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2.1日“艾滋病日”的主题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今年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
艾滋(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全民参与是指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投入是指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弘扬奉献、进取精神;全面预防是指全面落实健康教育、检测干预、治疗关怀等综合防治措施。
二.
哪部分人容易得艾滋病恐惧症?这种症状会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艾滋病恐惧症”。艾滋病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简称“恐艾症”,主要是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会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而且很多患者都有疑病倾向,会反复去医院检查,就算医生明确告知没有艾滋病,但是却不愿相信,或者说暂时缓解了焦虑情绪后,过一些时间又会担心,再次检查。更有甚者会认为自己感染了查不出的艾滋病病毒,潜伏在自己的体内,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生活与工作。这样的人一般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情绪沮丧,焦虑不安,容易暴躁,会有失眠多梦,意识淡漠等,久而久之,导致自身抵抗力降低,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体重下降,周身不适,容易感冒等,而这些躯体症状跟艾滋病的症状又很相似,从而导致患者的恐惧情绪更加严重。
我们看看艾滋病恐惧症有哪几种类型?
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
最常见的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是反复担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处处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表现在当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恐惧,或者当自己认为可能携带病菌的人接触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复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
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在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中也非常常见。主要是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去医院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并且怀疑医院的护士在操作时感染艾滋病病毒,恐惧针头不是一次性的,或者是护士忘了换针管,棉签等等。
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
后悔一时糊涂犯了错,长时间的焦虑,担心传染上艾滋病,提心吊胆度日;晚上一觉醒来紧张的一身大汗,一但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就会如临大敌。
抑郁型艾滋病恐惧症: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从而觉得是世界末日,人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情绪低落,对生活与工作失去了兴趣,严重时有自杀的倾向。
三、艾滋病恐惧症的治疗:
艾滋病恐惧症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对艾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具体的知识要搞清楚,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忧虑和担心。
第二相信检测,相信医学科学理论来缓解恐惧焦虑情绪,从恐惧焦虑的情绪状态中放松下来。第三是转移注意力,不要将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因为越关注身体,那么身体上的一些轻微不适就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越来越焦虑,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第四对于那些因为恐惧艾滋病干扰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严重到有自杀倾向的,要看医生,配合药物的治疗,不可掉以轻心。
四、艾滋病恐惧症需要心理治疗吗?
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在影响工作及生活的情况下,一定要想办法缓解压力,向朋友诉说,或者到正规的论坛咨询医生。不要自己看艾滋病的医学理论,免得理解有误差就不好了。
长时间正常的生活失控了,并且有严重失眠、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厌世,解不开心结,这种情况一定要看心理医生,配合药物治疗,会慢慢好起来的。
五、艾滋病恐惧症怎样摆脱恐惧?应该怎样做?
论坛曾经有一位研究生。为了庆祝考研成功,同学盛宴庆祝。酒足饭饱后,同学安排了最后一个“项目”找小姐。从来没有性行为的他也感到新鲜,好奇心驱使他尝试一把,冲破了道德底线。
从此开始了恐惧,整夜不眠,食欲极差、浑身无力,而且感到有肌肉跳痛,惶惶不可终日等等症状,心理压力非常大。爸妈看出有问题,问他也不说,也不敢去检测。来到论坛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总算去检测了,检测阴性。从此认识到健康、生命的重要性,症状也慢慢消失了。暗下决心再也不去性服务场所了。艾滋病检测www.360hiv.com
要想摆脱恐惧心理,一定要相信检测结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的恐惧,看症状会自己吓自己,因为自己不知道症状是病理性引起的还是心理暗示引起的,更不要看一些不负责任的帖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