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性恋者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忏悔故事
(2012-09-28 16:03: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艾滋病预防 |
多性伴、频繁的性生活、特殊的性行为方式和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是同性恋人群易于感染HIV 的主要原因。同性恋活动场所具有“放大机”和“加速器”的作用。在这些场所活动的同性恋者, 若一人是HIV 携带者,短期内可迅速传播给大量的同性恋者。今天,且听艾帮网的陈医师给大家讲一下真实的故事。
孙某出生于A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初 中毕业后,为了谋求一份职业,孙某来到南方某市开始了自己 的打工生涯。
在那个纷繁且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冥冥之中,仿佛有 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孙某的思维脉络。那时,只有十几岁 的他,发现自己喜欢同性,并在网络中找到了共鸣。于是,他 经常在网络上寻找安慰,并希望通过网络找到一个喜欢的“朋 友”。一天,有个熟人给了他一个网址,告诉他在那里可以实 现自己找朋友的心愿。孙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了那个网 址,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一个星期后,果然有人打电话给 他,这让孙某兴奋不已。怀着好奇的心理,孙某和那个人出去 了,自那之后,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2008年9月,在一个同性恋的群体里,孙某与一位网友成为 了性伴侣。但两个人交往仅十多天后,便因性格不合而分手, 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然而,让孙某始料不及的是,这段经历 却将他带入了绝望的深渊。
2008年10月,孙某身体出现了发烧、腹泻、头晕、失眠等艾滋病早期症状
面对这一消息,孙某并没有像平常人那样表现地歇斯底里,只是打了个冷战,因为在 他们的圈子里,多性伴侣非常普遍,也偶尔会听到某人感染艾滋病的传闻,只是没想到会轮到自己头上。尽管他对感染的 来源心中有数,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很难说清,对此只有保持沉默。此后,孙某默默忍受着心灵和身体的痛苦,除了自己最 好的朋友,他谁也没有告诉。他特别担心自己的父母知道此事,因为他深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目前生活的不容易,生怕 他们因此受到打击。
2009年年初,让孙某感到意外的是,那个性伴侣找到了 他,称自己被孙某传染了艾滋病,要求孙某赔偿自己看病的 钱。孙某认为,无论自己还是对方,都生活在多性伴侣的圈子 里,很难证明是谁传染了谁,因此拒绝了对方的要求。然而对 方并没有因此而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地要挟孙某,并声称,如 果孙某不给予赔偿,就要在网上公布孙某的个人资料,同时还 要告诉孙某的家人他是同性恋,并要将孙某是艾滋病病毒携带 者的事实公之于众。
而孙某坚持认为,同性恋圈子里,多性伴侣很普遍,对方 也拥有多个性伴侣,不能把账都算到自己头上。再说,自己的 病是去年10月份检查出来的,在与这个同性伴侣交往时,自己 根本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得了艾滋病,所以他不应该对此事负 责。更何况,在知道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之后,孙某再与 他人发生性行为时都采取了安全措施。
大概是因为对方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此后,那位网友在 网上公布了孙某的病情等相关资料。网络记录的大概内容为:A 市的x x(外形特征)是艾滋病患者,他有意把病传染给别人… ...孙某正常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不断有人来问他是不是患 有艾滋病。这一切使孙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甚至想一死了 之。朋友的这一举动不仅伤害了他的感情,也触犯了法律。但 善良的孙某并不想对此追究,他只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警示大家 特别是青少年,千万要警惕,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这 一天,孙某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了该市的一家晚报。
文章来源:艾帮网 原创 http://360hiv.com/chuangbo/1675.html