件“智力精子HIV检测报告”引热议

标签:
健康娱乐 |
大部分人表示这是浮躁婚恋中的一股清流,使得情感与婚姻重新回归爱情本质。
著名制作人、两性专栏作家冯云上认为,这样的求婚不仅得到女友的首肯,更得到各类媒体的大幅曝光及一片褒扬,是这个社会更具包容性的表现。这个青年表面上是晒身体,实质上晒的态度。婚姻与性不同,性大多源自一种冲动,双方不需要考虑更多的责任,而婚姻基础是两性间足够的坦诚信任。信任的基础可以是物质,比如有房有车,但是婚姻和爱情不能仅仅有物质,更为重要的是性以外的责任。这个青年用身体展示一种能够承担责任的担当,而其女友也用爱包容了其物质的不完美。
那些吐槽的人们,或许源自道德枷锁的捆绑。
青年求婚所展示的精子活跃度与艾滋病HIV检测结果就是那些卫道士攻击的标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精子活跃度”不论在地球哪个角落都是衡量一个男人是否健康的指数之一;“艾滋病”就像一个满身瘟疫的恶魔,是道德缺失的人才会有的报应。正是因为人们医疗知识的匮乏使得对疾病有了错误的认知。
正是因为精子活跃度代表一个男人的生育能力,并且是一个人的隐私因此遭到了卫道士的攻击。大众都认为精子活跃度低就不能生育,就不能使婚姻幸福。但真是这样吗?精子是由精原细胞经过3个月左右时间成长而来,人类的生精系统会不断有精子被制造出来。如果出现问题,只要对症下药是完全可以调整到正常状态。
很多人认为求婚展示艾滋检测结果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表现!但笔者认为青年是告知女性他对爱情的剖白,表示对未来婚姻的担当。社会普遍认识还停留在艾滋等同于死亡,艾滋感染者不能有婚姻,这样的人就是道德败坏者。但换个角度想一下就算他们犯了天大的错误,但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呢?更何况艾滋病已经不是恶魔的化身,如能及早发现,并开展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可以组成家庭,并且通过药物进行母婴阻断从而生育健康宝宝。根据 陈氏高危风险(评估高危行为风险程度)陈医生的介绍:国家有‘四免一关怀’政策扶持,使得艾滋病患者能够即时得到有效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坚持抗病毒治疗,理想的话可以活到平均寿命。所以说艾滋病现在演变成一种‘慢性病’,就像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用降压药控制高血压一样。
争议以及那些奇怪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社会正在试图更加开放包容。
http://s9/mw690/003d04pOgy6J2ZKktkcf8&690
历史回顾
艾滋三阶段
“不治阶段” 1981~1987年
1983年以前,连病因都不清楚,当然谈不上如何治疗,更不知道去歧视这种疾病。
“难治阶段” 1987~1996年
HIV被发现后,科学家在研究HIV感染者的生活史时,证实病毒是通过血液及性进行传播。科学家尚未发现一种可以控制或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使得更多的人觉得艾滋病得了就会死,且感染艾滋病的人群都是生活不检点。艾滋病感染者不仅仅不能在医疗上得到救治,整个社会对其的关怀少之又少,所有人都对感染者避之唯恐不及不急。
“可治阶段” 从1996年至今
由于1995年12月起, “鸡尾酒疗法”问世,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明显增加。加之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升高,政府等公益团体呼吁社会大众关爱艾滋病感染者,使得整个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愈加平等。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艾滋病不可治,以及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等使得大家对于艾滋病根深蒂固的歧视观念无法扭转。
精子检测
精子测试传统上在医院完成,但由于需要男性在医院自行排精,比较尴尬,因此较难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