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医生
陈医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63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岐视下艾滋病患者差点没有容身之所

(2012-10-15 09:59:00)
标签:

hiv抗体检测

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检测

健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个能遮风挡雨的住所并不难,然而,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黄某来说,有一个不晒太阳的家却是件奢侈 的事情。

黄某是某市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几年前偷渡到泰国,不慎 染上艾滋病,被泰国军方遣送回国。回到家乡后,黄某得了艾 滋病的消息很快在周围传开了,父老乡亲排斥他,让他有家不 能回,黄某只好住进小旅馆。可是没多久,黄某得病的消息就 传到了旅馆老板的耳朵里。老板气愤至极当即把黄某赶了出 去。黄某走后,老板用消毒水将黄某的房间消毒了十次,但仍 然没有客人敢住。

黄某被赶出来之后,一个好心的理发 店老板收留了他,让他在店里帮忙,晚上 可以住在店里看店。可令人没想到的是, 黄某在帮忙的时候竟然被一个剪头发的客人认了出来,理发店老板像旅馆老板一 样,气急败坏,大骂黄某是个骗子,并毫不留情地把黄某赶了出去。

此时的黄某,身上的钱早已花光了,也没有旅馆可以住了, 很多人知道了他的事,黄某没有了安身之所。无奈之下, 黄某想到了县政府。于是,他背着锅碗瓢盆来到了县政府。由 于大门关上,黄某没有办法进去,他索性把带来的东西放进了 县政府门前的信访室里,并在信访室住了下来,从此,信访室 成了黄某的家。

信访室失去了信访功能,群众对此意见纷纷,事情引起了 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解 决黄某的住所问题。

刚开始,工作小组还是把希望放在黄某所在的村子,因为 根据国家规定,艾滋病病人应安置在原籍。他们把工作小组分 成两组,一组负责上门对村民做思想工作;另一组则筹备建筑 材料。可令工作小组失望的是,村民对黄某的仇视态度根本无 法改变,全村的居民个个是宁愿坐牢都不让政府把黄某安置回 村。与此同时,另一工作小组在筹备建筑材料,打算把这些材 料送进村时,一连三次都被村民趁夜偷偷扔到河里。

这条途径不能成功,工作小组随后决定把黄某安置到邻近的县水利站的空房 内。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工作小组找了一帮泥瓦匠,把房子重 新修复。就在工作小组准备把黄某送过去时,不知怎么走漏了 消息,愤怒的当地群众把修好的房子推倒了。

两次的失败让工作小组很失望,经过研究,工作小组找到 了第三处安置地点,离县城约40里的海边盐场的查报站。这一 次,工作小组于当天夜里10点把黄某偷偷地送到查报站,并为 黄某购置了床、煤气灶、锅碗瓢盆及生活用品并给了他一些生 活费。可没想到,第二天还是被群众知道了,附近群众当时就 到镇政府上访,要求政府把黄某重新安置。他们“不把黄某赶 走绝不罢休”,理由是“这里蚊子多,要是被蚊子叮咬传播艾滋病怎么办”。实际上蚊子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但村民 们却很害怕,甚至扬言迟早要把黄某的房子推倒。

为了消除村民们的恐惧,县政府三番五次派专家来普及艾 滋病知识,一开始村民们无动于衷,经过专家和政府不厌其烦 的努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管村民们依然对黄某敬而远 之,不敢与他接近,但也慢慢地放弃了要将黄某的房子推倒的 念头。面对村民们依然冷漠的态度,黄某表示理解。至少村民 们没有再想去推倒他的房子,黄某也终于有了一个不晒太阳的 家。这间房子大约10平方米。里面放着一张床,地上有政府送 来的三桶纯净水、蔬菜、崭新的煤气灶,生活用品摆放地整整 齐齐。黄某希望在这个房子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文章来源:艾帮网原创 http://www.360hiv.com/chuangbo/1728.html 转载请注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