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医生
陈医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139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狱里的艾滋病犯们

(2012-10-13 11:07:00)
标签:

健康

分类: 艾滋病症状

福建山区的一个小村落有一座改建而成的二层小楼,那是福建省某监狱直属六中队的所在地,也是专门收押“艾滋”罪犯的地方。

这幢小楼关押的都是在福建省被判刑入狱的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过半数的人是因涉毒犯罪,也有的是抢劫或敲诈勒索等罪,刑期短的2至3年,长的接近20年。十多名狱警在这里日夜管理着这些感染艾滋病的罪犯。

刚集中收押“艾滋”罪犯之初,监狱安装了防护玻璃、防护栏等隔离设施和装备。谈话室里,罪犯和管理人员的谈话中间设了一道玻璃墙,每名管教狱警都配备了厚厚的防护服。与罪犯谈话时,全副武装,穿上防护服就像防“非典”一般。

如此多的隔离措施,警察们的安全是有保障了,但与罪犯心与心的距离却远了。监舍里,时常会传出罪犯绝望的吼叫声和充满敌意的挑衅声,罪犯违规率居高不下,罪犯们还企图利用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来要挟狱警,逃避处罚。

罪犯李某因严重违反监规纪律,管教狱警要对他进行关禁闭处理,他却死活不肯进入禁闭室面壁思过,还用最恶毒的话谩骂狱警,将头使劲往窗户上撞,头破血流之后,又挥舞沾满鲜血的双手威胁狱警:“我没有错,绝不进去面壁。有种,你们进来抓我,来啊!”血液传播艾滋病是最直接最可怕的,警察万一被他沾满鲜血的手抓破一丁点儿皮,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于是,管教狱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他进行了五个小时的长谈,终于让他明白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最终,他低着头,流着泪自愿走进禁闭室面壁思过。

除了恶意寻衅滋事的罪犯外,很多艾滋病罪犯知道自己身染绝症,往往表现得极度敏感,身体上一有轻微的变化,便会异常紧张和惊恐,惶惶不可终日。因抢劫被判19年6个月的林某人狱时才19岁,服刑期间经常哀叹“刑期可能比命长”,对走出监狱大门不抱任何希望。他不参加学习,经常制造事端威胁警察,动不动就说:“你敢管我?找死啊?来啊,我咬你一口!”

为了教育和挽救他们,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管教狱警决定将正确认识艾滋病作为工作的重点,教育与宣传并重,消除罪犯错误的认知,增强他们抵抗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一方面,为了缩短与艾滋病罪犯的距离,管教狱警们统一脱掉厚厚的防护服,拆掉离心的玻璃墙,提出“哪怕有被感染的危险也要贴近罪犯”,主动缩小了与罪犯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直接面对面与艾滋病罪犯谈话和交流。就是罪犯的口水溅到脸上、溅到眼睛,也从不在与罪犯谈话的时候用手当面去擦。狱警还根据艾滋病罪犯不同的爱好和兴趣,寓教于乐,寓乐于管,组织他们打篮球、拔河、下棋、唱卡拉OK等文体活动。有的狱警看到罪犯在打篮球的时候相互碰撞受伤头部出血,还关切地上前进行安慰,及时帮助他们止血包扎。

另一方面,针对防治艾滋病知识专业性强、内容多和罪犯素质低等特点,管教狱警采取集中授课,请专家办讲座,利用电化教育等教学方法,编写专门教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艾滋病罪犯宣讲防治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给艾滋病罪犯专门授课的时间,每周平均达到6个课时以上,专业医生还定期开设讲座,正面回答关于艾滋病预防和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咨询。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管教狱警与艾滋病罪犯之间的心理隔阂终于慢慢消除了。倘若艾滋病罪犯要刑满释放,管教狱警在他们回归社会前都要认真做好个别谈话教育,使罪犯对出监后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歧视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他们及时通知罪犯家庭所在地的卫生防疫部门,为罪犯刑满释放后接受治疗提供帮助。

这里的每一个艾滋病罪犯都郑重地签名承诺:“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并表示出狱以后要好好生活,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章来源:艾帮网原创http://www.360hiv.com/zhengzhuang/1726.html转载请注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